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失败的强者,孤独的硬汉
一具鱼骨架,千钧硬汉魂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老人与海》
——海明威
导入新课
《亮剑》亮剑精神
“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习近平总书记曾与文艺工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海明威“情结”:因为喜欢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在第一次访问古巴期间,他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访问时,他则抽时间去了城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
“作家在一篇渔猎故事的框架中,生动展示出人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表现战后青年人的空虚和迷惘,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除了《老人与海》外,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独创的“冰山”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肯尼迪:“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是“文坛硬汉”,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海明威是个正直、严肃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既有永不服输的“硬汉”形象,同时又常常把描写“死亡”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围绕战争、死亡和男人的野性与英勇展开。
他创作风格独特。海明威从来都是站着写作,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造了一种简洁凝练、精当朴素的文体,俗称“电报式风格”。
学生时代
成为学生后,海明威马上显示出他的文学的天赋。中学时就开始在两个文学社发表自己的作品崭露头角。高中一毕业就被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录用,当上了记者。
三次参战经历:
一战期间,在法国和意大利做战地救护工作。一次执行任务时,遭到炮击,身中 200 多块弹片。获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身心两方面受到重创,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不人道。
1936-1939 年以记者身份参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创作剧本《第五纵队》( 1938 )、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1939 )。
1941年,二战期间,作为随军记者到中国,报道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他把自己的游艇改装成战艇,配备了电台、机枪和几百磅炸药,准备在古巴海面撞击德国潜艇。
晚年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癌、精神抑郁症等疾病。
1961 年 7 月 2 日清晨,在爱达荷州的居所,用双筒猎枪自杀。
有人用“现代英雄神话”来概括海明威传奇的一生。
他痴迷拳击而永久伤害了一只眼睛;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和个性。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
战场前线的生死经历,也对海明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硬汉的形象,如拳击手、斗牛士、军人都曾出现在他的笔下。
青年时代的海明威
参战的海明威
获诺贝尔奖时
写作时的海明威
长期写新闻稿的经历,使他形成了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也使他的作品常常会隐藏一部分内容或情感不直接表现出来。
——冰山理论
所谓"冰山理论",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感受鲜明形象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创作风格
第一部分(1-27段):写老人捕到大马林鱼后遭遇尖齿鲨,残酷的战斗开始了。详细写出了老人和尖齿鲨战斗的经过,通过老人的心理独白初步揭示了“硬汉”的精神:不能被打败。
第二部分(28-47段):写老人和铲鼻鲨搏斗的经过以及打死铲鼻鲨后准备继续战斗。在搏斗过程中,老人虽然处境恶劣,但却丝毫没有退缩,一直在不断地鼓励自己。
第三部分(48-53段):写老人战胜铲鼻鲨后的困难处境——受伤、困乏、天气恶劣。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着老人的意志。
第四部分(54-82段):写老人再次与铲鼻鲨搏丰以及与鲨鱼斗争到底的决心。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之后,老人虽然万分疲惫,但是始终不停地鼓励自己。
第五部分(83-97段):写老人与群鲨激烈的搏斗终于结束了,老人出海归来回到自己的家中。
梳理情节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老人与海进行了几次搏斗?对象是谁?
2、老人搏斗的武器是什么?武器使用的结果怎样?
3、老人是怎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
4、老人不顾一切的目的是什么?目标实现了吗?
5、在这个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动摇过?
思考
灰鲭鲨
铲鼻鲨
成群结队的鲨鱼
回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工具
身体状况
结局
搏斗后的心理活动
一条
灰鲭鲨
渔叉、绳子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希望没有钓上这条鱼
加拉诺鲨
两条
绑了刀子的船桨
杀死两条,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希望没有钓上这条鱼
铲鼻鲨
一条
绑了刀子的船桨
杀死犁头鲨,
刀子被折断
就要试试看
加拉诺鲨
两条
短棍
两条鲨受重伤溜走,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不能指望干掉他们,现在也能行
鲨鱼
成群结队
短棍、舵柄
游走大鱼只剩下残骸
没有什么
把我打垮
鲜血模糊的双手
双手疼得不听使唤了
手淌血
感受到活生生的疼痛
感受到活生生的疼痛
活动一:快速浏览全文,完成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的五个回合的表格。
老人是在何种状况下与怎样的鲨鱼进行搏斗的?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尽
双手受伤 浑身疼痛
没有食物 寒冷饥饿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
鲨鱼
体格庞大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狡猾贪婪
……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作者是如何刻画老人这个“硬汉”形象的?
动作描写,语言
对比反衬
环境烘托
心理描写(内心独白)
作者是怎样描写老人与灰鲭鲨搏斗的过程的?表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
视觉描写:连用三个“看着”,写老人观察鲨鱼扑咬大鱼的细节,生动形象,表现了老人的沉着冷静。
听觉描写:鲨鱼的牙齿发出“咔嚓” 声,大嘴发出“嘎吱”声,渲染了对手的强悍凶猛,表现了老人的勇敢坚强。
动作描写:“猛地向下扎进”“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等动作,表现了老人的果敢坚定。
心理描写:“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带收着十足的决心”等反映了老人面对鲨鱼侵袭时的心理状态——没有必胜的把握,但仍然以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 勇敢地去面对。
侧面烘托(自然环境):
①第1段:天空中的积云堆叠得很高,上方还有相当多的卷云,由此老人知道这风会刮上整整一夜。
赏析:文章开始的这段环境描写用云块的聚散预示气候的变化,暗示着圣地亚哥的处境将变得很严峻,“还要刮一整夜的风”,则说明老人航海经验十分丰富。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知道自己将面临严峻的处境,这为下文老人遭遇鲨鱼,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硬汉精神’一次次击败鲨鱼的侵犯做了铺垫。
②第72段:“现在一片漆黑,不见光亮,也没有灯火,只有风在吹……”
赏析:写出了圣地亚哥所处环境的黑暗、孤寂、苍凉、危险,远离人烟,深不可测。表现圣地亚哥无助的悲凉,反衬他的勇敢和坚强。
从心理独白分析人物形象(心理描写)
内心独白法,也叫“自白法”。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27次“他想” 24次“他说”)
跳读文本,分析人物内心独白
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尖齿鲨,他想,见鬼去吧。(5段)
这下好了","我还是一个老头,但可不是手无寸铁了。"(19段)
人要有面对挫折的准备和勇气,人不能改变自然,但可以和自然搏斗。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要来了,可我连渔叉都没有。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12段)
这时候,风更加强劲了,船航行得很顺利。他只看着鱼得前半部分,心里又燃起了一点儿希望。(20段)
"这下子它们算把我打垮了,他想,我太老了,没法用棍子打死鲨鱼了。不过只要手里还有短棍和舵柄,我就要试试看(51段)
"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71段)
人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有永不绝望的意志。
心理描写(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法:也叫“自白”法。即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请同学们找出并分析老人的“内心独白”,说说文中的“内心独白”有何作用?
第5段:真是好景不长啊,他想。
第8段:它把我的渔叉……别的鲨鱼也会来袭击的。
第11段:好景不长啊……旧报纸上。
第39段:我真希望……这下子一切都糟透了。
第40段:鱼啊……真抱歉。
第51段:这下子……没法用棍子打死鲨鱼了。
第53段:老家伙……你从骨子里累了。
第81、82段:这下事情……真希望不用再搏斗了。
叹惋沮丧疲惫摇摆
第5段:我没法阻止……也许能制服它。
第12段:但人不是……不可以被打败。
第71段:跟它们斗……一直斗到死。
第92段:没有什么把我打垮……出海太远了。
勇敢乐观
斗志昂扬
永不屈服
第15段:想点高兴的事儿吧……更轻快。
第17、19段:不,有办法……但可不是手无寸铁了。
第74、75段:我还有半条鱼……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
第91、92段:是什么把你打垮了呢……都是因为我出海太远了。
自我开解
自我激励
老人心理也有动摇的时候,这与打不败的精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不矛盾
①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有短暂的犹豫、畏惧心理,几乎是每个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当情势危急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
②揭示主旨。打不败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更体现在老人与那个内心动摇、怀疑、试图认输妥协的自我搏斗中。这种搏斗的胜利,更真实地诠释了打不败的精神--人不能被自己打败。打不败的真正的价值正在于此。
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小说的核心精神
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的展现了老人的思想和感受。不仅深刻的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帮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也真实的显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把一个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展示在了读者面前。
阅读课文,勾画出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内心独白,思考内心独白的作用。
①对表现人物的性格起一定作用。
a.展示人物心理、信念。
“不抱希望才愚蠢呢”“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无所畏惧地与命运抗争,拥有坚定的信念。
b.展示人物的意志、品质。
“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倔老头儿,誓不服输。
老人不断地提醒自己与鲨鱼做斗争,不断地鼓励自己,给自己以信心,镇定从容地一次次击退鲨鱼。
c.展示人物的心态、心胸。
“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别犯傻了”“还是清醒着点儿,掌好舵吧。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
——他的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总是在斗争,最后总是积极心态占上风。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的作用:
①展现人物性格:文中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真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真实;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老人一次次斗争埋下伏笔;
③揭示小说主题:精神上的胜利超越物质上的失败;
④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五次过招,战胜数鲨,平安归来,老人凭借什么?
坚强的意志
狮性的尊严
高贵的自信
永不言败的生命准则
直面未来的勇气
硬汉精神
“冰山理论”
八分之一
八分之七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和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可见
蕴含在前者之中
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构成的四大要素:①简洁的文字;②鲜明的形象;
③丰富的情感;④深刻的思想。
阅读任务:小组探讨——赏析形象
说说你眼中的圣地亚哥
①坚强的意志。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手被割破。手割破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出点儿血也许能让左手不再抽筋。
②高贵的自信。不过,攻击我这条鱼的鲨鱼被我干掉了,他想。它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尖齿鲨。天知道,我可见过不少大鱼。
③不败的生活准则。“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④直面未来的勇气。风更加强劲了,船航行得很顺利。他只看着鱼的前半部分,心里又燃起了一儿希望。
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桑地亚哥是位身体强壮的老人,是位有旺盛的精力和惊人的毅力的老人,是位聪明的老人,是位有着丰富打鱼经验的老人,是位临危不乱的老人,是位勇敢的老人,是位坚强的老人,是位果断的老人,是位善良的老人,是位幽默的老人,是位乐观的老人,是位永不放弃的老人……。
“硬汉”是海明威式的英雄,是果敢的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人,他敏感而又有超群的头脑,实干而寡言,他是一个善于控制感情,在艰难的环境下禁欲自制的典范,这类人通常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某种技能又在生活中不时与死亡的威胁遭遇。硬汉文学即泛指此类文学作品。
硬汉文学:
2020年全国卷1《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作品中,真实的形象背后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味。体现其“冰山理论”。谈谈"老人""大海""鲨鱼""大马林鱼"分别象征了什么
象征了一种英雄气概、完美的人格,一切有信仰的人们都将受命运捉弄,而最终在精神上获得永生。
老人
象征了人的理想,人的最高境界。
(美而难得,象征理想在现实中的反差)
大马林鱼
象征了神秘莫测的命运,既施恩于人又捉弄人,喻人生战场,人生存的环境。
大海
象征了与人对立的邪恶势力,不可知的自然力量,包括厄运、劫难等。
鲨鱼
探究新知 文本研读
小说中老人与鲨鱼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围绕着老人,还有其他冲突吗?
大马林鱼
老人
鲨鱼
捕鱼
守鱼
证明自我的欲望与强大的阻挠或障碍间的冲突
脱逃
夺鱼
老去的现实
不屈的尊严
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此不屈不挠有意义吗?从第一条鲨鱼的出现,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 后来老人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这样做值得吗?他最后是失败?还是成功?
第一句话: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第二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
读后感悟:
不完满
是人生常态
所有的失去
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活着无需抱怨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圣地亚哥捕鱼失败的经历,像极了每个在生活苦海中奋力挣扎的我们。我们提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命运却出其不意,给了我们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我们拼尽全力想要得到什么,上天却迅速剥夺了这份希冀,还顺带打了我们一个耳光。我们常常盼望一分耕耘,能有一分收获。但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它让你在一次次的失去中明白:从来就没有称心如意的人生,遗憾和痛苦在所难免。
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是迈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某些时候,我们也会因为梦想破灭而感到绝望。可是当你回首往事,会发现遇见的人,历经的事,都自有它的意义。
丢失了物质的富饶充裕,却收获了感情的美满丰盈。摒弃了当下的硕果累累,却得到了明日的繁花满树。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过的伤一定会变成一种奖赏。人生中所有的失去,只是这个世界给你温柔补偿的序曲。所有的遗憾,也都将是另一种美好的成全。
那条失去的大马林鱼被他抛之脑后,三天里受到的苦痛、折磨也忘记得一干二净。他心中所念所想,都是下一次航行中该有的收获。虽然失去了一条鱼,但其实他也收获了难得的经验,以及再次出发的勇气。丰子恺曾说:“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人生就像老人所在的那片海域,潮起又潮落,潮落又潮起。一路走来,虽然不乏痛苦与失落,但只要心怀希望,就一定能等来新的转机。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读后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