四川省遂宁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遂宁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遂宁八中2025~2026学年度上期
第一学段素质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木材燃烧 B.石蜡熔化 粮食酿醋
C.酒精挥发 蔗糖溶解 D.烧制陶瓷 铁杵磨成针
2.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热固体
C.称量粗盐 D.点燃酒精灯
3.东风新型液体洲际战略导弹在九三大阅兵中压轴出场受阅,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在东风研制过程中不属于化学的研究范畴是
A.导弹推进剂的制备与应用 B.开发导弹的制导系统
C.研究导弹战斗部的爆炸物 D.导弹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
4.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科。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只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
B.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C.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D.“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5.老年人经常缺钙而骨骼变得非常脆,常常去买钙片“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6.某小组对铜钱生锈的原因开展探究活动。“生锈可能与潮湿环境有关”和“将铜钱分别放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中观察”这两个过程分别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 B.提出问题、形成结论
C.形成假设、反思评价 D.设计并实施实验、表达交流
7.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与本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8.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
B.为避免酒精烧完,向燃着的酒精灯中,通过漏斗添加酒精
C.熄灭酒精灯可以用嘴吹灭或手扇灭
D.用剩的药品可放回原瓶或带出实验室
9.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未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B.实验结束后,剩余试剂要放回原瓶
C.试管洗干净后应倒扣在试管架上
D.滴瓶上的滴管,滴液后要立即用水清洗干净
10. 下列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①试管 ②量筒 ③烧杯 ④燃烧匙 ⑤集气瓶
A.①⑤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现有H2O2、H2SO4、H2O三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氧分子 B.都含2个氧原子 C.都含氧元素 D.都含氧气
12. 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植物秸秆就地焚烧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C.回收废旧电池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3.制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是中华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制墨步骤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杵捣和料 B.烧松取烟 C.压膜成型 D.平放晾干
14.已知一种铀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该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92 B.146 C.238 D.54
15. 芯片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件,硅是芯片的重要材料。如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图中
n
的值为
4
C
.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4
D
.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g
)
16.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D.
17.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 B.铁粉 C.蒸馏水 D.氦气
18. 布洛芬常用于镇痛、解热,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属于混合物
B.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布洛芬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D.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9.在“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中,同学们所记录的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不溶解
B.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20. 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是分子的是
A.Fe B.H2 C.Ar D.NaCl
21.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O:表示两个氧元素
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
22.过氧化氢(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的粒子是
A.二个氢原子和二个氧原子 B.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C.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D.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23.玄武岩“织”出“中国红”。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4 C.-4 D.+2
24. 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还创造和研究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以下物质中,属于人工合成的是
A.空气 B.煤炭 C.塑料 D.石油
25. 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设备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并通过透明装置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C.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c
D.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6. 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1)硫 (2)铝 (3)氮 (4)C (5)Mg
27.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1)写出如图1所示操作错误之处。
(


)
(2)如图2,当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3)在加热水的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由下列操作引起的是_______。
A.加热前,将试管外壁擦干 B.加热时,直接对准液体试剂进行加热
C.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D.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
28.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氧气 (2)水 (3)硫酸 (4)氢氧化钠 (5)碳酸钙
29. 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10种仪器。
(1)固体药品装在 中(填序号,下同)
(2)可作为少量物质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3)镁条燃烧实验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4)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 。
(5)取用8mL蒸馏水,需使用的仪器是 和胶头滴管。
30.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① 、原子和离子。例如:氢气的构成粒子是 ② ,
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 ③ 和 ④ ,铁是由 ⑤ 构成的.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1.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燃烧的探究。
Ⅰ、探究镁带燃烧
(1)镁带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点燃镁带,镁带剧烈燃烧,最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用序号表示,下同);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 。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出大量热;③生成氧化镁;④生成白色固体。
Ⅱ、探究蜡烛燃烧
(2)实验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
(3)实验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4)实验3.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了 和二氧化碳。
32.兴趣小组把蓝色块状胆矾放在研钵中研磨,发现变成了蓝色粉末,兴趣小组对此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胆矾研碎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猜想假设】(1)假设①:胆矾研碎时没有发生变化。
假设②:胆矾研碎时发生了物理变化。
假设③:胆矾研碎时发生了 。
【实验探究】(2)
实验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1 将一小块胆矾和少量蓝色粉末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水后振荡 固体溶解,溶液都变为蓝色 胆矾和少量蓝色粉末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2 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都有蓝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3)假设 是合理的,理由是 。
【实验反思】(4)小亮认为:实验2中物质的颜色没变,因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小亮的说法错误的原因是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了新物质氢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变化。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33. 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
请计算:
(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3)白藜芦醇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
答 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D A D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C D A A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B C C
26. (1) S (2)Al(3)N(4)碳(5)镁
27. (1)①瓶塞未倒放②标签未朝手心 (2)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3)BD
28. (1)O2 (2)H2O (3)H2SO4 (4)NaOH (5)CaCO3
29. (1) J (2) D (3)G (4)B (5)E
30. ①分子②氢分子③氯离子④钠离子⑤铁原子。
31. (1) ④ ① (2)小 (3)外焰 (4)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H2O
32. (1)化学变化 (2)相同 (3) ② 没有新物质生成
33.(1)白藜芦醇(化学式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12+16×3=228;
(2)白藜芦醇(化学式为)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2):(16×3)=14:1:4;
(3)456g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