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红河州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九年级历史 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29个小题,共4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底部呈四边形,四面向上倾斜,上端为一尖顶.中国人称该建筑为 ( )
A.金字塔 B.雅典卫城 C.凡尔赛宫 D.狮身人面像
2.法典的颁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据此可知,古巴比伦 ( )
A.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有着发达的商品经济
C.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D.用法律调节社会关系
3.《梨俱吠陀》记载:“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反映古印度 ( )
A.社会等级森严 B.人类如何产生 C.奴隶制度发达 D.佛教传播广泛
4.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新城,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同时,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
A.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 B.属于正义的军事行动
C.目的是传播民主政治 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5.下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图。据此判断,该帝国的建立者是 ( )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凯撒 D.屋大维
6.“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这一“宝贵文学遗产”是 ( )
A.《摩诃婆罗多》B.《掷铁饼者》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
7.一个贵族通常也是一名骑马仗剑的骑士,他的天职就是作为军事附庸而为其领主作战,尽管他本人也是拥有众多附庸的封建主,与此现象相关联的是 ( )
A.雅典民主政治 B.日本大化改新 C.西欧封建制度D、俄国1861年改革
8.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这说明欧洲庄园 ( )
A.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C.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发展 D.领主占有庄园全部土地
9.12世纪,法国琅城市民通过赎买获得了自治权,但主教背信弃义收回特权,市民武装起义杀死主教.最终在国王特许下,琅城重新获得自治。这反映中世纪城市争取自治的方式有 ( )
A.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 B.国王恩赐与市民选举
C.和平谈判与教会支持 D.庄园联合与行会抗争
10.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
A.缺乏创新 B.独具一格 C.东西交融 D.保守狭隘
11.某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在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方面,该法典也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2.日本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吸取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7世纪中期,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件是 ( )
A.大化改新 B.建立庄园 C.倒幕运动 D.明治维新
13.史书记载:“至8世纪中期,其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都城巴格达汇集了来自波斯、印度和希腊的学者,他们翻译古代典籍,并改造出独特的数学符号体系.”材料描述的古代帝国是 ( )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波斯帝国
14.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为此建立了 ( )
A.大庄园 B.租地农场 C.大种植园 D.共享农场
15.下图是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它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体现了 ()
A.上帝绝对的精神权威 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C.当时推崇”君权神授" D.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16.15世纪左右,随着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黄金成为商品买卖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当时,西欧经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已被土耳其人控制;欧洲人迫切需要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帆船的改进、罗盘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这段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
A.原因 B.过程 C.作用 D.影响
17.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于1522年返回欧洲.下列对该船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B.成功穿越大西洋、地中海和红海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完成远航的船队
D.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18.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下图中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带来的影响是 ( )
A.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19.英国作家曾经写道“我们的港口(利物浦)······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作者评论的是 (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罪恶的“三角贸易” D.殖民争霸
20.《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1.“议会为避免詹姆士二世把王位传给其必定受天主教影响的儿子,而致信给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执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带兵进入·········兵不血刃便使詹姆士二世落荒而逃,”这描述的是 ( )
A.克伦威尔独裁 B.查理二世复辟 C.“光荣革命” D.雅各宾派专政
22.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依据的原则是 ( )
A.分权制衡 B.君权神授 C.中央集权 D.自由平等
2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B.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C.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D.法国、美国、德国等国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24.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这些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使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②消除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③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④提高了欧美各国大众文化水平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5.第一国际成立后不久,《共产党宣言》从西欧传播到俄国、北美等地,《资本论》也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法、英、俄文等版本,这反映出当时 ( )
A.理性主义思想产生 B.无产阶级政权已经确立
C.国际政治局势紧张 D.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广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14分)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摘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典的描述?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并概括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措施来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这部法典是法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成果?(4分)
(4)民主法治发展的历程源远流长,根据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2分)
27.(16分)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材料二
(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下图)
图一
图二
(1)请将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中的数字内容填写完整。(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事件是什么.“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中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结合图一、图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
(4)综上所述,请你概况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2分)
28.(10分)学习历史要有大单元观念,17-18世纪,一些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那个距今200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最终赢得了胜利。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它(大革命)绝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大革命通过一番痉孪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这就是法国大革命的业绩。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草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什么文献“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获得独立?(2分)
(3)材料三中的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带来的影响。(4分)
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一名伦敦记者小史的采访片段,请你阅读并体会被采访者的感受.
被采访人职业 采访日期 被采访者观点
工厂企业主 1839年9月 去年投资的厂房马上又不够用啦,因为又购买了一批纺织机器:雇用的工人快达到1000人了:而且工厂的利润率大幅提高······
议员 1839年11月 政府应积极走向世界,大英帝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
底佣工人 1840年11月 我每天一睁眼,就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倦的钢铁机器上、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薪水仅仅满足温饱
伦敦市民 1940年12月 泰晤士河已经变成“臭河”,伦敦已经变成“雾都”,我强烈抗议,要求关停工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题目自拟,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试卷答案
1. A 2. D 3. A 4. D 5.D
6. D 7. C 8. A 9. A 10. C
11. C 12. A 13. B 14. B 15. B
16. A 17. A 18. B 19. C 20. D
21. C 22. A 23. C 24. A 25. D
26.
(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公民大会;措施:公民大会一年召开40次例会,还召开临时会议;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建立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3)目的: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事件:法国大革命。
(4)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民主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民主法治建设要与国情相适应等。
27.
(1)①资本主义;②租地农场;③手工工场;④雇佣。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3)航海家:哥伦布(或麦哲伦等);事件:三角贸易;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欧洲步入近代(或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8.
(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独立宣言》。
(3)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29.
题目:工业革命的双面性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
从积极方面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工厂企业主通过购买纺织机器,雇佣大量工人,使工厂的利润大幅提高,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体现了工业革命在经济上的巨大成就。它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雇佣工人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以上,薪水仅能满足温饱,他们遭受着残酷的剥削,生活困苦。工业革命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泰晤士河变成“臭河”,伦敦变成“雾都”,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两面性,在享受其带来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关注和解决它所引发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