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10月考试高一学年化学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共4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a-40 Cl-35.5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共55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 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C.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发生了“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D. 《抱朴子》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 心脏搏动产生电流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电位差。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病人皮肤接触部位应该擦( )
A. 医用酒精 B. 氯化钠溶液 C. 葡萄糖溶液 D. 碘酒
3. 下列行为不符合要求的是
A. 闻氯气时,应用手轻轻扇动瓶口气体
B. 实验中未用完的Na、K不能放回原试剂瓶,防止污染试剂
C.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的溶液
D.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需要标注的图标:
4. 现代生活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一起使用,能增强消毒效果
B. 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的软布蒙面并快速离开现场
C. 当火灾现场存放有大量的活泼金属钠时,不能用水,可使用干燥的沙土
D. 榨苹果汁加入维生素C,可减缓其在空气中发生颜色变化,因为维生素C有还原性
5.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是一类非常小的纳米尺度颗粒,CdSe量子点的直径在 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dSe量子点属于胶体 B. CdSe量子点可以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C. CdSe直径大于氢氧化铁沉淀直径 D. CdSe的水溶液存在丁达尔效应
6. 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饱和溶液)
B. (溶液)
C.
D.
7. 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光伏材料——蜂窝状石墨烯。生产原理是:(石墨烯),然后除去,即可得蜂窝状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失电子被还原为C
B.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形式
C. 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属于盐
D. 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8. 下列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9. 下列除杂操作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溶液():滴加适量盐酸
B. ():通过装有足量的干燥管
C. ():通入饱和溶液中洗气
D. ():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10. 验证次氯酸光照分解的产物可以设计成数字化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电导率仪传感器分别与数字采集器、计算机连接;
②将四种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密闭试剂瓶中;
③用强光照射氯水,同时开始采集数据。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1.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加入的溶液:
B. 透明溶液中:、、、
C. 与反应能放出的溶液中:、、、
D.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12. 下列选项中两种物质间发生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HCl和,HF和
B. NaClO溶液和少量,溶液和少量
C. 和稀,和稀
D. 和稀,和足量溶液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溶于水:
B. 往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
C. 向溶液中滴入溶液使恰好完全沉淀:
D.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
14. 亚磷酸()是弱酸,与足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亚磷酸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磷酸属于三元酸
B. 属于酸式盐
C.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D. 亚磷酸受热分解的过程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分子个数比为
15. 已知如下反应:①

③(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B. 与足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 向含有、的混合溶液中滴加KI溶液,则先与反应
D 与浓盐酸共热可发生反应:
16.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钠的燃烧 B.检验低钠食盐中所含的钾元素
C.除去淀粉溶胶中的和(多次更换烧杯中蒸馏水) D.吸收尾气
A. A B. B C. C D. D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属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②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强
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④反应中,HCl具有还原性和酸性且个数比为
⑤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⑥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⑦重铬酸铵分解产物不可能只有和
⑧往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8.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产生大量能让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和水反应后产生了
B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样品在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绿色 该样品中含有铜元素
C 向取出的待测液中加入酸化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待测液中含有
D 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饱和石灰水中 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后逐渐消失,溶液底部析出白色固体 还原性:
A. A B. B C. C D. D
19. “类比”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比”说法正确的是
A. 和都是酸性氧化物,与反应做供氧剂,也可以做供氧剂
B. 都显碱性,都可做胃酸中和剂
C. 中O的化合价为价属于氧化物,则中F的化合价为价属于氟化物
D. 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比的大,则的溶解度也比的大
20. 氢化钠()可在野外作生氢剂。已知遇水蒸气剧烈反应,选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可为:A→C→B→E→D
B. 该生氢剂的反应原理为,每生成1个转移2个电子
C. 实验开始后先点燃B处酒精灯,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
D. 判断钠是否剩余,可取B中固体加水检验。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21. 下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B. 在充满干燥的物质②的集气瓶中放入有色鲜花,鲜花褪色,则说明物质②具有漂白性
C. 物质⑥和酒精均可消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
D. 氨气与②反应生成和,在此过程中②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22. 工业制备锰(Mn)单质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SO2。酸性条件下,用MnO2进行脱硫处理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1中,MnO2作氧化剂 B. 反应2中,还原性Fe2+>SO2
C. 脱硫的最终产物为MnSO4 D. 上述过程中Fe2+、Fe3+可以循环使用
23.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可看成由两个半反应组成,每个半反应具有一定的电极电势(用“”表示),越高则对应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氧化性越强,越低则对应电对中还原型物质的还原性越强。下表为部分电对的电极电势。
氧化型/还原型 / / / / /
电极电势 1.36 0.54 0.77 0.151 1.51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还原性:
B. 氧化性:
C.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能发生反应
D. 向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只有能发生反应
24. 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中的几种离子,且各种粒子数目相同,为确定溶液的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①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沉淀滤出。
②向①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③向①的滤液中加入溶液,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原溶液中若含有,则可能含有 B. 原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和
C. 原溶液中若含有,则一定不含 D. 原溶液中若含有,则一定含有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汽车安全气囊碰撞时发生反应为:。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B.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1个时转移4个电子
C. 某温度下,将通入溶液中,反应得到、、的混合液,经测定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与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在一定条件下,和可发生如下反应:,从而可知在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价
第Ⅱ卷(共45分)
26. 现有下列物质:①溶液;②;③;④新制氯水;⑤;⑥;⑦胶体;⑧氨水;⑨氯气;⑩。
(1)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编号,下同)
(2)写出制备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写出②溶液与少量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向⑥溶液中逐滴滴加⑤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可能如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7. 高铁酸钾()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
(1)过程①中活性菌表现了_______。
(2)将与水反应产生胶体,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
(3)工业干法制备高铁酸钾的第一步反应为:,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_____(填化学式)。
(4)湿法制备高铁酸钾流程如下:
已知:易溶于水,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过量铁屑在干燥氯气中发生“反应Ⅰ”生成
B.“反应Ⅱ”中溶液可通过与溶液加热条件下制得
C.通过“反应Ⅱ”可知氧化性:
D.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另一种制备的原理为,由该反应可知氧化性:_______(填“>”或“”)。已知向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能生成,由此反应可知氧化性:_______(填“>”或“”)。以上结论中两者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可能是_______。
28. 某学习小组围绕氯及其化合物开展系列实验探究。以为原料制备HClO并研究HClO性质。已知:ⅰ.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ClO。ⅱ.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通入足量的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同时得到和。ⅲ.易溶于而不易溶于。
(1)装置①中盛放二氧化锰的实验仪器名称为_______。
(2)写出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写出装置②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装置③(四氯化碳)中液体变为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5)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①→_______。
A. ③②④⑤ B. ②④③⑤ C. ③④②⑤ D. ④②③⑤
(6)装置④作用有:吸收中的HCl,_______。
A. 防倒吸 B. 将空气、氯气混合均匀 C. 吸收 D.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
(7)实验结束后,取少量制得的HClO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9.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是非常典型的金属元素,填写下列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
(1)若将单质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2)载人航天器的返回舱内,可用降低的浓度。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和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
A.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4)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滴加盐酸之前,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5)过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品。测定某样品(假定杂质只有)的纯度如图所示:
如果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则测得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的氧气称为有效氧。有效氧含量。若某一产品有效氧含量,则该产品中过氧化钠纯度不低于_______。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10月考试高一学年化学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共4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a-40 Cl-35.5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共55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A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B
第Ⅱ卷(共45分)
【26题答案】
【答案】(1)③ (2)
(3)
(4) (5)D
【27题答案】
【答案】(1)还原性 (2)
(3)和O2
(4) ①. AB ②. < ③. > ④. 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
【28题答案】
【答案】(1)圆底烧瓶
(2)
(3)2Cl2+2Na2CO3+H2O=Cl2O+2NaCl+2NaHCO3
(4)有未反应的进入装置③并溶于其中 (5)D (6)BD
(7)先变红后褪色
【29题答案】
【答案】(1)Na2CO3
(2) (3)C
(4)Na2CO3、NaOH
(5) ①. 偏低 ②. 97.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