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材料是科技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制造电极的石墨烯 B.制造减震弹簧的高碳钢
C.制造防弹装甲的高强度芳纶纤维 D.制造耐温度剧变仪器的高硼玻璃
2.反应,可用于吸收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B.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的结构示意图为 D.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3.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备。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A.制取 B.
C.分离 D.制取
4.铝铵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半径:
C.沸点: D.电负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元素的发现与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1774年,舍勒制得了,1810年戴维经过电解实验确定该元素为氯。早期工业上在450℃和的催化下,用空气氧化制得。巴拉尔将通入湖盐提取的母液时制得了,库尔特瓦将海 灰和浓硫酸作用,得到紫色蒸气,经盖-吕萨克研究确认为。1807-1808年,戴维通过电解、、和等方法陆续发现了钾、钠、钙、镁等元素。1886年,莫瓦桑通过电解和的混合物得到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
B.键角大小关系:
C.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D.1个晶胞(如上图所示)中含有14个
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用空气氧化制:
B.在溶液中通入少量:
C.和浓硫酸反应:
D.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反应: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水溶液呈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B.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油污
8.电解法转化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电解制HCOOH的原理如题图所示。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t片接电源负极
B.Sn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C.每产生1 mol,阳离子交换膜中有4 mol通过
D.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的溶液浓度降低
9.可持续高分子材料在纺织、生物医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制备高性能可持续聚酯P的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由和G合成M时,有生成
C.P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而降解
D.P解聚生成M的过程中,存在键的断裂与形成
10.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简单配合物的形成和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中沉淀与④中沉淀不是同一种物质
B.③中现象说明配体与的结合能力:
C.④中深蓝色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小
D.若向⑤中加入稀硫酸,同样可以得到黄绿色溶液
11.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A 向2 mL浓度均为0.1 mol·L-1 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0.1 mol·L-1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Ksp(BaSO4)B 将Fe3O4溶于盐酸所得溶液浓缩后,滴入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Fe3O4中含有Fe(Ⅱ)
C 相同条件下,用30 mL 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40 mL 1.0 mol·L-1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醋酸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CH3COOH是弱电解质
C 用pH计分别测定NaClO和Na[Al(OH)4]溶液的pH,前者pH大 结合H+的能力:[Al(OH)4]->ClO-
A.A B.B C.C D.D
12.一种捕集烟气中CO2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用1.0mol/L KOH溶液吸收CO2,溶液中含碳物种的浓度。忽略通入C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挥发,且不考虑烟气中其他气体的影响
已知:H2C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澄清石灰水pH=11.7
B.KOH吸收CO2所得到的溶液中:
C.若“吸收”后,将该溶液稀释10倍,几乎不变
D.“转化”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存在:
13.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和4 mol ,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C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B.
C.为了提高甲烷的产率,最佳控制温度在200~400℃之间
D.a点所对应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二、解答题
14.铍用于宇航器件的构筑。一种从其铝硅酸盐提取铍的路径为:
已知:①。②铍与铝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成分为 。
(2)为了从“热熔、冷却”步骤得到玻璃态,冷却过程的特点是 。
(3)“萃取分液”的目的是分离和,向过量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水相1”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写出反萃取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滤液2”可以进入 步骤再利用。
(5)电解熔融氯化铍制备金属铍时,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 。
(6)与醋酸反应得到某含4个Be的配合物,4个Be位于以1个O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的4个顶点,且每个Be的配位环境相同,Be与Be间通过相连,其化学式为 。
15.化合物G是一种麻醉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1)B分子中官能团为 。
(2)E→F中有副产物生成,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3)F→G的过程中,除用作反应物,另一作用为 。
(4)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②酸性条件水解,产物之一为碳酸。
(5)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6.水体中的、、是高毒性的重金属离子,可用Cr(Ⅵ)表示。可以采用还原沉淀法、吸附法等处理含Cr(Ⅵ)废水。
(1)钡盐沉淀法:
①部分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向含Cr(Ⅵ)的酸性废水中加入钡盐,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其他条件一定,使用等物质的量的或,反应足够长的时间,使用时Cr(Ⅵ)的沉铬率要优于使用的原因是 。
(2)纳米铁粉还原法:
纳米铁粉可将水体中Cr(Ⅵ)还原为,再通过调节溶液pH转化为沉淀而被除去。
①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向一定量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溶液,可制得纳米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每转移4 mol电子,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为 。
②实验发现,其他条件相同,含铁的物质的量相同,用纳米铁粉和铁-铜粉分别处理的含Cr(Ⅵ)废水,废水中Cr(Ⅵ)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用铁-铜粉处理含Cr(Ⅵ)废水的效果更好,原因是 。
(3)还原吸附法:
吸附并部分还原Cr(Ⅵ),原理如图2所示。实验控制在的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①在的水溶液中表面带正电荷,在的水溶液中表面带负电荷。在弱酸性条件下,除铬的速率比碱性条件下快的原因是 。
②起始时,溶液中Cr(Ⅵ)和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 。
(4)离子交换法:
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酸性废水中Cr(Ⅵ)的原理为。某树脂的Cr(Ⅵ)摩尔交换总容量为,即每升湿树脂最多吸收1.45 mol Cr(Ⅵ)。现将Cr(Ⅵ)含量为的废水以的流量通过填充有30 mL湿树脂的淡化室。试通过计算说明,通废水20 h时,该离子交换树脂是否达到吸收饱和 。[Cr(Ⅵ)均以铬元素计,写出计算过程]
17.气态含氮化合物是把双刃剑,既是固氮的主要途径,也是大气污染物。气态含氮化合物及相关反应是新型科研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法:①用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ⅰ:
ⅱ:
写出还原至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尿素水溶液热解产生的可去除尾气中的,流程如下:
a.尿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b.若氧化处理后的尾气中混有,此时催化剂表面会因为覆盖部分硫酸盐而导致催化剂中毒,降低的去除率。试分析硫酸盐的产生过程 。
③某脱硝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参与Ⅰ的反应方程式为 。
(2)氧化法:氧化性强于,能更有效地氧化。
Ⅰ:
Ⅱ:(活化能)
Ⅲ:(活化能)
可经处理后再用碱液吸收而实现脱除。为分析氧化时温度对脱除率的影响,将与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再用碱液吸收氧化后的气体。其他条件相同时,脱除率随与混合反应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试分析在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脱除率先几乎不变后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3)研究表明氮氧化物的脱除率除了与还原剂、氧化剂、催化剂相关外,还取决于催化剂表面氧缺位的密集程度。以(A、B均为过渡元素)为催化剂,用还原的机理如下:
第一阶段:(不稳定)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还原前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
第二阶段:Ⅰ. Ⅱ.
Ⅲ. Ⅳ.
Ⅴ.
注:表示催化剂表面的氧缺位,g表示气态,a表示吸附态
第一阶段用氢气还原得到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越多,第二阶段反应的速率越快,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B 6.C 7.A
8.D
9.B
10.D
11.C
12.C
13.B
14.(1)
(2)快速冷却
(3)无明显现象
(4) 反萃取分液
(5)增强熔融氯化铍的导电性
(6)
15.(1)碳碳双键、酯基
(2)
(3)吸收生成的HCl,提高F的转化率
(4)或
(5)
16.(1) 与反应,溶液中浓度减小,使的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增大,有利于Cr(Ⅵ)完全转化为沉淀
(2) 0.25 形成Fe-Cu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3) 在酸性条件下,在的水溶液中表面带正电荷,而带负电荷,更易吸附到催化剂表面 CuS被Cr(Ⅵ)氧化为S和,使溶液中浓度增大;反应过程中消耗,使溶液pH增大,水解加剧,又使浓度减小
(4)达到
17.(1) -3 尾气中剩余的NO2溶于水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 与水反应生成H2SO3,HNO3将H2SO3氧化为H2SO4,从而形成硫酸盐 2C2H4+6Cu+(NO2)=3N2+4CO2+4H2O+6Cu+
(2)50- 150℃时,NO与O3的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O3分解的活化能高,反应速率慢,所以O3分解对O3氧化NO反应的影响不大。温度高于150℃时,O3分解速率迅速增加,O3分解对O3氧化NO反应的影响变大,温度超过150℃时,随着温度升高,NO脱除率下降
(3)还原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价态降低,氧缺位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