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九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九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般彗星由彗头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当其接近太阳时,彗星的挥发物质升华使其彗尾变长。2024年10月2日,北京拍摄到6万年一遇的彗星。该彗星从北京国贸建筑群旁升起,半小时后朝霞漫天,该彗星于10月12日日落后不久在北京被再次观测到。下图示意该绕日彗星到访期间天体位置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10月12日再次观测该彗星时,观测的最佳位置及大致时间最可能是
A.甲地 19:30 B.乙地 17:30
C.甲地 17:30 D.乙地 19:30
2.在10月2日~10月12日观测期间,可以发现该彗星
A.轨道趋于正圆 B.体积越来越大
C.亮度逐渐变暗 D.彗尾逐渐变长
华州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自秦岭向渭河平原过渡,河流众多,部分河段因大量泥沙淤积,使得河床高出地面达2~3米,形成地上悬河。研究发现,华州区秦岭段北部植被种类多。右图示意华州区河流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秦岭段分水岭的走向大致为
A.南一北
B.东一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
4.华州区地上悬河多出现在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5.华州区秦岭段北部植被种类多,可能是因为
A.热量条件好 B.水热组合多样
C.降水量较多 D.黑土分布较广
形态高陡的堆积体在外界因素诱发下,易整体发生变形并向低处流动,产生碎屑流。碎屑流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东段尼木县境内某地滑坡纵剖面,其中滑坡堆积、崩坡积、冲洪积等为碎屑流组成物质。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碎屑流组成物质
A.有机质多 B.磨圆度高 C.分层性好 D.分选性差
7.可能会诱发图示地区碎屑流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温差小 ②地震多发 ③降水减少 ④气温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碎屑流堆积在续曲河后,对河流下游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A.直接威胁用水安全 B.引发区域旱灾
C.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D.山洪风险升高
右图示意某海域多年平均盐度水平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9.导致甲岛西侧等盐度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潮汐 B.洋流
C.波浪 D.季风
10.等盐度线密集海区南北宽度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温差 B.年降水量
C.海陆轮廓 D.入海径流
11.等盐度线密集海区的等盐度线疏密状况是
A.昼密夜疏 B.夜密昼疏
C.冬密夏疏 D.夏密冬疏
右图所示地区夏季吹西南风,冬春季吹西风,苍山山体高大,主峰终年积雪。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关的传统房屋多坐西朝东,主要是因为
A.利于采光 B.西风强劲
C.湖风清凉 D.西高东低
13.旱季苍山东坡比西坡湿润,是因为旱季东坡
A.是季风背风坡 B.气旋活动频繁
C.抬升洱海水汽 D.冰雪融水丰富
14.苍山气温年较差
A.西坡大于东坡 B.东坡大于西坡
C.山顶大于山麓 D.没有位置差异
近年来,我国东北林区火灾风险日益增大,火灾不仅改变着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营养物质循环,而且对冻土环境也有着重要影响。据此完成15~16题。
15.东北林区火灾风险在近年来增大的自然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森林减少 C.光照增强 D.风力减小
16.森林地表温度在火灾后变化明显,显著上升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表示水中溶解的所有固体物质的总量,与水体盐度呈正相关关系。新疆南部的和田河以常年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经山区、平原和沙漠,各地区地下水分布及性质具有显著差异。平原区生产生活集中,当地开发大量井水及坑塘水(位于地表的水塘,水体稳定,多用作生产)以满足用水需求。下图分别示意和田河流域地理要素分布及沿A-A'水文地质剖面。与细土平原区及风积沙漠区相比,和田地区砾质平原区TDS值较低。
(1)细土平原区地下水较丰富,试分析其原因。(6分)
(2)研究发现和田地区坑塘水TDS值较高,试解释其成因。(6分)
(3)砾质平原区TDS值较其他地区低,试从自然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1年2月,某航班从东非高原的内罗毕机场升空后一直保持在对流层顶部飞行。下图示意该航班的飞行航线。
(1)推测该航班高空飞行过程中飞行高度整体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4分)
(2)依次说出该航班途经的陆地水平自然带类型。(4分)
(3)在飞越东非高原上空途中,乘客拍摄到地面草木越来越干枯的景观变化,解释其成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基本相同-牧业与矿业,典型的环境问题也基本一致-荒漠化严重。为改善环境质量,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采取了多种措施对环境进行了治理,最近还推出了机器人沙地植树技术,大幅提高了造林效率,但沙尘暴仍时有发生。下图示意某次大规模沙尘暴在我国境内的分布。
(1)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规模采矿易形成丰富的沙源,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4分)
(2)专家认为蒙古国是我国此次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推测其理由。(6分)
(3)指出内蒙古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6分)
(4)为减轻蒙古国沙尘对我国的影响,请你为我国政府提出几点建议。(4分)高三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该彗星于10月12日日落后不久被再次观测到,北京10月12日日落时间早于18:00时,甲地位于地球夜半球靠近
昏线一侧,可以观测到该彗星。
2.C由图可知,10月2日~10月12日,该彗星距离太阳越来越远,受太阳辐射影响减小,彗星的挥发物质减少,彗尾变
短,亮度逐渐变暗;由图可知,10月2日后该彗星运行轨道越来越扁。
3.C分水岭为分割两个流域的山岭,通常为河流发源地。由图可知,华州区河流多发源于中南部,说明中南部为秦岭分
水岭,根据分水岭两侧河流分布及走向,可知分水岭大致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4.B地上悬河是河流挟带泥沙在流经平坦河段时,泥沙淤积河道形成。由材料及图可知,②河段位于北部地势平坦的渭
河平原,泥沙最易淤积,形成地上悬河;其余河段位于河流中上游或河流出山口,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搬运为主。
5.B由所学知识可知,渭河平原由地层断裂下降形成,故华州区秦岭北部位于断层下降一侧,相对高度大,水热条件组合
多样,有利于多种植被生长;秦岭南部为迎风坡,热量条件好、降水多。
6.D据图可知,碎屑流组成物质来自高海拔花岗岩崩滑,落差大,崩滑速度快,这些碎屑流组成物质无法有效分选,导致
分选性差,平均粒径较大,大小不均匀,有机质含量少。
7.C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示地区有多条断层分布,说明地震多发,导致高陡地区的堆积物受震动向山下滑落,产生
碎屑流;图示地区海拔高,冰川分布广,气温升高后,冰川融化后冰川融水挟带泥砂石块等物质运移至河谷地区,导致碎
屑流堆积。
8.D分析可知,碎屑流物质来自山体的滑坡堆积物、崩坡积物和冲洪积物,多为泥和砂的混合物,堆积在续曲河后会淤塞
河道,形成堰塞体,导致水位上涨,一旦堰塞体溃决,湖水会迅速溢出并高速流向下游,形成山地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安
全构成重大威胁。
9.B图示甲岛西侧等盐度线向北凸出,主要是受北上暖流影响,流经海域水温高,盐度高;多年平均海水盐度受季风、波
浪和潮汐影响小。
10.D西部等盐度线密集海区为大陆沿岸,盐度向陆地递减,是因为受到陆地入海径流(淡水)注人影响;入海径流量大的
海域(图示南部海域),等盐度线密集海区宽,反之,图示北部海域等盐度线密集海区窄。
11.C河口常年为淡水,夏季入海径流量大,海水盐度受影响的范围大,导致等盐度线较稀疏;冬季入海径流量小,海水盐
度受影响的范围小,导致等盐度线较密集;地表径流和盐度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12.B该地常年吹偏西风,下关位于山口东端,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较大,为减少大风天气影响,传统民居多坐西
朝东。
13.C苍山东临洱海,洱海蒸发的水汽在谷风与湖风的共同作用下,会给东坡带来较多的水汽,使旱季东坡比西坡更湿
润;云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是旱季,盛行西风,苍山东坡是背风坡,但背风坡一般降水少,应该更加干旱;冬季受
【高三第3次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H-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