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太湖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 七年级期中试卷
语文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 水何澹澹,______。
(2) 遥怜故园菊,______。
(3) 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4) 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 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
(6) 思乡是诗人笔下永久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斜阳,一句“______,______”饱含着思乡的泪水。
2.潘集区学校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1)~(3)题。(12分)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2分)
(2) 小刚同学在主题班会上做演讲,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话,请你帮他修改。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多一个真正的朋友,就多一方陶冶情操的空间,多一点战胜困难的力量,【甲】_______。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乙】 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shàn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朋友的影响,美好的友谊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丙】 让我们一起参加“有朋自远方来”!
A.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①陶冶 ______
②shèn ______ 至
B.请根据前文语境为【甲】处仿写一个句子。 (2分)
C.【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D.【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3) 下列名言警句不属于交友主题的一项是 ______ (2分)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 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在11月16日举行,班级邀请德育处周老师参加这次活动。下面邀请函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提出修改建议。
邀请函
尊敬的周老师:
您好!我班将于2025年11月16日下午3:40,在本班教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您务必准时参加。
七(1)班班委会 2024年11月3日
①邀请函中划线句用语不得体,请修改。 (2分)
②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正确,请修改。(2分)
(2) 【显朋友之谊】小艺、小畅、小晨等好友在群里聊天。
小艺:好朋友就是互帮互助,我的语文作业最后一题怎么也做不出来,哪位好友把答案发给我抄抄。
小畅:你等等,我来找一下。
小晨:小艺,A_______
小畅:我错了,我差点帮倒忙。
小艺:小晨,衷心感谢,我一定认真听。B 古人非常看重择友,认为“求友须在良”。甚至说“择交如求师。”我很幸运交到了良友。
①请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2分)②画线句小艺的话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2分)
(3) 【研朋友之事】研读下面管宁、韩愈结交朋友的事迹,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5分)
事迹一: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管宁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事迹二: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才华横溢,但生活上有失检点,喜欢赌博。他的好友张籍并不因为韩愈才名远播,就对他姑息迁就。他一再给韩愈写信,直言不讳地规劝,终于使韩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幡然悔悟,他把张籍当作生平第一至交。
二、阅读(55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材料一:
八十年前的硝烟,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消散,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站在抗日战争胜利 8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昭示未来的方向。
在抗日的战场上,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他的坚韧和不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赵一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她在就义前留给儿子的绝笔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孩子的牵挂,令人动容;狼牙山五壮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这些英雄们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注】图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选自信真《铭记历史昭示未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有删改)
材料二: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坐落在祖国大地上的红色博物馆、纪念馆,触摸革命文物上留存的英雄的温度,感悟抗日英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 /是从过往岁月走来的物质和精神遗存/它们承载着14年抗战烽火记忆/那些浸透硝烟的英雄故事/燃起一盏盏不灭的灯火/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选自光明网2025年5月18日有删改)
【注】图二是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傅常出川抗战前给妻儿留下的一封家书。由于通讯条件限制,家人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见傅常归来,以为他已遇难,便将家书刻在灯柜上,以长远流传。家书内容: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图三是英雄左权的抗战题词:坚持华北抗战。图四是英雄吉鸿昌的抗战题词:诸烈士千古国魂。
材料三:
如今,在科技的赋能下,青少年群体正以全新方式激活抗战记忆,让英雄故事连通今昔、直抵人心——借助 VR“走进”硝烟弥漫的战壕;利用AI让泛黄老照片重现笑容;抑或沉浸在红色剧本杀中,直面生死攸关的抉择,感受先辈在绝境中不屈抗争的坚韧……
正是这些跨越时代的回响,让历史书上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骤然间有了心跳的温度——原来,战场上的每一次抉择,都曾是一个个血肉之躯在生死关头的真实战栗。有青年网民留言感慨“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他们的伟大;我们随手一翻,就是他们的一生”。
更令人动容的是,缅怀之情正化作年轻人的实际行动,他们正从红色资源的探访者变身为守护者和建设者。
有人参观抗战遗址后,自发成为纪念馆志愿者,用专业讲解传递历史温度;有人录制探馆 Vlog,创制红歌RAP,让红色故事“破圈”传播;还有人参与网络宣讲团,用青春语言诠释抗战精神。这些转变生动诠释着:纪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照亮。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缅怀的方式。从云端祭扫到烈士 AI数字人,技术正以创新形式重构历史记忆的传承路径。通过中华英烈网、“北京烈士纪念设施电子地图”等“云祭扫”平台,民众可跨越时空界限,在数字纪念馆中献花点烛、书写寄语。
当无数年轻人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接续记忆,那些曾在黑暗中擎火前行的先辈,就永远不会真正离开。他们依然活在今天的对话里,活在年轻人心跳的共振中,活在时代的光亮里。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25年4月4日,有删改)
(1) 下列对“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标识”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分)
A.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体现爱国主义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B.橄榄枝寓意中国人民用胜利赢得和平,并与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维护和平。
C.光辉围合的“胜利之门”象征正义战胜邪恶,寓意中华民族复兴前景光明。
D.数字“80”和“1945-2025”仅表示时间跨度,与抗战胜利的具体年份无关。
(2) 小新准备宣讲英雄事迹,想修改材料一中的画线句子并作为素材,请帮他完成。 (6分)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之际,孤身周旋日寇,以坚韧不屈彰显民族精神;
赵一曼,于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之下,坚守革命信仰,用绝笔书信倾诉家国深情;
狼牙山五壮士,当子弹打光、敌人逼近之时, ______ , ______ 。
(3) 有人认为,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总是提抗战是沉湎仇恨,请结合以上材料反驳此观点。(6分)
(4) 班级召开“如何纪念抗日英雄”的讨论活动,请你帮助完成对话。
小语:我们可以开展“抗日英雄故事会活动”,在故事中感受英雄们的抗战精神。(8分)
小文:我们还可以去纪念馆、博物馆,触摸革命文物上留存的英雄的温度,感悟抗日英烈们的爱国情怀,比如傅常出川抗战前给妻儿留下的家书,以“文字言志,器物传情”的方式,表现出傅常主动奔赴前线,① ______ 的爱国情怀,同时他嘱托家人为强国而努力,让我们感受到爱国精神的传承。
小阳:传统的纪念方式当然是很好,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展融合② ______ 技术的一些纪念活动,如③ ______ 、④ ______ ,体验式、情境化的纪念方式,能让往昔岁月很直观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小语:是啊!抗战记忆的传播形式或许不同,但铭记的本质未曾改变。
[二](16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七块红烧肉
董改正①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沉甸甸的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仅此而已。
②三十年前,大年正月的乡村是热闹的。一路走过好几个村庄,地上都是红鲜鲜的爆竹纸,屋里都是笑声,空中飘着酒菜的香气。因为细雨,初泛青绿的原野上,只有我和母亲两个行人。
③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
④“姆妈,我来挑一截。”
⑤“不要的,我行。”
⑥草色稀淡,野雨如烟。穿过枫河北端的滩涂,再过一个水村,绕着一条溪水转到对面的山梁,顺着山道走下,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河道时,乘渡船而过,爬上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了。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薄膜纸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而出令人疲惫的声响。我们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了。河边无船,一条粗绳子横贯河面。对面,细雨落水,野渡无人。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一起摇晃着。
⑦“姆妈,让我来。”我来到母亲身边。
⑧“我行。”母亲不让。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
⑨岸上的红砖房门开了,一个人走下来。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着粗绳,把船悠到对岸。那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她紧紧抓着绳子,看着我们,说:“那孩子,你先上来,帮你妈接一下!”
⑩我走上船,晃得站不稳。母亲说:“我行。”她挑着担子走上来,船大幅度晃动起来,差点没翻。 女人夺过,将被子摁在船板上,厉声说:“被子湿了还能晒,人死了就死了!”母亲嗫嚅着,没说话。
女人不是渡船的,她是给挖沙船上的男人们做饭的。她不要钱,只是看着我们发出一连串地叹息,目送我们走进了五校。
很快就报完名,我住进了宿舍。母亲帮我铺好被子,一边铺,一边流泪。被子湿了半边,她叮嘱我,一出太阳就抱出去晒。她跟我的同学们请求带我睡几夜,直到我晒干被子,但终于不放心,叮嘱我不要睡湿的这边。时间不早了,她也该走了。她站在走廊上,回头看着我。
“我走了,你记得四点去换饭票啊!”
我点点头。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
“你一定别忘了。”她穿好了雨衣,走进细雨中。 远方,山色苍茫,风斜雨细,淅淅沥沥,瑟瑟寒侵。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满着少年的忧伤。
她是在第三天赶来的。来的时候,我快上下午课了,便匆匆去食堂为她打饭。我打了半斤饭两个菜,一个炸酱,一个红烧肉,一共一块五毛五。在五校待过的同学都该知道,那个上海大厨做的炸酱和红烧肉是怎样的美味啊!
“你一定要吃掉,我要上课了。”
下课的时候,母亲已经走了。饭盒里,炸酱没动,十块红烧肉还剩七块,整整齐齐地挨着。酱红色的浓汁,隐隐的油光,肥厚的肉块儿。为她吃掉了三块红烧肉,我开心得流泪。那时候,我一周只有五块钱的伙食费。那是我在五校第一次吃红烧肉,也是最后一次。
有一个黄昏,我到河堤上背课文,遇到了上次撑船的那个女子。她看着我说:“那天你妈妈回去时,胶靴里都是水。我让她坐在床上,帮她使劲儿拽,半天才拽下来。我收不住势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不轻。靴子拽下来,也把她的眼泪和哭声拽出来了。她是哭着走回去的。”
她深深地看着我,又说:“你妈那天给我带了三块红烧肉,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红烧肉。”
夕阳在天,河水粼粼。我沿着河堤跑起来。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分)
A.选文第②段写大年正月乡村的热闹与我和母亲路上的孤独形成对比。
B.选文第 段划线句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对母亲离开的伤感、不舍、担心、依恋等复杂的心绪。
C.文章结尾“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是怕她看见后笑话我的软弱。
D.文章以第一人称,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传达出母子情深。
(2) 概括本文写了母亲和我的哪几件事?(3分)
(3)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⑩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女人夺过,将被子摁在船板上,厉声说:“被子湿了还能晒,人死了就死了!”
(4) 有人认为,文中所写之事都和“我”上学有关系,应把题目《七块红烧肉》改为《上学记》,你赞同吗?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三](16分)
6.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
②俄而雪骤 ______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 【感受古人家庭氛围】“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4分)
(4) 【探寻柳文化内涵】在古诗词中,柳具有丰富的内涵,如表示春天的喜悦与生机(A),象征送别时的不舍与思念(B),寄托对家乡的思念(C)等。
某公园内池塘周围遍植垂柳,树干上悬挂着写有咏柳诗句的标牌。请填写诗句中柳对应的内涵(只写字母),并进一步探究“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柳的内涵,深入感受古文化的魅力。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甲 ______ 乙 ______ 丙 ______
探究:“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柳的内涵: ______(4分)
三、写作(5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对刘湛秋,四季雨是芬芳,藏着对生活的细腻感知;对史铁生,北海菊花是芬芳,凝着母亲的牵挂与生命力量;对李白,蛾眉月是芬芳,载着故土眷恋……这些“芬芳”从不是单纯风景,而是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你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这样的芬芳——或许是奶奶灶上的麦香、朋友递来的橡皮、陌生人雨中的伞。它带着某样事物的气息,却藏着温暖你的情意。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讲述这缕芬芳如何温暖你的时光。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②说真话,抒真情;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太湖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 七年级期中试卷
语文答案
一、(35分)
1. (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2)应傍战场开
(3)正是江南好风景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重点字:帅)
(6)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重点字:雁)
(共10分。每空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 (1)示例一:友自远方至,情从心底生。
示例二:喜迎远方客,诚交天下友。(2分)
(2)A.①yě②甚(2分)
B.示例:多一份温暖心灵的慰藉;(2分)
C.将“言谈举止”后的逗号改为顿号;(2分)
D.让我们一起参加“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2分)
(3)D(2分)
3.(1)①将“请您务必准时参加”改为“诚邀您拨冗参加”。(2分)
②将“尊敬的周老师:”顶格书写。(2分)
(2)A小艺,抄作业可不好呀,作业是为了让我们巩固知识,自己思考做出来才能真正掌握,我来给你讲讲这道题的思路吧。(2分)
B将“求友须在良”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将“择交如求师。”后面的句号移到引号内,即“求友须在良,择交如求师”。(2分)
(3)①交友要志同道合,与自己价值观、追求相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②真正的朋友应该相互督促、共同进步,要敢于指出对方的错误。(5分)
二、(55分)
[一](23分)
4. (1)D (3分)
(2)毅然毁枪跳崖,凭宁死不屈诠释英雄气节 (6分)
(3)示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提抗战,并非沉湎仇恨。从材料可知,铭记抗战历史是为了缅怀先烈,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抗战精神化作前进的动力;同时铭记历史是为了警醒后人,珍惜和平,从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铭记历史也是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昭示未来。我们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并非延续仇恨。 (6分)
(4)①舍小家为国家
②数字
③通过VR技术“走进”抗战战壕
④参与红色剧本杀还原历史抉择(8分)
5.(1)C (4分)
(2)母亲千辛万苦送我上学,一路上不让“我”背行李;母亲帮“我”铺被子;母亲因“我”要睡湿的被子而流泪,请求同学带“我”睡几夜;母亲来看“我”,“我”打了炸酱和红烧肉,嘱咐母亲把菜吃掉,她却把菜留给“我”。(4分)
(3)动作、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夺”“摁”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人动作之快(或心情迫切),体现了当时危险的情形,表现了女人对“我”和母亲的担心(或女人善良的品质)(4分)。
(4)示例:赞同。《上学记》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
不赞同。《七块红烧肉》以小见大,表现文章的主旨。“七块红烧肉”凝聚了贫苦年代可贵的真情(或表现了母亲节俭吃苦、知恩图报的品质,或表现了母子深情);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
[三](16分)
6. (1)①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急③相比④趁,乘(4分)
(2)①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谈文章的义理。
②谢道韫是谢太傅的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4分)
(3)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4分)
(4)甲:B;乙:A;丙:C;这句话以柳絮喻雪花,表现了雪花轻盈飘逸、随风而舞的灵动姿态;柳絮又体现了春日生机,还因其飘飞的特性,隐含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哲思和淡淡的离愁。(4分)
三、(55分)
7.(55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等 次
一等 (55~48分) 二等 (48~39分) 三等 (39~30分) 四等 (30~21分) 五等 (21~0分)
内容 (30分)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0分
评分 标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表达 (25分) 分数 25~22分 22~18分 18~14分 14~10分 10~0分
评分 标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不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说  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
评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
(2)两人所评同一篇作文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评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
卷面书写(5分)
卷面书写评分标准
5分 4~3分 2分 1~0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 ②字迹清楚;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 ②字迹较清楚;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脏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