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试卷(含答案+答题卷+PDF版 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试卷(含答案+答题卷+PDF版 1-2章)

资源简介

口只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科学答题卷
27.(1)
(2)
姓名:
班级:
(3)
考场/座位号:
准考证号
[0]
注意事项
[0]
[0]
[0]
[0]
[0]
28.(1)
(2)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
[5]
[5
[5]
[5]
6
[6]
[6]
[6]
[6]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8J
81
[9]
[9]
[9]
[9]
[91
[9
[91
9
29.(1)
(2)
(3)
(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30.(1)
I[A][B][C][D]
6[A][B][C][D]
1I[A][B][C][D]
16[A][B][C][D]
2[A][B][C][DJ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2)
4[A][B][C][D]
9[AJ[B][C][D]
14[A][B][C][D]
19[A][B][C][D]
5[A][B][C][D]
1O[A][B][C][D]
15[A][B][C][D]
20[A][B][C][D]
(3)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4)
21.(1)
(2)
31.(1)
(2)
22.(1)
(2)
(3)
4)
(3)
(4)
23.(1
(2)
(3
(5)
24.(1)
(2)
32.(1)
(3)
(2)
(4)
(3)
25.(1)
(2)
26.((1)
(2)
(3)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智能手机具有显示步数的功能,那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 小科认为:手机中可能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实验并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和评价
2.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
A.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 B.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 D.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读体积 D.测量温度
4.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分米 B.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袋装牛奶每包大约为1.5毫升 D.某病人的体温约为50℃
5.九三阅兵中,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其中“机器狼”是由四足“机器狗”加装上武器或侦察设备进化而成,“机器狼”在侦察能力、打击能力、保障处置等各方面都有提升。下列关于“机器狼”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生物,因为它能自主运动并执行任务
B.它是生物,因为它能够响应远程指令
C.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D.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
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四次单位换算,其中正确的是( )
A.1.2m=1.2×1000=1200mm B.1.2m=1.2m×1000=1200mm
C.1.2m=1.2m×1000m=1200mm D.1.2m=1.2×1000mm=1200mm
7.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L1=9.90 cm、L2=9.91 cm和L3=9.89 cm。取其平均值9.90 cm作为测量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L1=9.90 cm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 B.L1=9.90 cm也可以记录成L1=9.9 cm
C.L2=9.91cm中0.01cm是准确值 D.物体长度可能略大于L=9.90 cm
8.一名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示数分别是38.5℃和37.2℃,那么他的体温是(  )
A.一定是38.5℃ B.一定是37.2℃
C.在37.2℃到38.5℃之间 D.低于或等于37.2℃
9.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关于生物特点与科学观念不相符的是(  )
A.鸟儿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是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B.成年青蛙用肺呼吸,湿润皮肤能辅助呼吸,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它减小运动阻力
D.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
10.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和使用了显微镜,课后有几位同学饶有兴趣地讨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明亮 B.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越少
C.显微镜观察的材料需要薄而透明 D.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1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看到了以下几幅图象,这几幅图出现的先后
(
① ② ③ ④
)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13.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②类动物的分类依据是(  )
A.卵生 B.体温恒定 C.用鳃呼吸 D.体表有鳞片
14.因《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某中学也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种子的植物”的诗词。图中哪位选手会获胜?(  )
A.B.C.D.
15.如图表示狗、猫、虎、豹四种动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目
B.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
16.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能“永生”的动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恢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存在完整的细胞就能继续变成一只幼虫。下列关于灯塔水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灯塔水母是软体动物
B.碎片变成幼虫的过程中细胞膜起控制作用
C.灯塔水母属于刺胞动物
D.这种生物过于奇葩,对我们没有研究意义
1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3℃,放在一标准气压下的沸腾的水中的示数为97℃,若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
A.17℃ B.20℃ C.23℃ D.19.2℃
18.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实验“错误操作”与所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距离时,将尺拉得很紧 偏大
B 测量头发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相互排列较为松散 偏小
C 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 偏大
D 刚测过发高烧病人体温的体温计没有甩直接测正常体温 偏大
19.如图是第一批珍稀濒危候鸟黑脸琵鹭,某同学观察它的形态,推测其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的关系,其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嘴扁平且长,善于捕食鱼类 B.趾间无蹼腿细长,善于游泳
C.水陆都可生活,属两栖动物 D.体表覆羽保温,属变温动物
20.下列同学对我国生物物种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尽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进行保护
二、填空题(第2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2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 ,E:___▲____。
(2)加热少量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字母)。
22.下图是小明同学进行科学测量的一些示意图。
(

)(1)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摄氏度;
(2)乙中液体的体积是 ▲ 毫升;
(3)丙中物块的长度是 ▲ 厘米。
(4)粗细均匀的铜丝在笔杆上密绕14圈,则铜丝的直径约约为____▲___毫米。(保留1位小数)
23.石井水库位于上浦镇,如图甲为水库旁的水杉林,大片的水杉笔直挺拔,像一把把收拢好的巨伞插进水里,不时还有野鸭从树林中穿游而过,被誉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请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并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注:在“横线”上填与数字相应的结构名称)
(1)A、B两图中,可能是野鸭体细胞的是图 ▲ (选填“A”或“B”)。
(2)水杉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 有关。
(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生出水面,或在陆地土壤中呼吸,故水杉耐水湿。决定这一性状的物质是在细胞的 ▲ 内。
24.生态浮岛(如图甲)是一种水质净化设施,通过植物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降低污染物浓度,具有造价低、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和营造水上景观等优点。
(1)生态浮岛中的阳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因素。
(2)美人蕉是亚热带和热带常用的观花植物,因其特有的观赏价值,常被选种于生态浮岛中。美人蕉属于 ▲ 植物(选填“被子”或“裸子”) 。
(3)图乙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中共有 ▲ 条食物链,请你任意写出其中一条: ▲ ;其中水草与藻类争夺阳光、养料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 关系。
(4)生态浮岛中的植物净化了水质,说明生物可以___▲____环境。
25.如图是实验室用来测固体或液体体积的量筒(甲)和量杯(乙)。
(1)用图中所示的量筒和量杯测液体体积时,液体越多,用 ▲ (填“量筒”或“量杯”)测量时的误差越大。
(2)小科同学想用图中量筒测量一块鹅卵石的体积,由于鹅卵石无法直接放入量筒中,他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法:他先在丙烧杯中装一定量的水,记下水面的位置A,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丁所示的量筒中,记下水面的位置在B处;然后他将鹅卵石缓慢地放入烧杯丙中,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直到水面的位置再次到达A处,此时量筒中剩余水的水面位置在图中C处,剩余水的体积是 ▲ mL,此鹅卵石的体积为 ▲ cm3。
26.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甲所示),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应是 ▲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乙A转为图乙B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 (填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在光照充分的情况下,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调节方法是(填字母) ▲ 。
A.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27.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小明查找了有关伽利略温度计的资料后,自制了如图的测温装置。小塑料瓶内充满了空气,水槽中的液体为红墨水,吸管通过一个橡胶塞与小塑料瓶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红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记为h。小明分别测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高度h。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 ▲____(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
(2)若该测温装置上A点所对应的温度为15℃,则B点对应的温度应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5℃。
(3)若想提高该测温装置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改进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青蟹、梭子蟹、河蟹是常见的三种蟹。小科根据查到的资料建立了表格:
名称 身体分节 头胸甲 第五对步足形状
青蟹 20节 头胸甲呈椭圆形 呈桨状
梭子蟹 20节 头胸甲呈梭形 呈桨状
河蟹 21节 头胸甲呈方圆形 扁而尖
(1)青蟹、梭子蟹、河蟹都属于 ▲ (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2)由结构特征来看,三种动物中,青蟹和 ▲ 的亲缘关系更近。
(3)小科根据上述资料建立如图检索表,请你补充完整。
1a身体分21节,第五对步足扁而尖………河蟹 1b ▲ ………………………2 2a头胸甲呈梭形………………………………梭子蟹 2b头胸甲呈椭圆形……………………………青蟹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9.在观察蜗牛实验时,小科进行了下列活动。
(1)构成蜗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2)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 ▲ (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
(3)为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小科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爬回阴暗处。据小科的操作,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
A. B. C.
(4)为了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小科调查并记录了各处环境中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若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请你预测三个地点蜗牛的a、b、c数量关系 ▲ 。
地点 限台上 弱光的树荫下 潮湿的花盆下
蜗牛数 a b c
30.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白蚁的成虫有外骨骼,身体分节,三对足,两对翅。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表所示,分析回答:
组别 培养温度 白蚁数(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
第一组 9℃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二组 4℃ 20 28天
第三组 1℃ 20 14天
第四组 -1℃ 20 9天
第五组 -3℃ 20 7天
(1)该白蚁属于节肢动物,其判断依据是 ▲ 。
(2)实验过程中,除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运用了科学的实验方法是 ▲ 。
(3)实验中每组用20只白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 ▲ 。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 ▲ (填序号)。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③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
④9℃是白蚁生存的最适温度
31.某兴趣小组开展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活动。
【制作装片】(1)图甲是某同学的制作全过程,第⑤步染色所用的试剂是 ▲ 。
(2)在④盖片环节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是为了____▲_____。
乙 丙
【观察装片】(3)用显微镜观察自制装片的操作中,为了在视野中更容易找到细胞,应选用图乙中的镜头组合是 ▲ 。
(4)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 __。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记录结果】(5)图丁是某同学在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指出该模式图中存在的错误 ▲ 。
32.小实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组织的三级跳比赛,他根据平时的训练体会,猜想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有:起跳速度、跳跃角度等。他用图示弹射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一:保持弹射角度θ不变,改变弹簧压缩量,依次增大小球弹射初速度v,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B、C三点。
实验二: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改变弹射角度θ进行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
抛射角度θ 15° 30° 45° 60° 75°
抛射距离/cm 50 86.6 100 86.6 50
(1)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可得出结论: ▲ 。
(2)实验二中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是为了保持小球弹射时的 ▲ 相同 。
(3)小实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得到启发,他要提高自己三级跳远成绩的做法是 ▲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智能手机具有显示步数的功能,那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小科认为:手机中可能有感受
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实验并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和评价
2.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
的是()
A.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
B.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
D.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读体积
D.测量温度
4.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最符合实际
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分米
B.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袋装牛奶每包大约为1.5毫升
D.某病人的体温约为50℃
5.九三阅兵中,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其中“机器狼”是由四足“机器狗”加装上
武器或侦察设备进化而成,“机器狼”在侦察能力、打击能力、保障处置
等各方面都有提升。下列关于“机器狼”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生物,因为它能自主运动并执行任务
B.它是生物,因为它能够响应远程指令
C.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D.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
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四次单位换算,其中正确的是()
A.1.2m=1.2×1000=1200mm
B.1.2m=1.2m×1000=1200mm
C.1.2m=1.2m×1000m=1200mm
D.1.2m=1.2×1000mm=1200mm
7.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L=9.90cm、L9.91cm和
L=9.89cm。取其平均值9.90cm作为测量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L=9.90cm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
B.L,=9.90cm也可以记录成L=9.9cm
C.L2=9.91cm中0.01cm是准确值
D.物体长度可能略大于L9.90cm
8.一名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示数分别是38.5℃
和37.2℃,那么他的体温是()
A.一定是38.5℃
B.一定是37.2℃
C.在37.2℃到38.5℃之间
D.低于或等于37.2℃
第1页共8页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21.(1)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22.(1)_________ (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23.(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
24. (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____________
25. (1)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
26. ((1)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27.(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9. (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
3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1)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5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D D D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C C C C D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1.(1)胶头滴管 药匙 (2)D、E
22.(1)-8℃ (2)44mL (3)1.88cm(合理即可) (4)1.1
23.(1)A (2)细胞壁 (3)细胞核
24.(1)非生物 (2)被子
(3)4 水草→水生昆虫→鱼→白鹭 竞争 (4)影响
25.(1)量杯 (2)26 26
26.(1)逆时针 (2)左下方 (3)C
27.(1)气体 .(2)大于 (3)换用更细的吸管
28. (1)无脊椎动物 (2)梭子蟹 (3)身体分20节,第五对步足呈桨状。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9.(1)细胞 (2)放大镜 (3)C (4)c>b>a
30.(1)有外骨骼,身体分节,三对足,两对翅
(2)控制单一变量(控制变量法)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4)①②
31.(1)碘液 (2)避免产生气泡
(3)①④ (4)C (5)少画了细胞壁,多画了叶绿体
32.(1)在抛射角一定时,速度越大,抛射距离越远;
(2)初速度;
(3)以最快的速度沿着与地面成45°的角起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