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9.1社会责任我担当》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9.1社会责任我担当》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9.1社会责任我担当》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认识个人责任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紧密联系,感悟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建设中公民担当价值的政治认同。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明确不同社会角色对应的责任范畴,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培养主动承担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责任的责任意识。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养成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提升以实际行动履行责任的道德修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具体表现,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增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难点:将不同角色的责任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面对承担责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等代价时,能克服畏难心理,主动以合理方式履行分内责任,做到“知行合一”。
三、课前预习
1.什么是责任?(P75)
责任是一个人 的事情。
2.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P75)
积极履行对他人的承诺,认真完成社会实践任务,遵守道德和法律……
3.为什么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承担责任的意义)(P76-P78)
总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 的美好社会。
(1)对自己:对自己负责,有助于 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2)对他人: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②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努力做到
,才能增进友谊和团结,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社会生活。
(3)对国家和社会: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担当和奉献。
【说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能颠倒写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P76-P78)
①对自己负责。我们要对自己的 成长负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规划时间,认真完成作业,等等。
②对他人负责。我们要平等、真诚对待他人,公正处事,同时要 、善待他人,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
③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我们要有强烈的 ,关心国家大事,将个人成长进步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5.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P78)
(1)代价:承担责任意味着我们要付出 ,甚至可能会被误解和责备。
(2)回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增长才干,赢得他人的 。
(3)正确态度:★我们要甘于奉献,勇于承担应尽的责任,不抱怨、不懈怠,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
四、课中探究
探究一 认识责任
(1)阅读教材第75生活观察内容,回想你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说说你在其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完成表格内容,并在课本上标出答案。
(2)请你列举出你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情境 角色 应该做的事 不应该做的事
在家里 儿(女)
在学校 学生
在社会 公民
探究二:责任的要求
1.阅读教材76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问题。
(1)谈谈承担责任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
(2)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行为对自己有何危害?
2.阅读教材77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问题。
有人说:"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结合情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探究三: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哈尔滨特警的执勤日记片段:“国庆中秋八天,每天执勤12小时,没陪孩子去过一次公园,中秋节也没办法和家长吃个团圆饭。有天晚上巡逻到深夜,手脚走得发麻,但看到游客说‘有你们在,我们放心’,就觉得值了。”
(1)特警承担责任的 “代价” 是什么?他们获得的“回报”有哪些?
(2)哈尔滨特警为什么能在假期放弃休息、坚守岗位?(3)如果你是特警,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为什么?
五、课后巩固
1.2024年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程瀚蓬每月用自己的零花钱帮助偏远地区困难儿童,参与组织爱心义卖活动,所得善款用于关爱孤独症儿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时长超700个小时。程瀚蓬的经历启示我们要()
A.开拓视野,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B.承担法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C.不断改正缺点,积极完善自己
D.主动关爱他人,担当社会责任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说:“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从这些科学家的铮铮誓言中,我们能感受到()
A.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自信
B.善于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C.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D.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3.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下列事情中,我们应该做的有()
①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②扶起路边摔倒的老人
③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帮助他人
④旷课去网吧玩游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勇于承担责任的过程。下列属于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是()
A.举报泄露国家机密行为
B.主动帮妈妈打扫卫生
C.自己洗衣服
D.答应同学的事情一定做到
5.青少年对于应负的责任,应提升担当能力,做到敢担当。这启示我们()
①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
②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
③有选择地履行社会责任
④更加重视物质上的回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中国春运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一分钟,春运路上会发生什么?高铁站安检员检查12名旅客,弯腰36次;为高铁送餐的外卖小哥骑行120米;上水员为列车补水500升……用心每一分,温暖回家路。这说明()
①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②许多的人敢于担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人人都扮演着多重角色
④只有平凡的人才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我是假肢最好的试验者。”造出更先进、更实惠的智能假肢是无腿少年彭兰溪的梦想,也是他选择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初心。他的梦想与初心让你感到()
A.承担责任能获得良好自我感觉
B.只要勇于担责就能获得回报
C.尽己所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D.承担社会责任会需要付出时间
8.“最美工程师”周佳永在公司刻苦钻研业务,大胆革新技术。他带领团队精英成功自主研发了模拟试验台,大大缩短了船舶修理的工期。周佳永孝敬父母、关爱家庭成员,积极分担家庭责任()
A.承担责任往往会伴随着获得物质回报的权利
B.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C.周佳永的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
D.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只对自己负责
9.2024年10月,在第34届大连马拉松比赛日上,大学生志愿者们很早就抵达比赛地点,分发物资,做好各项准备……整个过程虽然辛苦,但也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满足。这说明()
A.承担责任的回报总是大于代价
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C.我们要通过权衡回报来选择是否承担责任
D.承担责任既意味着付出代价,也意味着获得回报
10.樊锦诗大学毕业后,怀揣研究祖国文化遗产的梦想,来到了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从事研究工作。60多年岁月中,樊锦诗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了保护、研究莫高窟的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中国人物”“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由此可见,承担责任()
A.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B.回报总是大于代价
C.意味着付出时间和精力D.会赢得国家的认可
六、反思总结
一、教学亮点
1.贴合学情,案例驱动:充分考虑八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用“国庆我在岗”“樊锦诗守护莫高窟”“特警执勤”等真实案例,搭配视频与情景设问,将抽象的“责任”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降低认知难度。
2.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教学环节从“认识责任”到“明确负责任的要求”,再到“理解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形成完整认知链条;同时通过“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分层讲解,帮助学生构建从个人到国家的责任体系,契合核心素养中“责任意识”的培养目标。
3.注重互动,强化参与: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分享”“辨析责任行为”“模拟特警选择”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从“被动听”转为“主动探”,既锻炼材料分析能力,又能通过自主思考深化对“甘于奉献、不计得失”责任态度的理解。
二、存在不足
1.难点突破力度不足:教学难点“将责任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仅通过案例讨论提及,未设计具体的实践指引(如“中学生日常责任行动清单”),部分学生可能仍停留在“认知层面”,难以真正克服畏难心理,实现“知行合一”。
2.学生差异关注不足:未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分层任务,例如在“探究社会责任表现”时,缺乏基础型(列举行为)、提升型(分析影响)的梯度设问,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参与深度不够。
三、改进方向
1.细化难点实践环节:增加“我的责任行动卡”活动,让学生填写“对自己(如每天运动30分钟)、对他人(如帮助同学补习)、对社会(如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具体行动计划,明确时间与执行方式,推动责任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
2.设计分层探究任务:针对“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特警代价/回报清单模板”引导填写;为能力较强学生设置“对比樊锦诗与普通人的责任选择,分析责任担当的不同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