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D【解析】《竹书纪年记载了商王武乙赏赐周部族首领季历土地、玉、马和商王文丁任命季历为“牧师”的内容,这体现出商王与周边部族中的周部族之间存在政治往来,可推知当时商王与周边部族存在政治互动,故选D项;商王对周部族首领的赏赐与任命,体现不出分封制的雏形已经出现,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中央对边远地区控制的强化,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法观念,故排除C项。2.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里比阿以执政官、元老院、公民等不同权力主体对应不同政体形态,主要是基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存在着多元权力结构,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C、D三项。3.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内部存在激烈的政治斗争,政权稳定性不足,反映出当时法国共和制度尚不稳固,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宪法原则遭到破坏的相关内容,故排除A项;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争夺,不能说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两派分歧属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并非阶级之间的对立,故排除D项。4.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正值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此时漫画以“三足大鼎”象征“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通过“修补”“再造”等元素,展现国会议员对共和政治架构的重建行动,反映出作者对恢复共和体制的愿望,故选C项;漫画内容主要强调的是重建共和体制,而非批判当时政治体制的缺陷,故排除A项;1916年袁世凯复辟已失败并去世,漫画没有涉及对其独裁统治的讽刺,故排除B项;漫画反映不出作者对权力制衡重要性的肯定,故排除D项。5.B【解析】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将西方议会制度附会为汉朝议郎制度,还恳请皇帝下诏选任“议郎”。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社会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祖宗之法不可变”观念盛行,康有为此举是希望借助传统政治符号包装西方制度,从而减少变法的阻力,推动变法的开展,故选B项;康有为并非认为西方民主与中国有深厚渊源,故排除A项;康有为是在借中国传统政治符号来适配西方议会制度,而不是对中西政治体制进行融汇创新,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D项。6.D【解析】1977一1978年安徽省出台的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借集体土地给社员耕种且谁种准收的举措,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前的有益探索,这些做法为后续全国范围内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故选D项;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标志是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率先实行,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只是调整了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变革,故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排除C项。7.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初期对官员设定了具体考核周期,明确了相关考核指标,还将结果细化为三等,这体现出明朝初期官员考核制度较为严密,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管控官员行为和规范行政权力的内容,故排除A、B两项;材料未涉及不同时期官员晋升难度的对比状况,无法得出基层官员晋升难度加大的结论,故排除D项。8.A【解析】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将公务人员分为两大类,这有利于提升政府管理的专业【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5,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把西方议会制度附会为汉朝的议郎制度,他恳请皇帝须布特别诏书,高二考试历史,列南证点过很“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土,路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积特去机四的和未仕,皆得充选,因用汉制,名日议郎”。这体现出康有为江靠节选8欲四限同不礼滑,律材3多士梨继A认为西方民主政治与中国渊源深厚解B.力图借助传统政治符号推行变法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市增的革交极1司C.主张对中西政治体制进行融汇创新狼?D,希望大力创新传统官员选拔制度.RE注意事项:和合共牌材发1强进(S6.1977年11月,安徽省印发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强调要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1978年9月,安徽省出台规定:集体无法耕种的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地,可以借给社员耕种,谁种谁收,国家不分配征购任务,这些举措的推行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A.表明我国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B.促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革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C.旨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5的(南D.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券2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京中其:成8.小外名人0对士7.明朝初期,朱元璋颁布法令规定:“内外官满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罢免或晋,4:38E0下来共(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到第11课,人:赏停和总一升),”考核还需结合户口、赋役等指标,最终将考核结果划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由此可见,明朝初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A.强化了对官员行为管控B.注重规范官员行政权力符合题目要求的。C.官员考核制度较为严密D.基层官员晋升难度加大1.图1所示内容为竹书纪年》记载的周部族首领季历(周文王之父)受商王赏赐,并在商王朝任8.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顿法》,将政府公务人员大体划分为通过考试录用、职务常任的职的相关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京大心,情中的是生,”水兰河么物“职业文官”和通过民选或政治任命产生、与政府共进退的政治官员”两大类,这一法案的颂布A.有利于推动政府管理的专业化:国站口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资产阶级政党政治武乙即位…季历来朝,武乙贴地三十里,玉十教,马八匹,…(文丁)四年,月公李历伐余无之戎C.旨在确立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示D.彻底解决了“政党分肥制”带来的弊端克之,命为牧师。9.唐代对涉外案件的司法管辖确立了明确的原则:若同一外国侨民之间发生诉讼,则依据其本国法律审理:若不同国籍者或外国人与唐人之间发生诉讼,则一律以唐律为裁决依据。这反A已经出现了分封制的雏形B.中央强化了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合映了唐代法律C.统治阶层的宗法观念淡薄D.商王与周边部族存在政治互动A兼具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特征】B.具有深远的世界性影响具对2.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指出:若单看罗马执政官的权力,罗马可被视为君主政体;若仅关注C,带有鲜明的华夷观念的倾向已哭式言(D.在普适性方面存在不足元老院的作用,罗马则被看作贵族政体;而若只分析公民的权利,罗马便是民主政体。波里比10.明天启二年(1622年),山东东明知县张福臻向百姓颁布《乡约俗解》,并将其在各所传布。阿的观点主要是基于罗马他还时常亲自前往各地讲解,“每所置普恶簿二本,不率教者以法治之”。这反映出当时A国家存在着多元权力结构B国家权力制衡机制的完普A.基层治理体系完善B.基层教化呈现多样化C.不同权力主体的职能明确D.元首制下政治体制的异化,(C地方官员权力膨胀,(液)下液财,D.乡约具有明显强制性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初期,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与雅各宾派(资产阶级激11.1215年颁布的《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共包含63条内容.其中第进派与小资产者和城市平民结成的政治联盟)在处置路易十六、制定经济政策等问题上分歧山39条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速捕、监严重。1793年,吉伦特派被雅各宾派推翻,法国随之进人以罗伯斯庇尔为核心的“雅各宾派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在《自由大宪章》颁布后的一百专政”统治时期。由此可见,当时法国余年间,它曾被反复颁布38次。这可用于说明当时英国A宪法原则遭到破坏B.共和制度尚不稳固.C,资产阶级力量薄弱D.阶级矛盾异常尖锐A.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已形成B.法律至上原则得到重视与传承二44.图2为漫画《再造民国之最要着),刊于1916年7月31日的(新闻C.国王逐渐丧失了实际统治权■日D.法律观念开始被广大民众接受报》。画中一名国会议员左手拉风箱,右手持勺,正在修补一尊刻12.1520年4月,闵采尔经路德介绍担任德国茨维考城神甫后,在同矿工与贫苦农民的密切接有“立法”“行政”“司法”字样的三足大鼎,鼎身文字为“中华民国五触中形成了人民宗教改革的观点。他强调“人的理性”是信仰源泉,主张根据上帝的启示在年七月再造”。该漫画作者意在地上建立“千年天国”,即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由此可见,闵采尔A.批判三权分立体制存在缺陷A.推动宗教改革走向大众化常(阳一B与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基本一致B.讽刺袁世凯的独我统治C,否定了基督教的神学体系D.适应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诉求C,表达对恢复共和体制的愿望13.1959年大庆油田开发前,中国石油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石油工业部组织石油会D.肯定权力制衡的重要性战,王进喜等先进模范攻坚克难、无私奉献,铸就了“快人精神”,经过三年奋斗,中国石油基【高二历史第1页(共4页)】【高二历史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B000762580_79B_8历史答案.pdf 高二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