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体知识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消息
通讯
消息
报告文学
1.人物通讯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
广义
狭义
新闻
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一种新闻体裁,所写人物的精神、观念、业绩等对群众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
①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袁隆平、雷锋等;
②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著名科学家、运动员、演员等;
③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某种人生价值,或为人民做出重要贡献的普通人。
④还有一些通讯人物是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例如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体知识
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较浓的议论色彩。
常见的写法有: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②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③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
传记式
能够较完整地概述人物一生的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人物通讯的分类
群像式
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体知识
通讯和消息同属于新闻类别,共同以真实性为基础,注重时效性;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
通讯、消息的不同点
通讯 消息
报道对象 侧重写人 侧重写事
内容 详细完整 简要概括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以记叙为主
时效性 弱 强
焦裕禄(1922.8.16~1964.5.14),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人民的好公仆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县委书记”是焦裕禄的身份
“榜样”是贯串全文的写作主旨
“焦裕禄”是这篇通讯的写作对象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题解读
由题目可知,本文是通过介绍焦裕禄的事迹,赞扬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选取典型事例,解读焦裕禄精神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
尝试归纳文中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导语(1-7):介绍了兰考县的灾情以及焦裕禄的到来
第一节(8-16):写焦裕禄率领的调查队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17-27):写焦裕禄处理灾情的具体工作,他办事果断,舍身忘我。在工作中,焦裕禄感受到群众的伟大力量。
第三节(28-36):写焦裕禄一心为民,不顾自我,忍着病痛开会、工作,最终因病情加重,离开了他心心念念的兰考县。
第四节(37-62):写焦裕禄一心为民,不顾自我,忍着病痛开会、工作,最终因病情加重,离开了他心心念念的兰考县。
第五节(63-71):写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悼念以及兰考人民发扬焦裕禄精神,完成了焦裕禄的遗志。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精神
选取文中打动你的典型事例,说说焦裕禄精神应该包括哪些优秀品质。
2
这篇通讯运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全文,有何作用?
(1)有的小标题选取的是焦裕禄生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话语,这对于彰显其伟大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2)运用小标题,能够标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使文章显得清晰明了,既避免了长篇文章给人的冗长感,又可让版面增加立体感。
分析人物语言,
把握“以言见人”的手法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
结合文中不同小标题所统领的不同内容,抓取不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归纳、提炼人物精神品质,并探讨作者表现的立场。
文本鉴赏
引子: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是怎样的?面临哪些挑战?
背景: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民国31(1942)年:
“大旱,赤地千里,土地荒芜,作物枯败,兰封出外逃荒七万余人,河南三百万人在灾荒中丧命。”
自咸丰五年(1855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百多年,有63座村庄被黄沙埋掉。
“旧时兰考,久无故地,洪水一来,县官就会拎着大印到处逃避,跑到那里,那里就是县衙。”
《兰考县志》记载
文本鉴赏
兰考“三害”
风沙
内涝
盐碱地
文本鉴赏
引子:焦裕禄初到兰考有哪些作为?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文本鉴赏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如何理解“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
周原《中原大地》:“查风沙要查到沙落尘埃!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们要亲自掂掂三害的分量。”
焦裕禄一到兰考县就决定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在实地调研时,焦裕禄不顾环境的险恶,亲自去查风口、探流沙,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资料。
文本鉴赏
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思考:为什么要插入第24段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的故事?
反映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通过这个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
文本鉴赏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描写焦裕禄同志和肝癌斗争时,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动作描写“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
语言描写“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
文本鉴赏
焦裕禄生前宿舍
焦裕禄遗物
文本鉴赏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第62段: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表面上是写焦裕禄的“遗产”,实际上是通过两本书反映焦裕禄可贵的品质。正是在《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的指引下,焦裕禄不顾自身,无私奉献。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也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同志的所作所为,很好的诠释了毛泽东思想,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修养。
文本鉴赏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他还活着”有几层含义?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们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
小标题 品质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总结概括文章中体现的焦裕禄同志的品质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热爱群众,无私奉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文本鉴赏
这篇通讯运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全文,有何作用?
①有的小标题选取的是焦裕禄生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话语,这对于彰显其伟大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②运用小标题,将文章主要内容标示出来。既是画龙点睛,又是对读者的吸引。
③使整个文章显得眉目清晰,既避免了长篇文章给人的冗长感,又可让版面增加立体感。
文本鉴赏——人物形象探究
1.作者在描写焦裕禄时使用了哪些手法?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2.第31-33段中有哪两处细节描写?
这两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通过与焦裕禄同行的干部张思义的视角,写焦裕禄“痛得骑
不动”“推着自行车慢慢走”,说明焦裕禄病情的严重性。
第二处,通过公社同志的视角,写焦裕禄病痛时手指发抖,但仍忍着病痛工作,表现了病痛对焦裕禄的折磨和焦裕禄的坚强。
这两处细节描写,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刻画了焦裕禄忘我工作的形象。
3.文章是如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焦裕禄的形象的?
一是与严重的自然灾害内涝、风沙、盐碱做斗争;
二是同自己的病痛做斗争。
文本鉴赏——人物形象探究
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
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探寻治理“三害”的方法,在顶风冒雪的访贫问苦中,他常对乡亲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你们的儿子。”这看似简单的话,充分反映了焦裕禄“心里装着 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总结焦裕禄精神的内涵及现实价值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严重的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坐等救济粮等消极情绪。焦裕禄任职后,没有被已有的困难吓倒,而是实地考察去为人民寻找出路,焦裕禄表示:“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
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做事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兰考的基本情况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大风中实地考察,根据风向找到84个风口以建设防风墙;面对严重涝情以实地绘制的地图为准挖出排水渠,使得30多万亩庄稼在暴雨中幸存,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文本鉴赏——人物形象探究
知难而进的无畏品质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他没有半点畏惧,反而讲“兰考是重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 。
总结焦裕禄精神的内涵及现实价值
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半点为官的名利,在工作生活中从来不搞特殊,在家庭困难、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坚决拒绝接受额外的救济,争取把每一斤粮食、每一分钱都用在其他基层干部和老百姓身上。
现实价值:树立典型,发挥焦裕禄式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焦裕禄精神所承载的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应有的精神和品质,使得焦裕禄同志不仅成了县委书记的榜样,更成了全党的榜样。同时,这种榜样的力量也会在普通群众间,起到振奋人心,熏陶教化的作用。提高全民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文本鉴赏——人物形象探究
文本鉴赏——人物形象探究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归纳总结
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归纳总结
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
1
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2
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
全文的主线是记叙焦裕禄同志从到达兰考后忘我工作,带领群众治理土地的感人事迹,同时夹杂着描写、议论,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生动的刻画了出来。
3
运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生动表明焦裕禄的可贵品质。
在全文的描写中,每一节都举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例子,表现出焦裕禄可贵的品质。
本文运用了大量艺术手法刻画焦裕禄的人物形象:白描化的语言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典型的环境描写和有力的侧面烘托,把人物的精神实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同学们总结本文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
记录深情
摘取好句共赏析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为了写好这篇通讯,作者穆青和同事冒着严寒,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寻找焦裕禄的足迹和精神,他说“不把这篇文章写好,简直就是对不起老百姓”。之后他和另外两位作者冯健、周原组成一个写作班子。七易其稿,最后完成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这篇带着作者深情的文稿,也展现了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苦心孤诣。请同学们从中摘录一些经典语句,邀请同桌赏析。
模仿人物通讯的撰写手法,选择身边的某个人物,描写突出其某一特质。(200字以上)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作业布置
人物特写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