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雨和雪(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5 雨和雪(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4.15 雨和雪(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雨和雪是由云中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由于上升气流托不住掉落下来形成的
B.一般在0℃以下时,水蒸气会凝结成小冰晶
C.雪和雨的形成条件都是在0℃以下
2.关于雨和雪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雨和雪都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
B.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
C.雨在四季都有,而雪一般在冬季才有。
D.雨只是云层中的小水滴降落形成的,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形成的。
3.下列不可能是雪花图案的是( )。
A. B. C.
4.下列属于降水的是( )。
①雨 ②雪③冰雹 ④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二、填空题
5.如下图所示,先往碟子里倒入少许水,再把装水的碟子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碟子里的水会 [填“增多”或“减少”]。这是因为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 进入空气中了。
6.雨是云层中的 降落,或是 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的;雪是云层中的 降落形成的。
7.降水是指云中的水分以 或 的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的现象。
三、判断题
8.水在常温下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作蒸发。( )
9.冰雹是固体,所以不属于降水。( )
10.雨夹雪是雨水与部分未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 )
11.每一片雪花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
四、选择题
12.水蒸气在( )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滴。
A.受冷 B.受热 C.吸收热量
13.下列不属降水的是( )。
A.冻雨 B.雨夹雪 C.雾
14.下列图案中,( )一定不是雪花。
A. B. C.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降水,既可能降雨,也可能降雪 B.雨和雪都只对人们有利
C.所有的云都产生降水 D.有乌云一定下雨
16.《诗经》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于露和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露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成霜
B.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霜在温度降到0℃以下形成
D.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最后一个节气
五、综合题
17.综合应用。
下面是大自然中雨、雪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将过程的描述补充完整。
六、实验题
18.实验探究。
模拟雨的形成。
(1)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培养皿底部,发现( )。
A.有一些水珠 B.出现雾 C.没有水珠
(2)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发现( )。
A.水珠变多了 B.水珠变少了 C.没有变化
(3)冰块的作用是使培养皿的温度更 ,这样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速度更 。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雨是高空中的 遇冷凝结形成的 降落到地面上形成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4.15 雨和雪(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A A C B A A
1.C
【详解】A.雨和雪是由云中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由于上升气流托不住掉落下来形成的,正确;
B.一般在0℃以下时,水蒸气会凝结成小冰晶,正确;
C.雪和雨的形成条件都是在0℃以下,错误;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近地面的温度高于0℃,就会形成雨;如果近地面的温度低于0℃,就会形成雪。
故选C。
2.D
【分析】A:雨和雪都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正确;
B: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正确;
C:雨在四季都有,而雪一般在冬季才有,正确;
D:雨只是云层中的小水滴降落形成的,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形成的,错误;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
3.B
【详解】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角形。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角形,花样之所以繁多,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分析可知,B不可能是雪花图案。
4.A
【详解】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
5. 减少 水蒸气
【详解】当把装水的碟子放在阳光下时,水会吸收热量,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态的水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盘子里的水会减少。
6. 小水滴 小冰晶 小冰晶
【详解】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雨是云层中的小水滴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的;雪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形成的。
7. 液体 固体
【详解】降水是指云中的水分以液体或固体的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的现象。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
8.√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9.×
【详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是指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
【详解】雨夹雪是指由雨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雨夹雪与冰雹、冻雨不同的是,它硬度相对较低,且更为透明,但其中会带有些许冰晶的痕迹,这些冰晶是由一些已融化的雪花重新凝结形成的。在任何一个地方,这种天气现象的发生过程是比较短暂的,其常处于由雨转变为雪的阶段,或者是相反的阶段。
11.√
【详解】雪花的基本结构是六角对称,形状多样,包括星状、柱状、片状等,每一片雪花的形状都是独特的。
12.A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蒸气在遇冷情况下会凝结成小水滴。
13.C
【详解】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冻雨、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雾不属降水。
14.B
【详解】A.雪花的形状通常具有六重对称性,即绕中心旋转60°的整数倍后能与自身重合。图案呈现出六重对称的特征,符合雪花的对称特点。
B.图案具有八重对称的结构,不符合雪花常见的六重对称特点。
C.图案具备六重对称的形态,符合雪花的对称特点。
故选B。
15.A
【详解】A.冬天的气温有时高于0℃,会降雨;有时低于0℃,会降雪,所以冬天降水既可能降雨,也可能降雪。选项正确。
B.雨和雪并非只对人们有利,比如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暴雪可能压垮房屋、影响交通等。选项错误。
C.不是所有的云都能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有足够的凝结核等条件时,才会产生降水。选项错误。
D.有乌云只是可能下雨,不是一定下雨,还需要满足水汽凝结、水滴增大到一定程度等条件。选项错误。
故选A。
16.A
【详解】A.露是液态的小水滴,霜是固态的小冰晶,露要变成霜,需要先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成霜,不能直接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霜,该说法错误。
B.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该说法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蒸气会凝华成霜,该说法正确。
D.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该说法正确。
故选A。
17.(1)水蒸气;(2)遇冷 (3)聚集;(4)雨滴雪花;(5)降雪;(6)融化
【详解】(1) 地表上的水在太阳辐射等作用下会发生蒸发现象,由液态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2) 大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由于高空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3) 众多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会相互聚集在一起,使得云层逐渐增厚。
(4) 随着聚集过程的进行,小水滴和小冰晶进一步聚合,形成了较大的雨滴和雪花,当它们的重力足够大时就会下落。
(5) 雪花在降落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能使它熔化的高温环境,就会直接以固态的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降雪。
(6) 雨滴是液态,在降落过程中一般保持液态形成降雨;而雪花是固态,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较高的空气层时,会吸收热量发生熔化现象,由固态的雪变成液态的水,从而形成降雨。
18.(1)A
(2)A
(3) 低 快
(4) 水蒸气 小水滴
【详解】(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水会蒸发成水蒸气,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热培养皿底部,会发生凝结现象,形成一些小水珠,所以选A。
(2)在培养皿中加冰块,会使培养皿底部温度更低,热的水蒸气遇到更冷的培养皿底部,凝结现象会更明显,水珠会变多,所以选A。
(3)冰块熔化会吸热,从而使培养皿的温度更低;温度越低,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水珠的速度就越快。
(4)雨的形成过程和该实验类似,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众多小水滴聚集形成云,当小水滴足够大时就会降落到地面形成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