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解析与规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解析与规划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二年级/上 单元 7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编排 本单元围绕“奇妙的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 课文带领学生在诗意的想象世界中遨游:从柳宗元笔下的江雪世界,到北朝民歌中的壮阔画卷; 从雾孩子淘气的魔法游戏,到雪孩子为救伙伴化作云朵的动人蜕变。这些课文都在用独特的想 象视角诠释世界,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通过想象,能够再现景 物画面,感受景物特点;通过想象,能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单元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 《古诗二首》引导先观察插图,再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和草原的辽阔;《雾在哪里》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美好心灵。 二、课程标准要求 内容教学要点课文主旨教学建议18.古诗二首本课展现了两首古诗,重点是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这是一首描写渔翁江边垂钓的五言绝句,诗中选取千山皆白、万径无人的荒凉景象,生动再现山野的酷寒与大雪纷飞的凛冽;随后,刻画出一位孤舟独钓于寒江之上的渔翁形象,以此寄托诗人在历经逆境后的不屈精神与内心的深切孤独。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江雪》《敕勒歌》。 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能发挥想象 19雾在哪里 20雪孩子本课用拟人手法写了雾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重点是照样子说说雾来时的景色。 本文写了雪孩子冒着烟火救出小白兔,而自己却化作了一朵白云,重点是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一篇科学童话,采用拟人化手法将雾描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展现大雾下的朦胧景象。 《雪孩子》讲述了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为了救小白兔,化身为云朵,表现了雪孩子勇敢无畏、英勇救人的品质。除此之外,《雪孩子》还形象地描写了雪化为水以后变成云朵的过程,融科学道理于故事之中,给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中的语言生动有趣,结构鲜明,意境深远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照样子想象雾来时的景色。 1.鼓励学生多元认字。 2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学习默读,不出声读。语文园地七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读由相同部件的字构成 的12个词语。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 3.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并与同学交流改正、整 理错别字的方法。 4.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 5.从语言、动作的描写中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6.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7.能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8.朗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说绕口令的乐趣。 “识字加油站”结合生活经历,借助想象感受自然风光。 部首及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展示台”互相交流防止写错字的方法,抄写在改错本上。 结合日常观察的气候变化 说说诗句意思,边拍手边诵读的方法。 “写话”仔细观察图画,再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通过有节奏、快速地朗读,感受绕口令的趣味。
语文要素进阶(可作思维导图截图) 语文要素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古诗二首》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雾在哪里》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想象说话《雪孩子》利用提示 创编故事《语文园地七》观察图片,想象故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是在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联系生活,合理想象”基础上教材编排的又一想象单元。《古诗二首》引导学生先观察插图,再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和草原的辽阔;《雾在哪里》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美好心灵。《语文园地七》单元写话是“借助图片,展开想象写一个小故事”,不仅要描述图片内容,更需要有趣的多元想象。
人文主题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为人文主题,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诗文片段,让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 ②语言运用:教师应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学习古诗、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情感。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古诗及课文内容,带领学生联系上下文以及生活实际来理解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③思维能力:本单元的古诗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想象力带来的神奇魔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认识单元生字,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 2.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 3.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 4.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从语言、动作中感受雾、风的顽皮淘气,体会句子的有趣。阅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江雪》《敕勒歌》 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能发挥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3.背诵日积月累《夜宿山寺》。 4.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表达 能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重难点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想象世界的神奇魔力。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运用。 3.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想象类文章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情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与认知特点 年龄与心理:学生年龄在7-8岁,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初步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且无拘无束,对童话、故事、图画等充满兴趣,乐于表达。 识字与阅读: 识字量:经过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如部首识字、形声字规律等),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单元“语文园地七”正是对此能力的巩固和提升。 阅读量:学生能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并向往美好的情境。本单元的课文《雾在哪里》《雪孩子》情节简单、富有童趣,符合他们的阅读水平。但对于《敕勒歌》《江雪》这样意境深远的古诗,需要借助插图、视频和教师讲解来理解诗意和画面。 表达与写作: 学生正处于写话的起步阶段,能够写几句连贯的话,但想象力丰富,表达欲望强烈。 难点在于:如何将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条理、有重点地转化为文字。本单元“看图写话”的要求,正是对他们观察力和逻辑想象力的一次综合锻炼。 2.教学本单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依托情境激发想象,落实教学重点。想象不能凭空进行,要充分运用课文情境激发学生 的想象,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古诗的学习,可结合课文插图、视频资料等激发学生想象,体会 意境之美;课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并把自己代入故事情境,获得 情感共鸣。要重视引导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和感受,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想象的乐趣。 注意阅读与写话的结合。本单元有两次写话练习, 一次在《雪孩子》课后,侧重表达阅 读后的感受; 一次在语文园地的“看图写故事”,侧重由图片的内容想开去。这两次写话练习, 与阅读都有密切的关联,教师要注意搭建读写之间的桥梁,或从感受出发,或以丰富的想象为 依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进行个性化表达。 3.针对以上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应扬长避短,化难为易,具体策略如下: 搭建“想象支架”,化解古诗难点 视觉化:充分利用和拓展课文插图,播放草原、雪山、高山寺庙的视频或图片,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体验化:学习《夜宿山寺》时,让学生做“摘星星”的动作,体验“高”;学习《敕勒歌》时,配合悠扬的音乐,带领学生做“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肢体律动,感受“辽阔”。 对比阅读:将《江雪》的“孤寂”与《敕勒歌》的“壮阔”对比,不必深讲概念,而是通过提问“两首诗给你的感觉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不同情感。 创设“表达梯度”,突破写话瓶颈 从说到写:写话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口头表达练习。让学生先同桌说、再小组说、最后全班分享,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完善故事逻辑。 提供“词汇银行”:为学生提供可能用到的词语,如对于小老鼠的表情“吓了一跳、大惊失色、灵机一动”;对于动作“瞪大眼睛、撒腿就跑、点击鼠标”等,丰富他们的表达。 范例引路:教师可出示一个中等水平的写话范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哪里写得好”(如写出了心理、动作),但避免范文限制学生的独特想象。 总结: 总括:二年级学生是充满想象力的探索家,但需要教师为他们铺设合适的认知台阶和表达路径。本单元的教学,核心在于保护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将看似遥远的古诗意境、抽象的汉字规律和模糊的故事构思,转化为他们可以感知、操作和享受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实现单元核心目标。
教学思路(分大任务小任务,每个小任务由布置活动去完成,注意设置真实情境活动) 学习主题:“奇妙的想象世界——我是大自然的小画家” 计划(9-11)课时
大任务:做一个“大自然的小画家”,
导读 走进奇妙的想象世界 (1)课时
任务一: 古诗中的想象风景 课时(3-4)
活动1 跟着诗人去旅行
活动2 字词句中的想象游戏
活动3 想象剧场——我爱阅读、日积月累
任务二 童话里的想象朋友 课时(5)课时
活动1 雾宝宝去哪儿了?
活动2 雪孩子的故事新编
任务三 写话工坊——看图写想象 课时(1-2)课时
活动1 说一说,小老鼠与电脑猫
活动2 写一写,我的第一本想象“书”
活动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