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科质量检测
七年级 语文试卷
单选题:共9小题,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宛转(wán) 粗犷(kuǎng) 发髻(jì) 确凿(zuó) 咄咄逼人(duō)
B. 菜畦(wā) 高邈(miǎo) 应和(hé) 啄食(zhuō) 繁花嫩叶(nèn)
C. 酝酿(niàng) 莅临(wèi) 看护(kàn) 敧斜(jī) 秋风萧瑟(sè)
D. 霎时(shà) 秕谷(b ) 姊妹(zǐ) 菡萏(dàn) 淅淅沥沥(l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婉转 朗润 天崖 咄咄逼人 B. 萧瑟 瘫痪 绝别 翻来覆去
C. 云宵 企盼 奥秘 由然而生 D. 取决 祷告 荫蔽 人声鼎沸
3.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的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等,
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B.谦称是表示谦逊的自称,敬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自己,
敬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对方。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天净沙 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的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
“天净沙”是曲的题目。
古人讲究诗画合一,下列为画作配上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5.在语段横线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首歌,_________;青春是一团火,_________;青春是一面旗帜,_________;
青春是一本教科书,_________。
①她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②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③她点燃我们沸腾的热血
④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②③
6.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校园艺术节的舞台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们尽情展示着青春风采。
B.他在辩论会上伶牙俐齿,咄咄逼人,最终赢得比赛,为校争光。
C.他的病情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不见好,主要原因是没有选对治疗方法。
D.寿镜吾先生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学者风度令鲁迅折服。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电视机摧毁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边界,导致儿童思维成人化,所以童年也就消失了。
B.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这些轻盈淡雅的花儿以独特的美点缀世界。
C.孩子的成长不能不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D.经过一场动情的秋雨,纯净了人的灵魂,涤荡出一个更净美、更开阔的大地。
8.下面句于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桑梓”桃李”“婵娟”分别指代家乡、学生、月亮。
B.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C.齐白石在《鸣蝉抱叶》画中题了两句诗:“鸣蝉抱秋叶,及地有余声。”
D.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9.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秋天到了,枯叶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枯叶飘落时的美丽姿态,生动形象。)
B.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
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叶子”比作“波浪”,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树叶经雨洗淋后的情态。)
C.“水珠”“田野”“精灵”“叶子”“情思”“波浪”这一组词语都是名词。
D.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句中下划线词“等待”属于动词。)
古诗文默写题:共10小题,10分。
10.让我们跟着古人走进丰富多彩的古诗文世界。
这里有《观沧海》水波荡漾、山岛挺立的壮阔景象:(1) ,(2) 。有《次北固山下》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3) ,(4) 。有《论语》不正当手段获得富贵像天边浮云,对不义之财的轻视:(5) ,(6) 。有《天净沙·秋思》直抒胸臆,点明游子思乡之情的乡愁:(7) ,(8) 。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喻国运衰微和人生落魄,暗含
对时事的感慨:(9) ,(10) 。
三、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14分。
母亲也曾是被捧在手心的宝
马亚伟
①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就是个整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的家庭妇女,她的世界只有孩子和家。父亲是个粗枝大叶的男人,不懂得细致入微地体贴人。所以在我看来,母亲仿佛是天经地义为家人付出的人,从来没想过谁会给她更多的爱。
②直到那次外祖母来我家。有一天母亲在前面走,外祖母跟在她后面。路面不平,母亲走路没看脚下,一不小心险些摔倒。跟在她后面的外祖母惊呼起来:“哎呀,我的宝!”我的宝?我听到这样的称呼感觉有点尴尬,又有点感动。我不觉偷偷笑起来,仿佛窥探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甜蜜而温馨的秘密。
③外祖母跟我讲过很多母亲小时候的事。母亲上学时学习特别好,年纪很小就考到了县城的中学,每周回家一次。有一次,外祖母特别想念母亲,可她又不会骑自行车。无奈思女心切,外祖母便装了一兜母亲爱吃的花生、红薯干之类的,步行去县城的学校给母亲送去。县城离家有三十多里路,外祖母那时候年轻,走路如风,一天就打了个来回。母亲提到这件事,总是笑笑说:“我妈把我当宝贝呢!”她的脸上带着幸福而羞涩的表情,想起自己当年被宠爱的时光,母亲是欢欣的。
④外祖母还讲到,母亲小时候特别爱吃铁勺煎鸡蛋。母亲周末回家后,外祖母便打发舅舅去干活,家里只剩下母女俩。外祖母便把自己对女儿的宠爱发挥到淋漓尽致,她偷偷给母亲用铁勺煎鸡蛋。母亲吃了一个还想吃,她便煎第二个。外祖母还要趁着舅舅没回家之前打开窗户,让煎鸡蛋的味儿散尽,要不然舅舅会闹的。外祖母没有一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专宠她的小女儿。
⑤这些事都是外祖母讲给我听的,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真想象不出母亲小时候是那么受宠。后来母亲结婚了,有了我们姐妹几个,她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操持自己的小家。外祖母偶尔来我家,每次上饭桌前都要点煎鸡蛋和炖鱼两道菜。原来我还以为是她爱吃这两道菜呢,后来才知道,她是为她的宝贝女儿点的。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忙忙碌碌,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疲倦。母亲从被宠爱的宝,变成了宠爱孩子的妈,这样的变化过程还真有点辛酸呢。当年那个围在慈母身边撒娇的女孩,有一天升级为妈妈后,她便抖落掉一身的娇气,摒弃了自己那点小任性,变成一个细致万分、体贴入微的母亲。她受到的那份宠爱,也渐渐被忽略了。
⑥几年前,我的外祖母去世,母亲哭得撕心裂肺。看到母亲飞溅的泪水,我心如刀绞。我知道,对母亲来说,那个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的人永远离去了,她该有多痛心啊。
⑦如今,我也已经人到中年。我想,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一定也是个慈爱而琐碎的母亲形象。孩子不知道,我也是母亲捧在手心里的宝。从前是,现在也是。如今母亲见我辛苦,还经常给我开个小灶呢。只要有母亲在,女儿不管多大都是母亲手心里的宝。
⑧我现在既享受着被母亲捧在手心里的幸福,也享受着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幸福。同时,母亲享受着我回报的爱,我享受着孩子回报的爱。这难道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吗?
11.简要概括选文所写哪些事表明了母亲是被外祖母“捧在手心的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母亲每天忙忙碌碌,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疲倦。(3分)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几年前,我的外祖母去世,母亲哭得撕心裂肺。(赏析第⑥段加点词语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当年那个围在慈母身边撒娇的女孩”变成了“整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的家庭妇女”,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两处加点“围”字的内涵。(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4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不亦说乎 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
(3)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
(4)博学而笃志 ______
16.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博学而笃志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与人期行
C.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D.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17.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上有很多观点,请在所给选文中选择一点谈谈你的体会。(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鉴赏:共2小题,6分。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9.这首诗中最后一句中的“落花”,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2小题,8分。
21.填空(2分)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_____________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在
《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22.以“细品数朵朝花 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同学们绘制了以下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
《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结合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6分)
①_______________(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七、作文:30分
23.请以“那个照亮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不少于600;
不得出现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