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的大气受热过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24年6月25日14时,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据此完成1一3题。鹊桥卫星嫦娥地球月球●六号图11.嫦娥六号在月球采样过程中,其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2.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不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是①没有昼夜交替现象②距离太阳过近③缺乏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④没有稳定的液态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嫦娥六号获取月背土壤和岩石样品,对研究地球宇宙环境的意义在于A.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B.明确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C.探索太阳系演化历史D.验证地球圈层结构的完整性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一般由太阳能集热器、储热设备、控制控用户系统、辅助热源,以及用户端组成。图2为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4一6题。能统辅助4.太阳能来自热热源A.太阳表面的核聚变储热B.太阳表面的核裂变设备C.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图2D.太阳内部的核裂变【高一地理第1页(共4页)】5.东北地区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并转化成热能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的推广,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是A.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B.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C.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D.减少对生物资源的破坏2025年7月30日7时,俄罗斯堪察加东岸接连发生7.9级(后修订为8.7级)、6.9级、6.0级地震,震源深度均为10km。这是自1952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地震。图3示意地球部分圈层结构。据此完成7一9题。I圈层Ⅲ圈层Ⅱ圈层N圈层图例◆树木 山电>河流》莫蛋界面)古登华界面图37.堪察加半岛火山、地震多发,从地球圈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B.地核内能释放,能量传导引发火山和地震C.大气的剧烈运动导致地壳不稳定D.水圈的强烈侵蚀作用,破坏地壳的完整性8.此次堪察加东岸沿海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I圈层B.Ⅱ圈层C.Ⅲ圈层D.V圈层9.下列现象中,最有可能由此次地震引发的是A.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B.美国西部沿海发生海啸C.大气圈中臭氧层空洞扩大D.生物圈中生物基因突变2014年,在重庆云阳发现18.2km长的世界恐龙化石长城和世界最大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研究发现,该化石群包含多种恐龙类型,伴随龟鳖类、鱼类(淡水类生物)及植物化石,科学家利用锆石U-Pb法测定化石层年龄为1.6亿年。图4示意部分地质年代。据此完成10一11题。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坚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5.414.854.444.193.592.992.522.011.450,660.230.026距今年代/亿年图410.科学家通过锆石U-Pb法测定化石年龄,该方法的原理依赖于A.化石中有机碳的衰变速率B.地层沉积物的磁性反转C.生物遗骸的放射性碳含量D.矿物中铀铅同位素的衰变规律11.世界恐龙化石长城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飞机尾迹(如图5)多形成于特定的大气垂直分层中,飞机尾迹形成后,部分会逐渐发展为卷云,覆盖一定区域。研究表明,白天飞机尾迹形成的卷云会反射太阳辐射,夜晚则会增强大气逆辐射。据此完成12一14题。12.飞机尾迹主要形成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电离层C.高层大气D.平流层图5【高一地理第2页(共4页)】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A2.C3.C4.C5.B6.A7.A8.B9.B10.D11.C12.D13.B14.D15.B16.A17.(1)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光污染程度、观测设备的性能。(8分)(2)相反逐渐变短(6分)(3)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在太阳辐射和太阳风的作用下,彗星的挥发物升华;这些升华的物质受到太阳辐射压力和太阳风的吹拂,从而被推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彗尾。(6分)18.(1)奥陶纪末期物种灭绝(2分),三叠纪末期物种灭绝(2分),白垩纪末期物种灭绝(2分)。(2)气候温暖湿润(4分):森林密布(或裸子类植物繁盛)(4分)。(3)海生无脊椎动物一鱼类一两栖类。(6分)19.(1)银色反光膜具有高反射率,能将太阳光(短波辐射)反射到苹果树树冠下部,扩大了果树的光照范围(2分):这些反射的太阳光形成“二次光源”,被苹果背光面吸收,为苹果背光面着色提供了更多的光照,促使苹果均匀着色(2分):这些反射的太阳光从总体上增强了苹果树所接收的光照量,有利于苹果着色(2分)。(2)冬季将树干涂白,白天反射太阳辐射,降低树干温度(2分),使树干昼夜温差减小,从而避免因温度剧烈波动而引起的冻害(2分):涂白物质在树干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树干在夜晚的热量散失,使树干温度不会过低,减轻苹果树冻害(2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_扫描版.pdf 地理答案_扫描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