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8BAAcBA题号1112131415答案B4816.(1)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1(2)变化:宋代科举规模扩大,录取人数比前代大幅度增加:南方人逐渐占据优势。原因: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方针,大力提倡文治: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科举制的公平化、规范化(皇权的加强等)(8分)[变化共两点,一点2分;原因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17.一、直观证史:呈现民初政治危机。漫画以“火车脱轨”的视觉隐喻,生动展现了袁世凯死后的民国政局。这可与文字史料中“北洋政权失去掌控力”的相关表述相互印证,既直观体现“后袁世凯时代”北洋政权的脆弱性,又弥补了文字史料在“场景化呈现”上的不足,为研究民国初期政治乱象提供了具象佐证。二、补充民众政治心态研究:折射共和体制认同的现状。画面中“众人合力插旗、推动火车重回正轨”的场景,明确指向“维护中华民国、坚守共和”的行动,折射出当时社会(或以漫画创作者为代表的群体)对共和体制的认同,即便政局混乱,仍对“恢复共和秩序”抱有期待,为研究民国初期民众政治心态提供了参考。三、需客观看待漫画类史料的局限性,结合其他史料综合考证。作为历史漫画,创作者可能带有主观倾向,通过“合力救局”的理想化状态呈现社会共识,未能完全反映当时军阀割据的残酷现实;漫画未明确“合力救局人员”的具体身份,存在信息模糊性。因此需结合1916年前后的历史档案、报刊报道、当事人回忆录等史料互证,才能全面客观解读民国政治。[评分细则:史料价值题,答题结构:要素解析+可研究内容+史料评论。漫画要素分析(2分);分析该史料可以研究的内容:民国政局动荡、共和政体不稳固、北洋政府的脆弱性、民众再造共和的期待等(6分);辩证分析史料实证价值:能够展示的内容(2分)和局限性(2分):表述成文(1分)】18.示例一:论题:适时调整外交政策为我国外交打开新局面。阐述: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我国的外交政策,因时而变的外交符合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使我国不至处于孤立地位。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应对苏联的威胁,出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考虑,中国与美国改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改革开放后,苏联和部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中国迎来了新的外交高潮。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提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编号:1102974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17.(13分)高二历史答题卡班级:姓名:贴条形码区考场号:座位号:(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可 注意事项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学号等填写清楚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正确填涂■缺考标记 ■一、单选题(共45分)■1[A][B][C][D]6[A][B][C][D]11[A][B]IC][D]2[A][B][C][D7[AJ[B][C][D]12[A][B][C][D]3[A][B][C][D]8[A][B][C][D]13[A][B][C][D]4[A][B][C][D9[AJ[B][C][D]14[A][B][C][D]5[A][B][C][D]10[AJ[B][C][D]15[A[BJ[C][D]二、简答题(共55分)16(1).(6分)■16(2).(8分)■■a第1页(共2页)编号:1102974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18.(14分)19.(14分)ū■食■■■第2页(共2页)绝密★启用前A.强化社会治理B.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C.革新社会风俗D.规范法律的实施程序高二历史试题5.洪武十四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武二十年,“禁番使毋得以麻铁出境,仍命揭榜海上,注意事项:使咸知之”:洪武三十年,“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明朝此类举措的推行意在()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A.维护政府权威B.强化海禁政策C.稳定统治秩序D.保障农业生产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6.晚清道光、咸丰年间,政府常用“文章经济均高于人,能办事亦肯办事“强敏过人、任事勇往洋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务与地方兼悉“屡试以事,皆能实心实力“其胆识优长、性情忠笃,办事皆有条理”等语句选拔和第I卷(选择题)评价官员。这体现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A.新经济因素加速清末社会阶层流动B.甲午战败导致选官制度变革项符合题意。C.内忧外患推动了人才评价标准变化D.晚清儒学重拾经世致用传统1.周公旦(武王弟)摄政时,规定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民力平均用,厚施恩惠,轻徭薄赋,并7.下图为民国5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任命状上有时任大总统的黎元洪,对老弱病残施以优待。这一规定()国务总理段祺瑞,教育部总长范源廉的签字。该史料可用于研究()823,A.解决了西周王室的财政问题B.彰显出以民为本的思想C.体现了敬天法祖的治国理念D.加速了商周鼎革的进程2.如表是关于蜀身毒道的一些记载。据此可以推断出处记载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汉书张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A.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文官考试制度的施行骞传》国临大水焉。”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北洋军阀的派系纷争8.下表为1978-1987年我国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国别分布基本情况统计,据下表信息可知()吕思勉《中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原令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蹈甸的路国通史》国别人数国别人数A.汉代张骞开通了蜀身毒道B.早在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美国12000法国1500C.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交流D.中国的丝绸受到古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日本2400澳大利亚9003.《后汉书许劭传》记载:“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月旦评每月初一发布,一时成为认证天下名士的权威途径。这一现象()加拿大2200其他西欧国家900A.促使名士完善自身德才B.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水平西德2200苏联及东欧国家550C.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D.维护了门阀士族的地位英国2000其他发展中国家9004.明太祖曾以通俗文风亲自编订《大诰》,收录了236个案例,颁之郡县,规定“每里置塾,聚徒教颂”,强令全体臣民讲读遵守,并将这些案例“撮其要略,附载于律”。这些举措旨在()A.接受国经济水平导致分布失衡B.留学情况折射中外国际关系变化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pdf 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题卡.pdf 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