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白银市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动植物呼吸 C.铁杵磨成针 D.瓷器破碎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 C.氯化钠 D.牛奶
3.下列物后与氧气混合后,在密闭空间内点燃,不可能引起爆炸的是
A.面粉 B.煤粉 C.二氧化碳 D.氢气
4.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B.发现家中电线老化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烟头诱发室内起火,原因是燃着的烟头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5.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铜丝 B.木炭 C.硫粉 D.氢气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7.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仪器和试剂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不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别的试剂
B.从试剂瓶倒完溶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C.不要把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
D.用药匙取用一种试剂后,取另一种试剂前必须擦拭干净
8.“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呼出的气体不含水蒸气
D.收集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时,要使用体积相同的集气瓶
9.查阅资料:红磷在密闭空间内燃烧,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约为7%时熄灭。小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试管,红磷开始燃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底部放细沙的目的是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B.要达到实验目的,试管中的红磷要足量
C.实验结束后,进入试管中水的体积为7 mL
D.红磷停止燃烧后打开弹簧夹,要等到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才能读数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水和酒精 闻气味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品尝味道
C 除去氮气中混有少量的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11.(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①处表示的是 ,②处表示的是 。
(2)下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中n = 。
②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③与C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填字母)。
12. (6分)学习化学后,同学们发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常说喝牛奶可以补钙,其补的是钙 (填“单质”或“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填化学符号)。
(3)生产食品时通常在其包装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写一种)。
(4)将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排尽空气后密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气属于混合物的依据是 。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塑料袋膨胀(如图所示),其原因是
(5)分子与原子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在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中能不能再分。
13.(4分)以典型物质为核心,多角度梳理整合,是我们系统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重要途径。某同学对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写出镁离子的化学符号: 。
(3)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其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
(4)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 (任写一条)。
14.(8分)下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图中物质X主要是 。
(2)将液氧和氮气分离的原理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 不同。
(3)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相比,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优点有 (写一点即可)。
(4)写出氧气在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5)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氮气不能够透过。据此推测氮分子的体积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
(6)在炼钢过程中,吹入工业氧气可以降低钢的含碳量,请写出碳与氧气完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5.(10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为 。
(3)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应看到 时开始收集;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实验方法为 ,则集满。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导管 (填“c”或“d”)端通入;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16.(10分)“取火有方,驭火有术”,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燃烧进行以下探究。
【任务一】认识燃烧。
(1)《庄子 外物篇》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燃”,其燃烧的原理是 ,
(2)下列是木炭燃烧的实验。欲证明氧气浓度对可燃物燃烧有影响,应该进行的对比实验为 (填序号)。实验②与实验③对比可以证明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按图1装置在Y形管中左边放足量红磷,右边放足量白磷和水;
②用激光笔照射红磷和白磷(时间相等),红磷燃烧,白磷不燃烧;
③待红磷燃烧停止后,将右边的水倾倒入左边管中,用激光笔照射白磷,白磷燃烧。
(3)步骤②中红磷燃烧而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
(4)步骤③中白磷还能燃烧说明了红磷燃烧熄灭后, 还有剩余。
(5)红磷燃烧的过程中气球的现象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任务三】探究氧气的含量对物质燃烧程度的影响。
取5 g白磷放入试管中,将温度传感器探头插入图2左边试管底部,放入60 ℃水中,5 s后,将物质M注入试管中,采集数据曲线如图3所示。(小提示:吸热是指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放热是指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温度升高)
(6)B点温度比A点高,说明左边试管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7)根据D点温度比B点高,本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7.(6分)在化学学习中,简单的计算分析也是认识物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1)标准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核电荷数为9,其中子数是 。
(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钙原子的质量为nkg。请根据要求计算。
①钙的相对原子质量= (用m、n表示)。
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比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