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座位序号

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请将:

确的选项填在题后括号内。
1.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历史研究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
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学家经研究编写的各种文献资料等)。一舟
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能证明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会使用火,会烧
烤食物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2.《周易》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反映了远古人类居住条件
的变化,而促使这一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磨制石器的发展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家畜饲养的出现
D.陶器玉器的制作
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
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据此可知,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勤劳智慧,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建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4.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
述,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正确的是()
A.“阪泉”之战,黄帝战败,归顺炎帝B.黄帝时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
C.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D.黄帝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
5.读下图,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此记载与《尚书·牧誓》
《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A.化石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B.青铜器是甲骨文的书写材料
C.文物与文献记载可互相印证
D.牧野之战并没有真正发生过
利翦及铭文拓片
历史试卷
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推ApP
6.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甲骨文
7.“封建亲威,以藩屏周”语出《左传》,隋唐间儒家学者孔颖达将其注释为“封立亲戚为
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这说明分封制设立主要为了(
A.稳定周初政治形势
B.扩大西周地方实力
C.促进各地民族交融
D.削弱了诸侯的权力
8.史学家顾颉刚指出:“秦、晋两国又有同样的成就,秦的成就是融化了西戎,晋的成就是
融化了狄人·名义上是把这些部落一个个翦灭了,实际上却把全部戎、狄民众的文
化提高了··到战国就再没有所谓‘华夏’和‘戎狄’的区别了。”这说明春秋争霸
()
A.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走向统一必经之路
D.秦晋两国的疆域扩大
9.下列文物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
勾践剑
铜冰鉴
A.农业耕种技术的提高
B.纺织业的进步
C.治炼铸造技术的发展
D.煮盐业的兴盛
10.下表是孔子部分弟子的家庭情况,这体现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学生
孟懿子
颜回
端木赐
冉雍
家庭情况
鲁国贵族
“居陋巷”
富商
“贱人之子”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以德治国
D.启发诱导
11.朱绍侯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
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
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者意在说明()
A.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B.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C.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社会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罐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