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期中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期中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期中地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2分/个,共50分)
1.相较于秋冬季节多样化的穿衣风格,我国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气温升高 B.我国纬度位置很低
C.夏季我国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普遍较多 D.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一致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础防灾避险能力”。右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完成2~3题。
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3.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B.遇到洪水时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
C.刮台风时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
D.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图1)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图1  图2
4.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半湿润区的地形区是 ( )
A.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5.下列关于徐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 B.位于暖温带,河流有结冰期
C.位于湿润区,自然景观为森林 D.位于半湿润区,耕地以水田为主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分别设在辽宁的沈阳、湖南的长沙、陕西的西安、新疆的喀什。开播时的沈阳已是万家灯火,而喀什还处在落日余晖之中。右图为春晚会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沈阳、喀什两地天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差异大 B.纬度差异大
C.气候差异大 D.经度差异大
7.四个分会场(按纬度由低到高)所在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
A.湘、秦、新、辽 B.辽、新、陕、湘 C.新、辽、晋、赣 D.沈、新、陕、鄂
湖泊对河流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时,河水注入湖泊,可以削减洪峰;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河流,为河流补给水量。读长江流域示意图(下图),完成8~9题。
8.以下关于长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干流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B.宜昌是长江中、下游分界点
C.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D.下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9.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 )
A.防治污染 B.退耕还湖 C.围湖造田 D.禁止捕捞
“穿过峡谷,蹚过冰河,我在长长的边境线上巡逻。我站立的地方有多高,这里叫作挂在天上的哨所。”歌曲《请放心吧!祖国》的歌词激动人心。完成10~11题。
10.我国7号界碑处坐落着新疆海拔最高的国门(海拔5000多米),它位于我国最西端 ()
A.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B.青海的柴达木盆地 C.四川的四川盆地 D.南海上的曾母暗沙
11.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天上的哨所”依然是群星闪耀,这反映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 B.海陆兼备的特征 C.东西跨经度广 D.受地球公转影响大
欣赏剪纸作品(右图),马头琴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拉弦乐器,完成12~13题。
12.图中所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3.关于我国民族分布,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B.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
C.回族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
D.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右图为中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我国清洁能源基地主要位于 ()
A.秦岭—淮河以北 B.秦岭—淮河以南
C.黑河—腾冲以东 D.黑河—腾冲以西
15.输电通道指向东部地区的原因有 ()
①东部人口密集 ②东部需求量大 ③东部工业发达 ④东部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这里,我品尝了新鲜的奶茶,参加了那达慕节,亲自体验了这里传统的运动项目,既刺激又快乐!”这是小明在暑假旅游日记中的一段内容。完成16~17题。
      
16.小明旅游最有可能去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省份轮廓与省份名称、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黑龙江省—黑 B.②—山东省—晋 C.③—云南省—云 D.④—广东省—闽
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右图为该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这条景观大道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19.这条景观大道自东到西,下列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季风气候越来越显著 B.人口密度增大
C.平均海拔增高 D.年平均气温增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四年我国都会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下图是少数民族运动会纪念邮票。完成20~21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中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
B.②图中的民族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
C.③图中的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D.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1.玲玲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认识了几位朋友,他们的自我介绍中不可信的是 ()
A.蒙古族的巴彦说:“我来自内蒙古,我擅长骑马摔跤。”
B.傣族的小玉说:“我来自云南,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C.藏族的卓玛说:“我们民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马头琴是我们的传统乐器。”
D.回族的小马说:“我来自宁夏,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保护与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渔光互补”是指在水面上光伏发电、水面下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一地两用”。右图为渔光互补景观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多 B.土地利用类型齐全,难以利用的土地少
C.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D.完全依靠进口资源,彻底解决资源问题
23.“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提高渔业产量 B.不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 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位于海南省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科研育种基地,孕育出众多新品种农作物,被称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5月,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人员带着他们的育种材料汇聚在这里,利用海南独有的气候加速育种。据此完成24~25题。
24.海南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被称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其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地势平坦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25.下列对海南省发展农作物育种产业的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B.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C.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D.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临____洋,西部深入____大陆的内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分)
(2)隔海相望的国家B是____,国家B与国家A相比,发展海洋事业受到自然条件局限的是国家____(填字母)。(2分)
(3)若春节期间,从山东乘船到海南旅游,在此过程中,人们的体感温度将会越来越____,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2分)
(4)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图片反映的是____族的传统节日,该民族集中分布在____(填字母)自治区,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____(填字母)。(3分)
27.(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长江、不忘黄河,一江一河,一南一北,同时并举。
材料二 图1为部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水系图,图2为长江流域水系图。
图1  图2
(1)图1所示,长江、黄河上游具有的能源是     ;甲、乙、丙河段中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河段。(2分)
(2)图2中表示太湖的是     ,表示鄱阳湖的是     (填序号)。长江中、下游河段易发生     灾害。(3分)
(3)图2中阴影地区森林破坏会导致长江该河段发生     环境问题;黄河出现此问题的主要河段是     游。治理此问题的生物措施是          。(4分)
28.(7分)“……我们的祖国辽阔壮美,从那昆仑山巅到那扬子江尾,从那长白林海到那南沙边陲,960万平方千米的大地……”右图为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台湾省、②    (填简称)、广西壮族自治区、③    。(2分)
(2)图中①是    海峡,该海峡西侧省份的行政中心是    。(2分)
(3)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图中A—B连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其中,A地位于黑龙江省    市;该线两侧的④省份和⑤省份人口密度较小的是    (填数码),该地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3分)
29.(8分)我国地域辽阔,疆界绵延,山河壮丽,地理位置优越,结合所学知识与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要有国家领土主权意识,要了解祖国疆域范围,如领土最北端在____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___上。(2分)
(2)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最为著名的两条河流是长江、黄河,它们都发源于____(地形区),两条大河滚滚东流。图中①②两个区域内都建有大型水电站,是由于两地地势落差大,____资源丰富。(2分)
(3)黄河甲河段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乙河段由于泥沙的沉积,河床抬高,形成了著名的“____”,甲、乙两个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与长江相比,黄河的水文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径流量、含沙量、汛期和结冰期任选1个方面分析即可)。(4分)
30.(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初二地理学习小组同学在研读地图时,发现地理课堂上没有学习过的“瓦日铁路”,于是分组对此铁路展开探究。右图为瓦日铁路示意图。
  第一小组发现,这条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港,全长1269.836千米,于2014年12月建成通车。该铁路以货运为主,主要是将某种重要的矿产资源输送到全国能源中转基地日照港,2022、2023年货运量突破1亿吨。
(1)第一小组认为,该铁路是山西省将矿产资源——     外运的重要运输通道。从自然资源的类型上看,该矿产资源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2分)
第二小组绘制了铁路沿线地形剖面图(下图)。
(2)第二小组总结出瓦日铁路沿线地势特点为     ,并发现该铁路在地势第二级阶梯经过     (地形类型),跨过乙     山脉,经过地势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最终到达     海海滨的日照港。(4分)
第三小组发现当前山西省主要采用陆路运输的方式外运该矿产资源。
(3)请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分析当前山西省外运该矿产资源难以选择水路运输的原因                         。(3分)
三、多题型复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
31.(8分)2023年6月中旬,太行山一山之隔,使其东西两侧的最大温差达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某同学整理的其两侧的相关内容如下所示,请挑出其中错误内容。(2分)
①        。②        。
  陉(xíng),是指山间的通道。军都陉是“太行八陉”最北的一条,古代商道和现代交通线路的修建均以此为重要依托。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安阳等)的大走廊。
(2)图中军都陉主要沿     (地形部位)延伸,在军都陉通行要注意山区易发生          等自然灾害。(3分)
(3)分析太行山东侧山麓地区“盛产”古都的自然原因。(任答三点,3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普遍较多,使得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秋冬季节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使得秋冬季节穿衣风格多样化,C正确;ABD错误。
【答案】2.C 
3.D
【答案】
4.D 5.B
【答案】
6.D 7.A
【答案】
8.C 9.B
【答案】10.A 
11.C 
【答案】
12.A 13.C
【答案】14.D 
15.A 
【答案】16.B 
17.A 
【答案】
18.B 19.C
【答案】20.A 
21.C 
【答案】22.C 
23.B 
【答案】24.A 
25.C 
26.【答案】(1)太平 亚欧
(2)韩国 A
(3)高 纬度
(4)蒙古 C F
27.【答案】(1)水能 甲
(2)③ ② 洪涝
(3)水土流失 中 植树种草
28.【答案】(1)粤 云南省
(2)台湾 福州
(3)黑河 ④ 维吾尔族
29.【答案】(1)黑龙江 帕米尔高原
(2)青藏高原 水能
(3)地上河 乙 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30.【答案】(1)煤 非可再生
(2)西高东低 高原 太行 黄
(3)降水少,河流流量小;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
31.【答案】(1)行政区:陕西省 地形区:东北平原
(2)山谷 滑坡、泥石流
(3)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西侧山脉形成天然屏障有利于防御;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适宜。(任答三点即可)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