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二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二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二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放烟花 B.端午赛龙舟 C.中秋赏明月 D.重阳插茱萸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用于制列车电刷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D.酒精用作燃料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白磷自燃
5.小明同学读量筒内液体体积时,先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然后平视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再仰视读数为12mL,则实际倒出液体体积
A.小于6mL B.大于6mL C.6mL D.无法确定
6.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C.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D.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液氧
C.五氧化二磷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8.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9.拉瓦锡利用如图实验研究空气成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汞槽和曲颈甑中汞的作用都是消耗氧气
B.曲颈甑中的汞量过少不影响测定结果
C.结束加热后不需冷却,立即测量玻璃钟罩中汞柱上升的高度
D.实验结束后,发现曲颈甑中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说明空气为混合物
10.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不包括CO2
B.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D.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11.下列不符合“安全、绿色”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C.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12.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点燃红磷前需夹紧弹簧夹
C.红磷燃烧阶段集气瓶中压强增大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
13.酥脆的薯片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惰性气体 D.氧气
14.如图表示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气体为
A.N2 B.O2 C.稀有气体 D.CO2
15.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氧气瓶,这是因为氧气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大 C.能支持燃烧 D.能供给呼吸
16.下列取用液体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B.滴管用后都要立即清洗
C.实验未说明用量时,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
D.瓶塞取下时应该正放到桌面上
17.科学家对火星的大气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气体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体积分数/% 95 2.7 1.6
与地球大气的成分相比,火星大气中含量更高的是
A.氮气 B.氮气和氩气
C.二氧化碳和氮气 D.二氧化碳和氩气
二、填空与简答
18.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基础学科。现有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人体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⑤稀有气体、⑥液氮、⑦氧化汞、⑧澄清石灰水、⑨水、⑩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请从中选出一种纯净物并说明其用途: 。
19.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请在合适的位置填写序号: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⑥碳酸氢钠分解产生气泡;⑦电流过大灯丝熔断;⑧酒精能用作燃料。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质用途的是 。
三、实验题
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
(1)小兰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打开止水夹的最佳时机是 (填“燃烧刚结束时”或“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还可推论出氮气 溶于水。
(2)为减小实验误差,小华同学将装置甲改进为装置乙,若试管容积为30mL,实验开始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初始刻度为10mL,红磷燃烧结束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会停留在刻度 mL的位置。
(3)借鉴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小明同学又设计了图丙的实验装置,试猜想铜粉可代替红磷的原因 。
21.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开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活动。
(1)请写出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某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后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的体积小于空气体积的,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
(2)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实验2的探究: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数字传感器测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依据图示信息分析,实验 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
(3)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空气: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e.二氧化碳
②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 (填“轻”或“重”),为减少空气污染,在生活中你可以 。
③如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C.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C A D D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A B A D C D
18. ②④⑥⑦⑨⑩ ①③⑤⑧ 氧气能用于医疗急救
19. ②⑤ ④⑦ ③⑥ ① ⑧
20.(1) 充分消耗氧气 冷却至室温时 水倒流回集气瓶中,体积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难
(2)4
(3)铜加热时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氧化铜固体,不产生气体
21.(1)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 2 实验2剩余含氧量更低,消耗氧气更彻底
(3) de 重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合理即可)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