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云和雾(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3 云和雾(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4.13 云和雾(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地表上的水 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 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 。
2.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的 或 ,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
3.在人造雾实验中,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温水上方的 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便于观察;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飘浮的 ,便于雾的形成。
二、选择题
4.有时候在早晨我们能看到很多雾,这些雾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固态颗粒
5.云是大气中的( )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A.氧气 B.杂质 C.水蒸气
6.在人造雾实验中,不往量筒里加热水的原因是( )。
A.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
B.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
C.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不便于观察
7.雾和云是空中的水蒸气( )凝结而成的。
A.遇冷 B.遇热 C.遇风
8.关于人造雾实验的问题交流,正确的一项是( )。
A.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固体微粒
B.加冰袋是为了让量筒更多稳定
C.加入温水是为了量杯拿起来不凉手
9.云和雾的区别是( )。
A.成因不同
B.位置不同
C.颜色不同
三、判断题
10.云和雾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11.雾天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
12.雾就是水蒸气。( )
13.气体遇冷凝结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 )
14.打开冰箱门后,会冒出“白汽”,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 )
四、选择题
1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2.5测量值越高,越容易形成雾
B.PM2.5测量值越低,越容易形成雾
C.PM2.5与雾的形成无关
16.下列关于云和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云是固体,雾是液体 B.云是固体,雾是气体 C.云是固体或液体,雾是液体
17.( ),越容易形成雾。
A.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越多
B.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越少
C.温度越高
18.做人造雾实验时,用冷水代替温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量筒中有烟,出现明显的雾
B.量筒中有烟,没有出现明显的雾
C.量筒中没有任何变化
五、简答题
19.星期天,小南和小北去爬山,在山脚下小南说山腰上有云,而爬到山腰时,他们却只看到了雾,并没有看到云,这是怎么回事?
六、综合题
20.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雾的诗句,如下所示:
“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1)“平明江雾寒”,说明雾要在 、 充足的环境下产生。
(2)“日照澄洲江雾开”,说明太阳出来之后,温度 ,雾就会逐渐消散。
七、实验题
“人造雾”实验。
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
21.在量筒内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 )。
A.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 B.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固体微粒 C.增加空气的温度
22.下过一段时间,观察量筒内的现象,发现( )。
A.量筒内产生了雾 B.量筒外产生了雾 C.量筒内外都产生了雾
23.冰袋的作用是 。
24.如果将温水换成冷水,还能观察到雾的产生吗?为什么?
2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下面的图示,我们可以推测,云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 受热向上运动,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 或 ,飘浮在高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4.13 云和雾(分层作业)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题号 4 5 6 7 8 9 15 16 17 18
答案 B C A A A B A C A B
1. 蒸发 凝结 云
【详解】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比如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
2. 小水滴 小冰晶 云 雾
【详解】水有冰、水、水蒸气的三态变化。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3. 水蒸气 固体微粒
【详解】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形成许多小水滴,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雾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所以其形成需要潮湿和低温条件。在人造雾实验中,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温水上方的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便于观察;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固体微粒,便于雾的形成。
4.B
【详解】在夜晚,因为环境温度的降低,导致空气中能够容纳水汽的能力减少,一部分水汽就会凝结成雾。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这些雾是小水珠,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雾的形成,要求学生掌握有时候在早晨我们能看到很多雾,这些雾是小水珠。
5.C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6.A
【详解】人造雾的形成需要水蒸气遇冷凝结。若直接加热量筒中的水,会迅速产生大量水蒸气,导致实验未正式开始前,雾气就已形成,无法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过程。B选项中“水蒸气少”与加热水的实际情况矛盾,C选项中“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也与加热水会加速水蒸气产生的原理不符。故选A。
7.A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露、霜、雾、云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8.A
【详解】A.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固体微粒,正确;
B.加冰袋是为了让量筒更多稳定,错误;创设低温,使水蒸气遇冷迅速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
C.加入温水是为了量杯拿起来不凉手,错误;加入温水是因为温水上方的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便于观察;如果倒热水,还没开始实验雾就出来了,倒冷水效果不明显。
9.B
【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10.×
【详解】云,雾、雨、雪、露、霜都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云、雾、露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都是水的不同存在形式。
11.×
【详解】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雾天能见度恶化,易引发交通事故,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中,因浓雾等恶劣天气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12.×
【详解】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雾是由于水蒸气在遇到冷的情况下凝结成下水珠,所以雾是小水珠,是液态。
13.√
【详解】凝结是气体遇冷转变为液体的过程。例如,水蒸气(气态)遇冷后变成小水滴(液态)。温度越低,气体降温速度越快,凝结现象越明显。例如,冬天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也会凝结成水珠。
14.√
【详解】当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内的冷空气遇到外界较暖的空气,冷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类似雾的“白汽”。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15.A
【详解】PM2.5是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可作为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凝结形成雾。当PM2.5测量值越高,空气中颗粒物越多,越容易形成雾。选项A正确,B和C均与这一原理矛盾。故选A。
16.C
【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所以云是固体或液体,雾是液体。
17.A
【详解】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越多,越容易形成雾。
18.B
【详解】人造雾实验中,温水蒸发产生较多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明显雾。冷水蒸发慢,水蒸气少,凝结的小水滴减少,导致雾不明显。A选项描述明显雾错误;B选项烟存在但雾不明显正确;C选项无变化错误。故选B。
19.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
【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山腰位置较低,所以他们只能看到了雾,并没有看到云。
20. 温度低 水蒸气 升高
【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
【详解】(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在高空形成云。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只是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平明江雾寒”,说明雾要在温度低、水蒸气充足的环境下产生。
(2)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日照澄洲江雾开”,说明太阳出来之后,温度升高,雾就会逐渐消散。
21.B 22.A 23.降温 24.不能 25. 水蒸气 小水滴 小冰晶
【解析】21.点燃的线香会产生白色的烟,能够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微粒,更便于观察。可见B符合题意。
22. 用镊子夹取冰袋,使其完全封住量筒口,过一会儿后,观察到量筒内的现象是出现白雾。可见A符合题意。
23.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
24. 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上述,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发现与前面发生的现象是不一样的。实验中的“白气”实际上是温水中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冰块周围的冷空气形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滴。因为冷水产生的水蒸气太少,所以不会形成雾。
25.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漂浮在低空的是雾,飘浮在高空的是云。云可以看做是天上的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受热向上运动,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千千万万的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