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延庆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北京延庆初三(上)期中


2025.11

1.
本试卷共9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基础·运用(共13分)
为纪念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学校组织编写“古建新颜”资料手册,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
请你协助整理。
1.在资料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标题:“古建新颜”资料手册。(1分)
资料一
2021年起,正阳门先后开展了箭楼和城楼的修缮工作。修缮时首先对破损严重的建筑构件进行整体扫
描,建立三维模(m6)型,然后在扫描建模后制作模(mú)具,复原其原本造型。复原中每一处都符(f
ǔ)合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修缮理念。
正阳门箭楼周围还布设了一批科技设备,共同构成了守护箭楼的“智能马甲”。箭楼共配备了5种不同
的监测设备,利用遥感卫星、物联传输等多样化手段,为文物古建的精细化管理提供(gog)全方位保障,
还有静力水准仪、智能视频扰度仪、无线加速度传感计,用来监测古建是否有沉降、位移或震动。之后,
这些设备采集的数据,会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相连接,通过5G信号实时传
输。
2.下列对文段中“智能马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箭楼周围布设的科技设备
B.传统的箭楼防护实体衣物
C.智能视频扰度仪等监测设备
D.可传输数据的智能监测系统
3.你审核资料中标注的字音,下列加点字读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模型
B.模具
C.符合
D.提供
资料二
先农坛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耤田(jiti,指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
力耕种之田)是这里最重要的历史文物景观。自2024年底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先农坛中560余岁的庆成宫
里,各种研学、展演、音乐会等活动不断。该馆致力于庆成宫建筑群,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
合的舞台,一中轴线文化活态传承。
4.你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入一组词语,下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打造依托助力
B.依托打造助力
C.依托助力打造
D.打造助力依托
资料三
第1页/共11页
中轴线最北端,钟鼓楼重启“时间秩序”,让这处古老地标焕然一新。
登上鼓楼二层,25面更鼓一目了然。中间为首的主鼓代表1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每天,不
同时间,点,击鼓报时盛景重现。
鼓楼一层,“时间的故事”展厅里,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悬于半空,数字技术助力,“暮鼓晨
钟”重响,引得观众接踵而至,踊跃体验互动。
中心券洞,当遮光帘升起,灯光暗下来,动态投影在四周墙壁上随节奏变换。伴着钟鼓声,星宿、二
十四节气、古文诗句等传统文化元素一一呈现,画面美轮美奂,带领观众感受北京中轴线上的时光流逝。
5.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的使用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焕然一新
B.一目了然
C.接踵而至
D.美轮美奂
资料四
①前门大街对面的老胡同杨梅竹斜街,像条卧在京城褶皱里的青丝带。漫步于此,总能看见“免儿爷”
的身影,它们形态各异,是胡同里最具烟火气的非遗标志。②老手艺人端坐于临街小店,指尖的泥土在掌
心流转,转眼间,一团普通的陶土就变成了兔首人身、身披彩袍的“免儿爷”,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案台上
跳下来,带着老北京的烟火气穿梭街巷。③现在的“兔儿爷”不仅有传统泥塑样式,还衍生出钥匙扣、冰
箱贴、文创手账等多种产品,走进了更多年轻人的生活。④这些“兔儿爷”不再是沉睡的老物件,它们像
一个个鲜活的文化信使,把胡同里的非遗匠心装进游客的行囊,让京味儿民俗跟着脚步走向更远的地方。
如今,这条不足500米的胡同里,开着10多家非遗手工坊。正逢暑期,老胡同的“宝藏”手工坊里每
天人来人往,几乎赶上以往过年时才有的热闹。老胡同乘着申遗成功的东风,重新又焕发出艺术和商业生
机。
6.你从修辞的角度判断,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7.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4分)
8.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9.
,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10.心境不同,落日的风景就不同。陶弘景看到的是“夕日欲颓,①”(《答谢中书书》)的蓬勃生
机:龚自珍借落日展现出“②,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其五))的豪放洒脱;崔颢传
达的是“③?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的思乡之情;在王维眼里,“④一,
⑤”(《使至塞上》)展现的是边塞的雄奇风光。
11.中国古典诗文善用色彩勾勒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便以“绿”字鲜活传神。请再写出一句含有
颜色词的诗文:
。(本试卷出现的句子除外)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2-13题。(共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第2页/共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