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作业9.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最好选择下列模型中的A.地球结构模型B.地球海陆分布模型C.地球自转模型六年级科学10.科学课上,老师用乒乓球和手电简模拟地球运动。当手电筒光照射乒乓球时,甲处为白昼,乙处为黑夜。实验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105分)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手电简乒乓球得分评卷人A.太阳B.月亮C.地球、卷面书写。(5分)11.在海边看进港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逐浙看到船身,这说明A.船在倾斜行驶B.地球的形状是球状的.海水没有波浪起伏(1)5分:书写认真,字迹美观,连线规范,卷面整洁,无任何涂改。12.圭表制作完成后,为确保不同季节影子长度变化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下列做法最科学的是(2)3-4分:书写认真,连线规范,卷面整洁,无涂改。(3)1-2分:书写较认真,连线较规范,卷面较整洁。A.把圭表放在同一地方测量B.每天不同时间测量C.每天同一温度测量(4)0分: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乱涂乱抹。13.房地产商在规划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的房间在全年的正午都能照到阳光楼群间距应该依据这一天的楼影来计算。得分评卷人二、我会选择(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计32分。每小题只A.春分或秋分B.夏至C.冬至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4.小明发现学校夏季、秋季、冬季旗杆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1.观察学校实验室的放大镜,发现它的镜片具有」的特点。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A.中间和边缘一样厚B.中间厚、边缘薄C.中间薄、边缘厚C.地球公转轨道是圆形的2.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15.下列有关昼和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复眼B.单眼C.双眼A.太阳东升时,黑夜降临3.科科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昆虫的触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昼和夜不停地交替出现A.科科需要将昆虫的触角剪下才能观察C.太阳西落时,白昼开始B.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是不同的16.当北半球的节气是春分时,南半球的节气是C.昆虫的触角类似人类的耳朵,能分辨气味A.夏至B.春分C.秋分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通常用给洋葱表皮染上颜色。得分评卷人A.碘酒B.盐水C.酱油三、我会填空(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计24分。请将正确的5.下列属于植物根尖细胞的是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镜片的(填“大小”或“凸度”)密切相关。2.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3.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徽小生物时,形状像倒置的草鞋的微小生物是(填名称),其属于(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AB.6.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时,最好选用A.矿泉水.自来水C.池塘里的水7.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为了减慢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A.盐水B.糖粒C.脱脂棉纤维4.霉变的食物对身体(填“有害”或“有益”),保持低温和干燥更有利于8.在流感高发期,下列做法不对的是(防止发霉。A.多去户外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5.地球内部从地表到地心分三部分。B.勒洗手、常通风6.在地球仪上色部分表示海洋。C.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7、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填“自转”或“公转”)形成的。华州区六年级科学第二次阶段性作业第1页(共4页)华州区六年级科学第二次阶段性作业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