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题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做非选择题时,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括号里,或者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24分)班级开展“诗中景·心中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活动一:赏四时之景】同学们分组整理了描写景物的诗句,制成下面表格。组别 内容第一组 秋景苍茫动客愁。(1)“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勾勒秋日萧瑟;(2)“强欲登高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暗含家园之思。第二组 月夜清辉寄情思。它是李白(3)“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的依依惜别;是李益(4)“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的绵绵乡愁。第三组 沧海江南显胸襟。曹操以(5)“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观沧海》)展现博大胸怀;王湾于(6)“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描摹江春之景。第四组 即景书怀见哲思。孔子在河川前感慨(7)“ , ”(《论语》);谢安一家赏雪时,谢道韫吟出(8)“ ”的佳句(《咏雪》)。【小结】 景语皆情语,我们读诗时要体会( )之情。1.将表格中的三组诗文补充完整。(10分)(1) 枯藤老树昏鸦 (2) 无人送酒来 (3) 峨眉山月半轮秋 (4) 回乐烽前沙似雪 (5) 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 (6) 风正一帆悬 (7)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8) 未若柳絮因风起。(10分)2.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 )。(1分)A.报效朝廷 B. 寄情山水 C. 思乡怀人 D. 离愁别绪B 。(1分)班级开展“全运风采·青春志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活动二: 】同学们搜集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会)的相关资讯,下面是相关资料。(导读十五运会的筹备和举办令人(1)qīnpèi,粤港澳大湾区通力协作。一点(2)fēn qí都可能导致筹备工作受阻,但工作人员用他们的专业和汗水,确保了赛事顺利推进,激励我们在集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新闻摘要据广东省体育局网站信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各项筹备工作进度拉满。在已完赛的项目中,广东队在群众比赛龙舟项目决赛表现优异,取得了6金的好成绩。全运会充分展现了全民健身、同心拼搏的精神风貌。)3. 请根据导读部分的两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2分)(1)qīn pèi( )(2)fēn qí( )(1)钦佩 (2)分歧(2分)4. 请结合新闻资料,仿照【活动一】的句式,为【活动二】拟写名称。(2分)示例:观全运盛况,扬拼搏之志(动宾结构,体现活动内容与志向即可)(2分)【活动三:写讲稿绘青春梦】同学们参与了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选段。为梦想拼搏的时代青年,正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十五运会的运动健儿们长期坚持训练,在赛场上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佳绩。大学生郭明毅毕业后到吉林边境村开展志愿服务,做青春戍边人……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赞叹和仰慕。5.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修改意见: 将“赞叹和仰慕”改为“学习”。(2分)6. 本次演讲以“志当存高远”为主题,以同学们为听众。选段中的人物事迹是否适合作为演讲素材?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适合。(1分)理由: 运动员追求卓越、大学生志愿服务边疆,这些都是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具体体现,符合“志当存高远”的主题,能有效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奋斗。(2分)7. 有同学在演讲稿中提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树立正确的志向和付出不懈的努力。”请你结合《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经历,简要论述这一观点。(4分)示例: 鲁迅先生的人生选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分)他志向高远且与时俱进:最初为救国救人立志学医,后在实践中认识到唤醒民众灵魂更重要,于是果断转向文艺创作。(2分)此后,他一生坚守此志,以笔为武器,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懈斗争,深刻批判旧文化,最终在思想启蒙领域实现了巨大的人生价值,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分)二、阅读(46分)(一)(16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担心)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节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①行部:巡视州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次”,此处指路边,与“语无伦次”中的“次”意思相同。B.“讫”,结束、截至的义项,推测“及事讫”中的“讫”的义项是“结束”。C.“期”,约定,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日中”的“期”意思相同。D.“何”,什么,与《咏雪》中的“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何”意思相同。A. 。路边,次序,不同。(3分)9.【乙】文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断句,正确的两处是( )。(2分)有童儿数百A各骑竹马B道次C迎拜A B 。(2分)10.请将【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2分)(2)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郭伋因为(担心)对孩子们失信,于是在野亭住下了。(2分)11.【甲】【乙】两文都围绕“信”展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分别概括元方和郭伋是如何践行“信”的。(3分)元方: 他指出友人“无信”的行为,并据理力争,是从言语和道理上维护“信”。(1分)郭伋: 他为了不失信于孩童,宁愿在野亭露宿一夜,是从行动上坚守“信”。(2分)12.【甲】【乙】【丙】三篇诗文中人物的共同点让人联想到这些词语:诚信、情谊、守诺……请围绕其中一个词语,结合三篇诗文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示例围绕“守诺”: 三篇诗文都体现了“守诺”的重要性。(1分)【甲】文中,元方严厉批评友人不守约定是“无信”的行为,强调了守诺是交往的基本准则。(1分)【乙】文中,郭伋为了不违背对孩子们许下的归期,宁可露宿野外也要等到约定之日,是守诺的典范。(1分)【丙】诗中,汪伦踏歌相送,正是对友人深情的自然流露,这份深厚的情谊本身就是对彼此友谊的一种无声的承诺和守护。(1分)三篇诗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守诺在人际交往中的核心价值。【乙】文翻译:(郭伋)刚刚开始巡视辖区,来到西河郡美稷县时,遇到几百名孩童,每人骑着竹马,在道路旁迎接参拜。郭伋问道:“孩子们为什么大老远跑来呢?”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您到来,心里欢喜,特地来迎接。”郭伋向孩子们表示感谢。等到公务结束后,孩子们又送他到城门外,问道:“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让随行的官员计算日程,把预计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巡视结束返回时,比约定的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因为不愿对孩子们失信,就在郊野的亭中住了一夜,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以及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任务。至此,我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这次任务是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7次发射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4次飞行、神舟飞船的第21次飞行。(选自2025年11月1日的北京新华社官方账号)【材料二】随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上行的4只小鼠,10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专家从48只备选小鼠中选定。这是我国首次送小鼠进入“太空家园”。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张静波此前介绍,将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实施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两雌两雄4只小鼠,随飞船上行并进行在轨饲养,重点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之后随飞船返回地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 “这4只黑色小鼠,选用C57BL/6品系,遗传均一性好、个体间差异小,有利于开展空间实验和科学数据采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天达介绍了“太空小鼠”的选拔细节,根据生长曲线、生理生化指标等多项标准,对300只参选小鼠进行初选;进入复选的100只小鼠,要经历前庭功能和适应性饲养训练;筛选和训练合格后的48只小鼠,从北京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环境适应性饲养。 李天达说:“今天一早,我们确定了最终上天的4只小鼠,将以‘雌雄同笼’的方式装在两个小鼠实验单元中,开启太空之旅。” 据了解,小鼠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基因组与人类高度相似。研究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有助于探索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的影响机制。 小鼠在太空如何生活?李天达从多个方面进行解答:首先装置内的动物照明会在早7点亮起、晚7点关闭,保持与地面相同的生物节律;鼠粮不仅营养均衡,还制作得较为坚硬,以减少残渣并适合小鼠的磨牙习性;装置内部的定向风场会将毛发、粪便等垃圾吹入排泄物收集盒,保持小鼠饲养环境整洁…… 截至目前,空间站已陆续迎来斑马鱼、果蝇等小动物。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我国持续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燃烧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在轨科学实(试)验,科研成果服务国计民生。 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选自 2025年11月01日的《羊城晚报》)13.【信息辨析】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B.随神舟二十一号上行的4只小鼠是随机选定的,目的是研究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行为模式的影响。C.材料二详细介绍了“太空小鼠”的选拔过程和生活保障措施,体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D.我国空间站已成功开展过多项空间科学实验,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成果显著。B 。(3分)解析:B项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①段“由中国科学院专家从48只备选小鼠中选定”和第③段对选拔细节的描述可知,小鼠是经过严格、科学的筛选程序选定的,并非“随机选定”。14.【思路梳理】请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3分)首先介绍(1) ,并说明实验目的。接着详细说明了 (2)和 (3)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指出此类科学实验的意义。(1)我国首次选定4只小鼠随神舟二十一号进入空间站(2)“太空小鼠”的严格选拔过程。(3)小鼠在太空的生活保障措施。(一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二行文结构的把握。材料二第①-②段引入事件并说明目的;第③-④段详细介绍选拔过程;第⑤-⑥段则转向介绍小鼠在太空的生活机制;最后第⑦-⑧段升华到实验意义和未来规划。15.【内容理解】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回答“太空小鼠”实验为何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对象?(4分)①小鼠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1分)②小鼠的基因组与人类高度相似。(2分)③研究小鼠有助于探索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的影响机制,从而为人类航天活动提供参考。(1分)(一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此题答案要点直接出自材料二第⑤段。需要学生准确提取并概括信息。16.【学以致用】请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链接材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节选自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体现的探索精神,谈谈你对鲁迅在百草园中探索自然的行为的理解。(4分)示例: 【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人类对宇宙空间不懈的探索精神,神舟飞船的发射、“太空小鼠”的实验,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1分)鲁迅在百草园中翻砖寻虫、观察动植物的行为,(1分)正是人类探索精神在童年和微观世界中的生动体现。(1分)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亲身实践,是科学探索的萌芽,与航天科学家们探索太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1分)(三)(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眼中的广州□王传湖 在广州越秀区有这样一条老街,全长400多米,历史上可追溯到宋代,在清代这里曾是书坊、古董集市和花市——它就是北京路步行街。 南来北往的人为何都愿意聚到这里,老街为何人气兴旺、生意红火,我想,一定有它的生存之道。仔细观察一番,尽管盛夏时分,但老街里多是骑楼建筑,漫步其中,并不感到炎热,热闹而不杂乱,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整条街店铺林立,门迎四方客人。沿着千年古道漫步,可以欣赏到具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周边还有南越国王宫遗址、大佛寺、万木草堂等遗址。 人间万事,美食最不可辜负。 广州人精于烹饪,讲究食材的新鲜,注重色、香、味、形四美并存。广州菜,即粤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口感,赢得了“食在广州”的最高褒奖。肠粉、牛杂、大头虾、双皮奶、叉烧包、猪肉包、广式煲仔饭、云吞面等,这些地道的特色美食,让人食指大动。 特别是广州早茶,早就闻名遐迩。在这里,喝早茶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社交的盛宴。早晨六点多走进茶楼,已经座无虚席。上到七八十岁的老爷子老太太,下到新潮少年,时尚男女,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在这里没有身份的界别,谁都可以慢步踱进,点上一盅两件。美味早点多多,如干蒸烧卖、水晶虾饺、艇仔粥、鲍汁凤爪、干炒牛河等,不够再加;搭配一壶热茶,如铁观音、普洱、菊花茶,喝完再续。和亲戚朋友一起叙叙旧、拉拉家常、联络亲情友情,与生意上的伙伴谈谈项目、聊聊前景、增进合作互信,热恋中的情侣谈谈心事、说说未来、加深彼此了解,平心静气享受一段悠闲的时光,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匠心是早茶的灵魂。不同的点心盛装的器皿也做到恰到好处,摆盘十分讲究,既没有“食多器小”的拥挤感,也没有“食少器大”的突兀感。不仅口感上佳,外观也特别吸引人,让人眼睛里看到的和嘴巴里尝到的在某一时刻达成同频共振,在新奇与惊喜中开始新的不同以往的美食体验。 傍晚,我们在天字码头上船,开启珠江夜游。天字码头在清雍正年间形成,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布政使王士俊在码头旁修日近亭,又称接官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启航赶路。为此,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所以称为天字码头,“天字”亦有第一码头之意。 1839年,即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就是在天字码头登岸;鸦片战争爆发后被皇帝免职,充军伊犁,离开时亦是在此下船。 如今的天字码头成了游客的码头。上船登顶,两岸风光入眼来,地标性建筑“小蛮腰”矗立在江边,水光与天色相接,景象辽阔,浑然一体。 诗人苏东坡曾经两次与广州结缘。第一次是从河北定州被贬到广东惠州,途经广州。第二次是在海南儋州获赦北归,再次经过广州。苏东坡只是广州的匆匆过客,但他还是给广州留下了诗句:“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诗中反映了苏轼在广州的宁静生活,三杯酒,一枕眠,蒲涧的钟声,黄湾的树叶,砍柴和捕鱼的人……这些都让他感到快乐与满足。是的,自古及今,广州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的烟火气十足……(选自 2025年10月23日 的《羊城晚报 》)17.【梳理内容】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使广州的特色与其对应的具体表现或内涵正确匹配。(4分)(请填入对应的字母)特色 体表现或内涵北京路步行街的底蕴 可追溯到宋代,周边有南越国王宫遗址等历史遗迹。(1) 讲究色香味形,早茶是味蕾享受也是社交盛宴。广州早茶的“匠心” 。天字码头的历史 从官员专用码头到游客码头,见证了林则徐禁烟等历史。广州美食的魅力 (2分)(2)点心的器皿与摆盘恰到好处,外观与口感俱佳。(2分)18.【品味语言】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尽管盛夏时分,但老街里多是骑楼建筑,漫步其中,并不感到炎热,热闹而不杂乱,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示例: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1分)将“盛夏时分”应有的炎热与在骑楼建筑中漫步“并不感到炎热”进行对比,(1分)突出了骑楼建筑遮阳避暑、营造舒适环境的实用功能。(1分)同时,“热闹而不杂乱,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也形成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北京路步行街繁华而有序的独特氛围。(1分)19.【赏析写法】请分析选文以苏东坡的诗句结尾的妙处。(4分)示例:①内容上,苏东坡的诗句描绘了在广州的宁静、满足的生活画面,形象地诠释了广州“烟火气十足”的城市气质,深化了文章主题。(2分)②结构上,引用古诗文收束全文,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使文章韵味悠长,令人回味。(2分)解析:此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需从内容(深化主题、揭示内涵)和结构(总结全文、增添文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20.【文化参与】广州文旅局正在为“天字码头”征集面向游客的解说词。请结合选文内容和“知识卡片”,为天字码头写一段解说词。(4分)要求:突出其历史变迁与文化价值,语言准确、有感染力。(知识卡片解说词是对事物进行描述、渲染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基本情况和意义的一种说明性文字。)示例:各位游客,欢迎来到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天字码头!(1分)它曾是清代迎接官员的“第一码头”,林则徐在此登岸禁烟,也在此黯然离去,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1分,历史价值)如今,它已向每一位游客敞开怀抱,从这里启航,您不仅能欣赏到“小蛮腰”等现代都市风光,更能触摸到广州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脉搏。(1分,现代价值与体验)让我们一起登船,感受这座城市的古今交融之美吧!(1分,感染力)三、作文(5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是生活中平凡而温暖的日常;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需要我们珍惜和守护;烟火气也可以是寻常巷陌、市井长街,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这寻常的“烟火气”,藏着我们最深的眷恋,也映照着一个时代的脉动与温度。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以“烟火气”为话题,联系你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自拟题目;(2)紧扣话题,写出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例文:灶火温暖旧时光每当暮色四合,万家灯火次第亮起,那人间烟火气便如同无声的潮水,漫过城市的上空。于我而言,最浓郁、最温暖的烟火气,并非来自繁华的夜市,而是源于记忆中外婆家那略显斑驳的灶台。小时候,我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看外婆做饭。外婆身形瘦小,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却是我童年最安稳的风景。她先是利落地引燃一把干稻草,橘红色的火苗“噗”地一声窜起,贪婪地舔舐着黝黑的锅底。随即,她添入几块耐烧的柴薪,火光便稳定下来,将整个厨房映照得忽明忽暗,也在外婆布满皱纹的脸上跳跃,柔和了她所有的棱角。那灶火,是有声音,有气味的。它能听见干柴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那是木头在欢唱;能闻到新米在沸水中翻滚时逸出的清甜,能闻到腊肉在蒸汽熏蒸下滴落油脂的咸香。各种食物的香气与柴火特有的、略带焦灼的气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名为“家”的味道。外婆就在这片光与味交响的天地里,变魔术般地将朴素的食材,变成一桌足以熨帖所有肠胃与心神的佳肴。她常说:“人呐,只要灶膛里有火,锅里是热的,日子就总能过下去。”后来,我们搬进了城里,厨房里是锃亮却沉默的燃气灶,一扭开关,蓝色火苗安静得没有一丝情绪。饭菜依旧可口,却总觉得少了那股子“劲儿”,少了那份陪伴食物一同生长、成熟的生命热度。直到去年冬天,我们回乡探望。外婆执意要在老灶上为我们炖一锅鸡汤。当那熟悉的橘红色火光再次照亮厨房,当柴火的暖意驱散了周身的寒气,我忽然明白,我所眷恋的,从来不只是食物的味道。是那跳跃的、带着生命律动的火光,是外婆被火光映照的、专注而安详的面容,是那份在缓慢燃烧中积攒的、足以对抗世间所有寒凉的耐心与温暖。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老灶台终将老去。但我知道,那灶火点燃的,不仅是一日三餐,更是流淌在血脉里、关于家、关于根、关于爱与守护的永恒温度。它是我心底最温暖的人间烟火,永不熄灭。【例文解析】立意与选材:文章巧妙地将抽象的“烟火气”具象化为“外婆的灶火”,通过对比城市燃气灶的“冷清”与乡村土灶的“温暖”,抒发了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亲情的深深眷恋,立意深刻,情感真挚。结构与线索:以“灶火”为线索,贯穿全文。从童年观察,到感官描写,再到离乡后的感悟,最后升华主题,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描写与语言: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将灶火燃烧的场景描绘得生动可感。语言细腻优美,富有感染力,如“火光跳跃”、“气味交织”等,将寻常的烟火气写得诗意而温暖。扣题与升华:文末点明“灶火”象征的“爱与守护的永恒温度”,精准扣合了题目材料中“藏着我们最深的眷恋”的深意,实现了情感的升华。(…………○…………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题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做非选择题时,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括号里,或者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24分)班级开展“诗中景·心中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活动一:赏四时之景】同学们分组整理了描写景物的诗句,制成下面表格。组别 内容第一组 秋景苍茫动客愁。(1)“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勾勒秋日萧瑟;(2)“强欲登高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暗含家园之思。第二组 月夜清辉寄情思。它是李白(3)“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的依依惜别;是李益(4)“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的绵绵乡愁。第三组 沧海江南显胸襟。曹操以(5)“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观沧海》)展现博大胸怀;王湾于(6)“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描摹江春之景。第四组 即景书怀见哲思。孔子在河川前感慨(7)“ , ”(《论语》);谢安一家赏雪时,谢道韫吟出(8)“ ”的佳句(《咏雪》)。【小结】 景语皆情语,我们读诗时要体会( )之情。1.将表格中的三组诗文补充完整。(10分)2.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 )。(1分)A.报效朝廷 B. 寄情山水 C. 思乡怀人 D. 离愁别绪班级开展“全运风采·青春志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活动二: 】同学们搜集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会)的相关资讯,下面是相关资料。(导读十五运会的筹备和举办令人(1)qīn pèi,粤港澳大湾区通力协作。一点(2)fēn qí都可能导致筹备工作受阻,但工作人员用他们的专业和汗水,确保了赛事顺利推进,激励我们在集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新闻摘要据广东省体育局网站信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各项筹备工作进度拉满。在已完赛的项目中,广东队在群众比赛龙舟项目决赛表现优异,取得了6金的好成绩。全运会充分展现了全民健身、同心拼搏的精神风貌。)3.请根据导读部分的两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2分)(1)qīn pèi( )(2)fēn qí( )4.请结合新闻资料,仿照【活动一】的句式,为【活动二】拟写名称。(2分)【活动三:写讲稿绘青春梦】同学们参与了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选段。为梦想拼搏的时代青年,正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十五运会的运动健儿们长期坚持训练,在赛场上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佳绩。大学生郭明毅毕业后到吉林边境村开展志愿服务,做青春戍边人……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赞叹和仰慕。5.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6.本次演讲以“志当存高远”为主题,以同学们为听众。选段中的人物事迹是否适合作为演讲素材?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7. 有同学在演讲稿中提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树立正确的志向和付出不懈的努力。”请你结合《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经历,简要论述这一观点。(4分)二、阅读(46分)(一)(16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担心)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节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①行部:巡视州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次”,此处指路边,与“语无伦次”中的“次”意思相同。B.“讫”,结束、截至的义项,推测“及事讫”中的“讫”的义项是“结束”。C.“期”,约定,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日中”的“期”意思相同。D.“何”,什么,与《咏雪》中的“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何”意思相同。9.【乙】文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断句,正确的两处是( )。(2分)有童儿数百A各骑竹马B道次C迎拜10.请将【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11.【甲】【乙】两文都围绕“信”展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分别概括元方和郭伋是如何践行“信”的。(3分)12.【甲】【乙】【丙】三篇诗文中人物的共同点让人联想到这些词语:诚信、情谊、守诺……请围绕其中一个词语,结合三篇诗文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以及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任务。至此,我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这次任务是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7次发射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4次飞行、神舟飞船的第21次飞行。(选自2025年11月1日的北京新华社官方账号)【材料二】随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上行的4只小鼠,10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专家从48只备选小鼠中选定。这是我国首次送小鼠进入“太空家园”。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张静波此前介绍,将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实施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两雌两雄4只小鼠,随飞船上行并进行在轨饲养,重点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之后随飞船返回地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 “这4只黑色小鼠,选用C57BL/6品系,遗传均一性好、个体间差异小,有利于开展空间实验和科学数据采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天达介绍了“太空小鼠”的选拔细节,根据生长曲线、生理生化指标等多项标准,对300只参选小鼠进行初选;进入复选的100只小鼠,要经历前庭功能和适应性饲养训练;筛选和训练合格后的48只小鼠,从北京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环境适应性饲养。 李天达说:“今天一早,我们确定了最终上天的4只小鼠,将以‘雌雄同笼’的方式装在两个小鼠实验单元中,开启太空之旅。” 据了解,小鼠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基因组与人类高度相似。研究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有助于探索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的影响机制。 小鼠在太空如何生活?李天达从多个方面进行解答:首先装置内的动物照明会在早7点亮起、晚7点关闭,保持与地面相同的生物节律;鼠粮不仅营养均衡,还制作得较为坚硬,以减少残渣并适合小鼠的磨牙习性;装置内部的定向风场会将毛发、粪便等垃圾吹入排泄物收集盒,保持小鼠饲养环境整洁…… 截至目前,空间站已陆续迎来斑马鱼、果蝇等小动物。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我国持续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燃烧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在轨科学实(试)验,科研成果服务国计民生。 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选自 2025年11月01日的《羊城晚报》)13.【信息辨析】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B.随神舟二十一号上行的4只小鼠是随机选定的,目的是研究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行为模式的影响。C.材料二详细介绍了“太空小鼠”的选拔过程和生活保障措施,体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D.我国空间站已成功开展过多项空间科学实验,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成果显著。14.【思路梳理】请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3分)首先介绍(1) ,并说明实验目的。接着详细说明了 (2)和 (3)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指出此类科学实验的意义。15.【内容理解】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回答“太空小鼠”实验为何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对象?(4分)16.【学以致用】请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链接材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节选自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体现的探索精神,谈谈你对鲁迅在百草园中探索自然的行为的理解。(4分)(三)(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眼中的广州□王传湖 在广州越秀区有这样一条老街,全长400多米,历史上可追溯到宋代,在清代这里曾是书坊、古董集市和花市——它就是北京路步行街。 南来北往的人为何都愿意聚到这里,老街为何人气兴旺、生意红火,我想,一定有它的生存之道。仔细观察一番,尽管盛夏时分,但老街里多是骑楼建筑,漫步其中,并不感到炎热,热闹而不杂乱,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整条街店铺林立,门迎四方客人。沿着千年古道漫步,可以欣赏到具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周边还有南越国王宫遗址、大佛寺、万木草堂等遗址。 人间万事,美食最不可辜负。 广州人精于烹饪,讲究食材的新鲜,注重色、香、味、形四美并存。广州菜,即粤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口感,赢得了“食在广州”的最高褒奖。肠粉、牛杂、大头虾、双皮奶、叉烧包、猪肉包、广式煲仔饭、云吞面等,这些地道的特色美食,让人食指大动。 特别是广州早茶,早就闻名遐迩。在这里,喝早茶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社交的盛宴。早晨六点多走进茶楼,已经座无虚席。上到七八十岁的老爷子老太太,下到新潮少年,时尚男女,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在这里没有身份的界别,谁都可以慢步踱进,点上一盅两件。美味早点多多,如干蒸烧卖、水晶虾饺、艇仔粥、鲍汁凤爪、干炒牛河等,不够再加;搭配一壶热茶,如铁观音、普洱、菊花茶,喝完再续。和亲戚朋友一起叙叙旧、拉拉家常、联络亲情友情,与生意上的伙伴谈谈项目、聊聊前景、增进合作互信,热恋中的情侣谈谈心事、说说未来、加深彼此了解,平心静气享受一段悠闲的时光,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匠心是早茶的灵魂。不同的点心盛装的器皿也做到恰到好处,摆盘十分讲究,既没有“食多器小”的拥挤感,也没有“食少器大”的突兀感。不仅口感上佳,外观也特别吸引人,让人眼睛里看到的和嘴巴里尝到的在某一时刻达成同频共振,在新奇与惊喜中开始新的不同以往的美食体验。 傍晚,我们在天字码头上船,开启珠江夜游。天字码头在清雍正年间形成,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布政使王士俊在码头旁修日近亭,又称接官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启航赶路。为此,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所以称为天字码头,“天字”亦有第一码头之意。 1839年,即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就是在天字码头登岸;鸦片战争爆发后被皇帝免职,充军伊犁,离开时亦是在此下船。 如今的天字码头成了游客的码头。上船登顶,两岸风光入眼来,地标性建筑“小蛮腰”矗立在江边,水光与天色相接,景象辽阔,浑然一体。 诗人苏东坡曾经两次与广州结缘。第一次是从河北定州被贬到广东惠州,途经广州。第二次是在海南儋州获赦北归,再次经过广州。苏东坡只是广州的匆匆过客,但他还是给广州留下了诗句:“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诗中反映了苏轼在广州的宁静生活,三杯酒,一枕眠,蒲涧的钟声,黄湾的树叶,砍柴和捕鱼的人……这些都让他感到快乐与满足。是的,自古及今,广州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的烟火气十足……(选自 2025年10月23日 的《羊城晚报 》)17.【梳理内容】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使广州的特色与其对应的具体表现或内涵正确匹配。(4分)(请填入对应的字母)特色 体表现或内涵北京路步行街的底蕴 可追溯到宋代,周边有南越国王宫遗址等历史遗迹。(1) 讲究色香味形,早茶是味蕾享受也是社交盛宴。广州早茶的“匠心” 。天字码头的历史 从官员专用码头到游客码头,见证了林则徐禁烟等历史。18.【品味语言】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尽管盛夏时分,但老街里多是骑楼建筑,漫步其中,并不感到炎热,热闹而不杂乱,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19.【赏析写法】请分析选文以苏东坡的诗句结尾的妙处。(4分)20.【文化参与】广州文旅局正在为“天字码头”征集面向游客的解说词。请结合选文内容和“知识卡片”,为天字码头写一段解说词。(4分)要求:突出其历史变迁与文化价值,语言准确、有感染力。(知识卡片解说词是对事物进行描述、渲染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基本情况和意义的一种说明性文字。)三、作文(5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是生活中平凡而温暖的日常;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需要我们珍惜和守护;烟火气也可以是寻常巷陌、市井长街,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这寻常的“烟火气”,藏着我们最深的眷恋,也映照着一个时代的脉动与温度。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以“烟火气”为话题,联系你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自拟题目;(2)紧扣话题,写出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作文(50分) 题目:600700760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