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练基础知识点1 地势的特点(海南中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读图完成1——2题。1 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B.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C.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下列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知识点2 地势的影响新考法 学科融合诗仙李白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黄河向东流的壮观;《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下图为李白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黄河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我国地势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4《早发白帝城》中的白帝城位于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 D.阶梯交界处新考法地理实践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剖面立体模型。参照中国地势剖面图,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据此完成5——6题。5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 ( )A.8:4:1B.1:6:8C.4:2:1D.6:3:16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错误的是 ( )A.便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B.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C.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D.三级阶梯状的地势使我国许多河流有丰富的水能,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练提升(山西晋中期中)“楞”上多美景,这里的“楞”指的是中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中国最美景观多数分布在两条“楞”线上,因为“楞”所处的区域“大起大落”,山怒水急。据此完成7——9题。7图中①②两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 ( )A.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土高原、华北平原8图中 ( )A.地势东高西低,呈现三级阶梯B.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C.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最广D.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9下列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出现在“楞”上的是 ( )A.有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B.众多河流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C.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起伏和缓,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新考法 学科融合秦直道是与长城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是一条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的重要军事要道。读秦直道示意图,完成10——12题。10 四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阴山山脉 B.②——贺兰山C.③——秦岭 D.④————太行山脉11 秦直道穿过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12修建秦直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交通网络 B.发展沿线经济C.加强军事防御 D.促进文化交流练素养13 (区域认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车旅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备受“驴友”的青睐。318国道绵延5476千米,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驾车旅游沿途可饱览祖国壮丽的河山,因而这条路被誉为西藏连接上海的“友谊路”、中国地理的景观大道。材料二 放暑假了,上海的中学生小亮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自驾旅游。下图为小亮一家旅游路线设计示意图。(1)小亮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 和丘陵为主。(2)假如小亮一家沿路线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A 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路线b旅游,目的地B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高原和 为主;若沿路线c旅游,沿途依次经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 平原。(3)图中a、b、c三条路线中,与318国道大致吻合的是 ,经过阶梯最少的是 。(4)小亮一家沿318国道旅行,旅途中发现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请你解释原因。第一节 地 形答案第1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1. D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势呈阶梯状分布。2. A解析:图中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拓展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地势阶梯 主要地形区名称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级阶梯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3. A解析: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黄河自西向东流。4. B解析:读图可知,白帝城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5. 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第二级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8:4:1。6. D解析: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不是所有的河段都适宜建设水电站,比如流速较慢的河流下游。归纳 我国地势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水”,即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7. A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①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是四川盆地;②是位于巫山东侧的长江中下游平原。8. B解析:图中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图中第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图中高原、山地面积较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9. C解析: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出现在“楞”上的是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10. D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阴山山脉,②是贺兰山,③是秦岭,④是太行山脉。四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太行山脉。11. B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直道穿过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秦岭以北,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12. C解析:从历史背景及秦直道经过地区分析,该地区地域辽阔,沿线地区人口稀少,所以主要目的不是完善交通网络、发展沿线经济和促进文化交流。秦直道直达长城,秦朝修建长城是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侵扰,故修建秦直道可以巩固边防,加强国家军事防御。13.(1)三 平原(2)青藏 二 盆地 华北(3)路线a 路线c(4)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