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水滴的“旅行”(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6 水滴的“旅行”(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4.16 水滴的“旅行”(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 )。
A.减少 B.增多 C.保持不变
2.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中,形成水蒸气的动力主要来自( )。
A.太阳 B.地球引力 C.A、B均不正确
3.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 )。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江河湖海及地表水的蒸发 C.以上都是
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对地球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根据图示,你觉得能够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5.“模拟大自然的水循环”实验中,在罩子上放冰块是为了( )。
A.模拟低温的大气层,使水蒸气凝结
B.压住罩子,使水循环模型密封
C.使冰块融化模拟降水
二、填空题
6.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 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 。
7.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 。
三、判断题
8.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 )
9.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
10.降水的动力来源是太阳的辐射。( )
11.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着地表形态。( )
四、选择题
12.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C.海洋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中
D.水循环是地球大气中重要的生态活动
13.下列诗句反映了水循环原理的是( )。
①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②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③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水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 )。
A.降水、蒸发和径流 B.降水、凝结和径流 C.蒸发、凝结和径流
五、简答题
15.如果地球上的水停止了循环,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六、实验题
16.实验探究。
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①组装好水循环模型。
②在“小池”内注入水,四周种上小草。
③盖好罩子,放上冰块,观察模型内的水循环。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池”内注入水主要是为了( )。
A.美观 B.增加水蒸气含量 C.为小草提供水分
(2)在罩子上放冰块的目的是使水蒸气 ,形成“ ”。
(3)水循环模型内部的水蒸气来自“小池”中的水和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4)实验现象:罩子上出现 ;小池内壁上也有。
(5)实验结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经历了蒸发、 、 的过程。
七、综合题
17.综合应用。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
(1)水蒸发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地球内部的热量 B.重力 C.太阳辐射
(2)示意图中属于降水的是( )。
A.① B.② C.③
(3)降水的动力来源是( )。
A.地球内部的热量 B.重力 C.太阳辐射
(4)③→①→④的过程是( )。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4.16 水滴的“旅行”(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12 13 14
答案 C A C C A C D C
1.C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故选C。
2.A
【详解】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地表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主要是由于太阳的热量提供了蒸发的动力。故选A。
3.C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江河湖海及地表水的蒸发。
4.C
【详解】水从地表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形成云,云中的水滴通过降水(如雨、雪等)落回地表,地表水通过径流汇入河流、湖泊和海洋,最终再次蒸发进入大气,形成循环。其中降雨能够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故选C。
5.A
【详解】“模拟大自然的水循环”实验中,首先组装好水循环模型,然后在“小池”内注入水,四周种上小草,最后盖好罩子,放上冰块,观察模型内的水循环。在罩子上放冰块是为了模拟低温的大气层,使水蒸气凝结。
6. 遇冷 降水
【详解】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
7.地表径流
【详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其中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8.√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处于动态平衡中。
9.×
【详解】地表水蒸发进入大气,又在适当条件下转为雨雪落到地面和海洋。陆地降水一部分汇集于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最后都流入海洋,构成了水的循环。大部分水在海中,为不可利用水,而我们要的是可利用水,而且水在自然界中是会被污染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10.√
【详解】太阳辐射能使地表的水汽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过程中遇冷冷却凝结成云,最终形成降水。从水汽的产生到水汽的上升等环节,太阳辐射都起到了关键的动力作用,所以该说法正确。
11.√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着地表形态。
12.C
【详解】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ABD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13.D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流入海洋的水可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中的江是指地球上的水体类型,没有反应水循环。
14.C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15.水资源得不到更新,水污染得不到净化,所有的生物都很难生存。
【详解】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假如地球上的水不再循环,水资源得不到更新,水污染得不到净化,所有的生物都很难生存。
16.(1)B
(2) 凝结 降水
(3)C
(4)小水滴
(5) 凝结 降水
【详解】(1)在“小池”内注入水,主要是为了增加水蒸气含量,为模拟水循环提供水汽来源。美观不是主要目的,虽然也为小草提供水分,但不是注入水的主要作用,所以选B。
(2)在罩子上放冰块,冰块温度低,能使上升的水蒸气遇冷 凝结 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形成类似自然界中云里的小水滴,当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像自然界中的 降水 一样落下。
(3)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水;而植物的 蒸腾作用 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所以水循环模型内部的水蒸气主要来自“小池”中的水和植物的蒸腾作用,选C。
(4)由于水蒸气在罩子上遇冷凝结,所以实验现象是罩子上出现 小水滴 ,同时小池内壁上也会有小水滴(因为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较冷的小池内壁也会凝结)。
(5)结合前面的实验现象和水循环的原理可知,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经历了蒸发(水变成水蒸气)、 凝结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 降水 (小水滴聚集形成雨、雪等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17.(1)C
(2)B
(3)B
(4)A
【详解】(1)太阳辐射使地表水(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等)获得热量,从而发生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影响火山活动、地热等方面,与水蒸发关系不大;重力是使物体下落的力,不是水蒸发的能量来源。所以选C。
(2)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图中①是水汽输送,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②是从云层中降落到海洋表面的雨,属于降水;③是海洋表面的蒸发。所以选B。
(3)大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当云层中的水汽达到一定程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汽就会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太阳辐射是促使水汽蒸发上升的动力,而不是降水的直接动力;地球内部热量与降水动力关系不紧密。所以选B。
(4)③是海洋表面的蒸发,水汽进入大气;①是水汽输送,把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④是陆地表面的降水。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符合③→①→④的过程。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