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计算期中复习(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计算期中复习(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章化学计算期中复习(二)
1.(24-25浙江·期中)50g硝酸钙溶液与50g碳酸钾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
(1)硝酸钙溶液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是多少g?
(3)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24-25宁波·期中)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
(2)滴加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24-25宁波·期中)将混有氯化钠的碳酸钠固体样品12.9g完全溶于水中形成90g溶液,再将75g氯化钙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氯化钠和氯化钙不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氯化钙溶液质量(g) 15 15 15 15 15
沉淀总质量(g) 3 6 m 10 10
(1)表格中的值 。
(2)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第5次实验后溶液中的质量为多少?
4.(24-25浙江·期中)一瓶混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100g。欲知溶液中硫酸的质量现将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加入该混合液中,生成的沉淀如图甲所示。
(1)求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
(2)为多少?(请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
(3)在图乙中画出反应过程中溶液中镁元素的质量随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曲线,并在坐标轴上标出相应的质量。
5.(24-25杭州·期中)现有一家庭使用纯碱样品,其中含杂质氯化钠(不含其它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15 12 12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50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10 10 10
完成下列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第 次实验中样品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3)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6.(24-25湖州·期中)取碳酸钙和硫酸钡的混合物15.0g于烧杯中,将150.0g的稀盐酸平均分成三次加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克;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用写计算过程,精确到0.1%)。
7.(24-25金华·期中)在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10.0g后,再加入68.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烧杯和药品的初始总质量为165.0g。反应的方程式为。试回答:
(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g。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24-25杭州·期中)实验室用金属镁与盐酸反应探究酸的性质。交叉学科小组的芳芳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当溶液滴加至时不再有沉淀产生。求:
(1)5.8g沉淀的成分为 (填名称);
(2)a点时,与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计算:本实验中有多少克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反应 (写出计算过程)?
9.(24-25嘉兴·期中)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反应后的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溶液。滴入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并将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1)所取的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24-25杭州·期中)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10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1),并不断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x时,共消耗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质量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1)随着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观察到_______
A.先有气泡后有沉淀 B.无明显现象 C.溶液变红
(2)结合图2,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第一章化学计算期中复习(二)》参考答案
1.(1)
(2)设硝酸钙和碳酸钾恰好完全反应需要碳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钾的质量为y,
x=6.9g,
y=10.1g,
答: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是6.9g;
(3)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6%。
【详解】(1)硝酸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见答案;
(3)见答案。
2.(1)由图中数据可知,100g稀盐酸和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设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z,
x=10g,
y=7.3g,
z=11.1g,
答: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10g;
(2)滴加的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滴加的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2%。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3)见答案。
3.(1)9
(2)82.2%
(3)14g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15g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3g,第4次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故第3次加入氯化钙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3g×3=9g,则表格中m的值为9;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10.6g,
y=11.7g,
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2.2%;
(3)第5次实验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2.9g-10.6g+11.7g=14g;
答:第5次实验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4g。
4.(1)设原混合液中硫酸溶质的质量为x,
x=9.8g,
答: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是9.8g;
(2)设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y=8g,
所以;
答m1为80;
(3)
【分析】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镁都可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3)
开始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镁元素的质量不变,然后加入的40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钠,镁元素的质量变为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元素的质量为:5.8g××100%=2.4g,画图如下:。
5.(1)2
(2)解: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x,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 x=11.1g
= y=10.6g
= z=11.7g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1.1%
答: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1%。
(3)解: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12g 10.6g+11.7g=13.1g
反应后溶于的质量=12g+100g 10g=102g
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0%≈12.8%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8%。
【详解】(1)由图可知,第1次加入15g固体和100g氯化钙溶液生成10g沉淀,第3次加入12g固体和150g氯化钙溶液也生成10g沉淀,则12g固体与100g氯化钙溶液能够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2次实验中样品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故填2。
(2)见答案。
(3)见答案。
6.(1)10
(2)设100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x=7.3g,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7.3%,
答: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3)10.5%
【分析】于碳酸钙和稀盐酸能反应,而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所以剩余的固体的质量就是硫酸钡的质量,据此求算碳酸钙的质量,然后求算氯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求算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1)由于碳酸钙和稀盐酸能反应,而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所以剩余的固体的质量就是硫酸钡的质量,所以硫酸钡的质量为5.0g,碳酸钙的质量为15.0g-5.0g=10g;
(2)见答案;
(3)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y=11.1g,
z=4.4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5%。
7.(1)4.4
(2)1.6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165.0g-160.6g=4.4 g;
(2)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8.4g,
y=5.85g,
所以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8.4g=1.6g;
(3)见答案。
8.(1)氢氧化镁
(2)HCl
(3)设生成5.8g氢氧化镁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x=100g,
所以与盐酸发生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50g-100g=50g。
【详解】(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见5.8g沉淀的成分为氢氧化镁;
(2)a点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a点时,与NaOH反应的物质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3)见答案。
9.(1)设所取溶液中氯化钙质量为x。
x=2.22克
氯化钙质量分数=
答:所取的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5.55%
(2)设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z,则有:
m=0.44g,y=1.49g;
z=2.98g;
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所得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所得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6.62%。
【分析】由题意和滴入K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可知,碳酸钾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钾溶液的质量为10g,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钾溶液的质量=30g-10g=20g,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所得溶液为氯化钾的溶液,产生的沉淀是2g 。
【详解】(1)见答案;
(2)原来溶液质量+碳酸钾溶液质量-碳酸钙质量-二氧化碳质量得到溶液质量,见答案。
10.(1)A
(2)Na CO + 2HCl = 2NaCl + H O + CO ↑
(3)设:消耗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质量50g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g
图2坐标图中x的数值为:100+50﹣2.2=147.8;则:
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47.8g﹣147.8g=100g;
设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y。
y=11.1%
答: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11.1%。
【详解】(1)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消耗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当盐酸完全消耗后才消耗氯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取混合溶液10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随着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观察到先有气泡后有沉淀。
故选A;
(2)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消耗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H O + CO ↑;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