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去(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下图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陶制生活用具,它距今约有( )
A.一百七十万年 B.六千年 C.四千年 D.两千年
4.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活动的相同特点是( )
A.以原始手工业为主 B.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
C.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D.以采集、狩猎为主
5.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
A.2000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年左右 D.5000年左右
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评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初祖”是(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7.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9.“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等级制代替了分封制
C.禅让制代替了世袭制
D.世袭制代替了分封制
10.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西周—→夏朝 D.西周—→商朝—→夏朝
1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产生“诸侯”“列国”相关制度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12.《孟子 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13.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承认土地私有
1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上述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
A.大运河 B.万里长城 C.都江堰 D.故宫
15.他任用的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那时的周口店一带,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采集一些能吃的叶子,挖掘植物的根茎以及各种果实和种子食用;北京人不仅能猎获小动物,也能捕获个体较大的动物。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三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京人获取食物的方式。
(2)从材料二的图1、图2中你能得出关于山顶洞人的哪些信息(写出至少两点)?
(3)图一、图二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
(4)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有哪些?
17.春秋战国干戈不息,可谓乱世,然而社会却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1)依据材料一,写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工具和生产方式。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指出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体现了此事件的哪些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C D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B C A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元谋人。选项B符合题意;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A排除;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C排除;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是半坡原始居民,D排除。故选B。
2.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发现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和原始人化石遗存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分工明确,会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B项正确;元谋人只会使用天然火,不会保存火种。排除A项;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半坡人已经学会原始农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中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鱼纹陶盆”是半坡居民的典型陶器。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黄河流域,属于新石器时代,其陶器制作工艺具有代表性。B项正确;“一百七十万年”是元谋人的距今时间,元谋人是早期人类,尚未掌握制陶技术,排除A项;“四千年”对应的是夏商周时期或更早的个别文化,但半坡陶器明确距今约6000年,排除C项; “两千年”为秦汉时期,时间太晚,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都以原始农业为主,同时还从事饲养家畜、家禽,以及手工业(如制陶、纺织)等多种经济活动,C项正确;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产活动以农业为核心,手工业只是辅助,并非主导,排除A项;饲养家畜、家禽是他们生产活动的一部分,但并非主要特点,排除B项;采集、狩猎是他们早期的生产方式,进入农耕时代后,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距今约4000年左右,C项正确;ABD项时间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被称为“轩辕氏”,传说他创造指南车、在涿鹿之战中评定蚩尤之乱,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D项正确;尧是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实行禅让制,并非“人文初祖”,排除A项;舜同样是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以贤德著称,不属于“人文初祖”,排除B项;禹建立了夏朝,是奴隶制国家的开创者,但“人文初祖”的称号不属于他,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传说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相传尧老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了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D项正确;选举制是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制度的总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确立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开始于夏朝,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试题分析: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历史上传说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的王位,这是实行世袭制的开始,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10.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B项正确;“商朝—→夏朝—→西周”将商朝置于夏朝之前,颠倒了夏、商的更替顺序,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商朝—→西周—→夏朝”“西周—→商朝—→夏朝”将西周或商朝与夏朝顺序倒置,排除C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诸侯的产生与分封制有关,分封制是指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秩序。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D项正确;禅让制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推举人才的标准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周代并不实行禅让,排除A项;世袭制指权力或地位在家族内世代传承的制度(如夏启“家天下”),题干未涉及,排除B项;郡县制的长官是郡守、县令,而不是诸侯,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君臣关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3.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样就削弱了奴隶制贵族的特权,极大地触动旧贵族利益,B项符合题意;A项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C项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D项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信息不符。故选B。
【点睛】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解题时必须注意比较几个选项的程度,仔细甄别,选出最恰当的一项。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商鞅变法的内容,其中奖励军功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内容。
14.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建成后,四川成为“天府”,故C符合题意。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万里长城是古代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故宫是皇家宫殿,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都江堰建成后,四川成为“天府”。
15.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因此“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歌谣中的他是齐桓公。A项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1)方式:采集植物、猎获动物。
(2)信息:掌握了钻孔技术;有了审美意识。
(3)房屋名称: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房屋。农作物:水稻。
(4)标志: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1)方式:根据材料一“北京人采集一些能吃的叶子,挖掘植物的根茎以及各种果实和种子食用;北京人不仅能猎获小动物,也能捕获个体较大的动物”可知,北京人获取食物的方式是采集植物、猎获动物。这体现了北京人在旧石器时代依靠自然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采集和狩猎是他们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
(2)信息: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图1(骨针)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钻孔技术,能够制作骨针用于缝纫;图2(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有了审美意识,会制作并佩戴装饰品来美化生活。这些信息反映出山顶洞人在生产技术和精神文化层面都比北京人有了明显进步。
(3)房屋名称: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是半坡居民的居住建筑,适应黄河流域干旱、寒冷的气候;图二是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居民的居住建筑,适应长江流域潮湿、多雨的气候。
农作物: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居住图二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居民,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这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之一。
(4)标志: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主要有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私有制的出现使财产归属明确,阶级分化随之产生,统治阶级为维护秩序建立国家机构,这些要素共同标志着人类从原始社会迈入文明社会。
17.(1)新工具和生产方式:新工具:铁制农具(如铁锸、铁犁铧等);生产方式:牛耕(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体现牛耕的使用)。
(2)历史事件与作用:历史事件:商鞅变法。历史作用:使秦国国力大增,倾邻国而雄诸侯(或增强秦国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
(3)商鞅变法的措施:奖励军功(有军功者受爵);奖励耕织(致粟帛多者免徭役);重农抑商(事末利及怠惰致贫者为奴);废除贵族特权(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享受特权)。
【详解】(1)新工具:根据材料一“春秋时期的铁锸”“战国铁犁铧”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制农具;生产方式:根据材料一“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牛耕。
(2)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和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因此,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和所学可知,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倾邻国而雄诸侯(或增强秦国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
(3)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可知,措施是奖励军功(有军功者受爵);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可知,措施是奖励耕织;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可知,措施是重农抑商;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可知,措施是废除贵族特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