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学业评价答 题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1) 。(2) 。(3)17. , 。18. , , 。19. , 。20. 。 21.(1) N (2)22. , 。 23. , N;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4.(1) 。(2) 。 (3) 。25.(1) 。(2) 。(3) 。26. (1) (2) 。 (3) 。27.(1)(2) (3)(4) (5)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28题4分,第29题3分,第30题3分,第31题3分,第32题7分,共20分)28.29. (1) 。(2) 牛。(3) 厘米。30.31. (1) 。(2) (3)32.(1) 。(2)(3)(4)02F2F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学业评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 C D D B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D B B 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1)大小 (2)作用点 (3)①②③17.不能 声源处18.振动 左 音色19. 凸透镜 晶状体 凸透20. 放大 漫反射21.(1)1.5 (2)AC22. 改变 不变23. 不变 10 变小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4.(1)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甲、丙 (3)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25.(1)凸透镜 (2)将笔远离杯子 (3) A26.(1)深度 (2)小科 错误 (3)高度差27.(1)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 (2)D (3)a、c (4)C (5)a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28题4分,第29题3分,第30题3分,第31题3分,第32题7分,共20分)28.(1) (2)2个力1分1个 2条光线,1分1条29.(1) 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分)(2) 1.5 (1分) (3) 0.2 (1分) 。30.甲光直线传播——看不见 (1分);乙光从水中硬币发出,射入到空气中 (1分);发生折射,且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或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从而进人眼睛 (1分)。(可用作图形式表达,具体答案可参照教参中课本第5节课后练习答案)31.(1)改变 (1分) (2) 变小(1分) (3) B(1分)32.解:(1)减小(1分)(2)解:F牵=f=0.1G0=0.1×6000N=600N(2分)(3)解:F压=G0=6000N,(2分)(4)解:F=pS=4×105Pa×4×100×10-4m2=16000NG=G总-G0=F-G0=16000N-6000N=10000N(1分)(1分)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学业评价试 题 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8页,有4个大题,32个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3.本卷中g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1.下列各组物体中,仅用视觉就能进行辨别的是( ▲ )F/N 8 9 10 11 12L/cm 5.30 5.70 6.10 6.60 7.30△L/cm 3.20 3.60 4.00 4.50 5.20F/N 8 9 10 11 12L/cm 5.30 5.70 6.10 6.60 7.30△L/cm 3.20 3.60 4.00 4.50 5.20A.凉开水和温开水 B.白酒和白醋 C.苹果和橙子 D.空心铁球和实心铁球2.下列光学仪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潜望镜 B.太阳灶 C.汽车后视镜 D.手机的摄像头3.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的性能已经能和国外大品牌媲美。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的个性化铃声不可能是噪音B.手机听筒的膜片振动产生声音C.手机是通过超声波进行联系的D.手机铃声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要慢4.如图竹筷提米实验中纸杯和米被提起静止时,与纸杯自身受到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 )A.米对纸杯向上的摩擦力B.竹筷对米向上的摩擦力C.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D.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5.如图所示是镜湖湿地的鹭在水面上空飞行的某一瞬间,关于鹭在水中成的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正立的实像B.鹭越靠近水面,像越大C.鹭和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鹭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6.有一种叫作“鱼洗”的铜制容器,如图所示,“鱼洗”内盛水,当用手搓动两侧的“耳朵”时,能看到水珠在水面上跳动,同时还能听到“嗞嗞”的声音。当手停止搓动后,仍能观察到这些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B.声音仍在传播,故带动水的运动C.“鱼洗”周围的空气仍在振动D.“鱼洗”仍在振动7.下图所示是声波的四种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8.丁俊晖是我国著名台球运动员,在某次比赛中他打出了一次漂亮的“弧线球”,球杆击白球后,白球在桌面上绕过障碍击中目标球。使白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线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 )A.球杆 B.桌面 C. 地球 D.白球9. 右图往柱状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可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起,要使皮膜凸起程度更加明显,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 (已知:ρ酒精<ρ水)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C.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D.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10.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右图所示),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公交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突然向右启动②突然向左启动③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④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A. ②或③ B.①或③ C. ①或② D.②或④11.右图所示的压强计,为保证它可正常测量,提出以下检查流程:上面流程图中①、②、③的内容分别是( ▲ )A.①左高右低 ②左低右高 ③相平 B.①左低右高 ②相平 ③相平C.①相平 ②左低右高 ③相平 D.①相平 ②左低右高 ③左低右高12.科学实验中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下列实验设计没有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A.图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图2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C.图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D.图4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3.下图所示为某学校用玻璃罩罩着的刻字石碑,在某些情况下碑文很难看清。小科认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雨水对碑文的侵蚀;②石碑局部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碑文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碑文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理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14.右图是我们常见的图像,这种图像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下选项与此图不符的是( ▲ )A.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B.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C.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与时间的关系D.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15.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B.图乙中谷爱凌腾空转体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图丙中的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该人不受摩擦力D.图丁中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所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下列语句或事例中,所指的主要是力的三要素中的哪一点 (1)“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说项羽的力的 ▲ 。(2)“四两拨千斤”是说力的 ▲ 。(3)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 ▲ (填数字序号)。①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就前进; ③左手打右手,左手也疼了;②鸡蛋碰石头,鸡蛋却破了; ④用手压气球,气球扁了。17.近年来被称为“水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得到了有效保护。海豚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22000Hz的声音时,人耳 ▲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为了不惊扰海豚,所有经过的轮船禁止鸣笛,这是在 ▲ 减弱噪声。18.将一根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钢尺▲ 产生了声音,若想听到的声音音调低沉一点,应该向▲ (选填“左”和“右”)移动钢尺。若换用塑料尺进实验,则因发声体材料不同,将听到不同 ▲ 的声音。19.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 ▲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若来自远方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个人可以戴由 ▲ 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20.右图为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当广告片处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地面上的广告图标为倒立、 ▲ 的实像。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粗糙地面上的像,这是因为光发生了 ▲ (填光的反射类型)21.某同学为了更精确的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拉动木板过程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数据(不考虑滑轮重力以及绳子的摩擦力)。(1)在2-4秒的时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N(2)以下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A.2-4秒,木块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该实验需要F匀速拉动木板C.因为水平桌面粗糙,拉力F大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22.如图所示,有一种辣椒的椒果朝天生长,故名曰“朝天椒”,椒果在开始结果并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其所受的重力大小▲ ,重力的方向 ▲ (均填“改变”或“不变”)。23.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质量为1kg,恰好放在水平桌面边缘,用7牛的力匀速向右推动木块,直到其四分之一露出桌面后静止(如图),匀速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摩擦力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静止后,它对桌面的压力为 ▲ N;如图竖直切除该物体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与刚切除前相比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4.小科同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 ▲ 两图所示的实验。(3)小桥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B1、B2两块,如图丁、戊所示,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5.在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用玻璃杯和笔做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小科先把笔放在空杯子后一定距离处(如图甲),然后向杯中注入水,看到了如图乙的现象。小桥看到后很感兴趣,也进行了小科的实验,但把笔放到注水玻璃杯后,却看到了如图丙现象,思考后经过某一操作后,终于看到了和小科注水后相同的实验效果。(1)小科实验中,出现图乙的现象是因为注水的玻璃杯相当于 ▲ ,从而形成了一个“倒”像。(2)请分析小桥进行的操作是 ▲ ,从而也达到了与小科相同的实验效果。(3)若将笔斜插入装水的玻璃杯中,从侧面看,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A B C D26.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科学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下面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做实验,如图1所示。(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桥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 有关。(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2所示器材来验证(B、C玻璃管两端开口、下面蒙有橡皮膜),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选填“小桥”或“小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3)另一组同学利用如图3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液面的 ▲ 来判断的。27.小科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实验器材】:一块1mm厚的玻璃板、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1和2、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实验器材可供选择。【实验操作】:将点燃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2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2与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1)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小科在水平桌面上不管怎么移玻璃板后的蜡烛2,像总比蜡烛2高一些,其可能的原因是 ▲ 。(2)小科选择1mm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蜡烛1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2,其原理为 ▲ (填字母)。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改正错误并找准像的位置后,小科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乙所示;他应分别测出 ▲ (选填“a、b”、“b、c”或“a、c”)两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4)为确定像的虚实,小科需在蜡烛2位置放一个不透明的光屏(如图乙),并在图中的▲ 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C”或“D”)(5)小科用硬币继续实验(如图丙),若用手推动玻璃板到丁位置,则会观察到硬币的像的位置是 ▲ 。(选填图丁中字母)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28题4分,第29题3分,第30题3分,第31题3分,第32题7分,共20分)28.(1)画出静止在竖直墙角的篮球的受力情况。(2)根据凸透镜的折光性质,补充完相应的折射光线。29.小柯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拉力(牛) 0 0.5 1.0 1.5 2.0 3.0 4.0弹簧长度(厘米) 6.5 7.5 8.5 9.5 11.0 14.2 18.0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表格可得规律: ▲ 。(2)根据表中数据,此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 ▲ 牛。(3)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牛,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 厘米。30.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请解释“看不见”和“又看 见了”的原因(可作图辅助)。31.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面约为400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一圈的时间为90分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在空间站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开设了“天宫课堂”,做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其中“水球透镜”更是精彩生动。(1)空间站在环绕地球运行中,运动状态 ▲ (选填“不变”或“改变”)。(2)如图所示,王亚平在一个圆环中不断注入水,将其变成一个大水球,当王亚平站在远处时,我们眼睛看到的是她倒立的像;如果王亚平逐渐远离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将 ▲(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3)在“天宫课堂”天地互动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空间站流眼泪是什么样的?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在空间站里流泪时,不会体现到下面种情景( ▲ )A.眼泪汪汪 B.泪如雨下 C.热泪盈眶 D.泪眼婆娑32.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图所示,这是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四轮5G无人配送车,空载时质量为600kg。已知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100cm2,配送车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阻力始终为车辆总重力的0.1倍。求:(1)配送车车轮与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这样做可以 ▲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2)配送车空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3)配送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4)某次配送车装上货物后,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4×105帕时,求货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答题卷 .docx 八年级试参考答案.docx 八年级试题卷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