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江苏省南京市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江苏省南京市专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专用)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9的平方根是( )
A.3 B.±3 C. D.-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3,4,5 D.5,6,7
3.在实数中,无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5.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和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
A. B.或 C. D.或
6.根据下列条件,不能画出唯一确定的的是( )
A.,, B.,,
C.,, D.,,
7.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8.已知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则是( )
A.以c为斜边长的直角三角形 B.以b为斜边长的直角三角形
C.以a为斜边长的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9.如图,三边上的中线,,相交于点,且.若的面积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10.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为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A.2 B. C. D.2.5
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把精确到的近似数是 .
12.比较大小: .(填“”“”或“”)
13.如图,中,是的垂直平分线,,的周长为,则的周长为 .
14.在中,,,则 ;
15.已知是的整数部分,是的小数部分,则的值是 .
16.如图,在直线上依次摆着7个正方形,已知倾斜放置的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水平放置的4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则 :你发现这7个正方形摆放的规律了吗?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继续摆放正方形,一直到,那么 .
第II卷
苏科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专用)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
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7.计算:
(1); (2).
18.解下列方程:
(1); (2).
19.已知,如图,∠1=∠2,∠C=∠D,BC=BD,求证:ABD≌EBC.
20.如图,已知点A表示的数为,点A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1)点B表示的数为 ;
(2)在数轴上还有C,D两点分别表示实数c和d,且有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平方根.
21.如图,已知,两直角边,,点为上一点,现将沿折叠,使点落在斜边上的点处,
(1)求的长;
(2)求的长.
22.在中,,.点为直线上一动点(点不与点重合),以为直角边在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使,连接.
(1)探究:如图①,当点在线段上时,证明.
(2)应用:在探究的条件下,若,,求的周长.
23.【问题背景】
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和相交于点 G.
【问题探究】
(1)的度数为 ;
(2)过G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F,交于点 H,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若,求的长.
24.已知:中,,,D为直线上一动点,连接,在直线右侧作,且.
(1)如图1,当点在线段上时,过点作于.求证:;
(2)如图2,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连接交的延长线于点M.求证:;
(3)当点在直线上时,连接交直线于,若,则___.(直接写出结果)
25.综合与实践.
【背景介绍】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充满着魅力.如图是著名的赵爽弦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用它可以证明勾股定理,思路是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两种求法,一种是等于,另一种是等于四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即,从而得到等式,化简便得结论.这里用两种求法来表示同一个量从而得到等式或方程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双求法”.
【方法运用】
千百年来,人们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趋之若鹜,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向常春在年构造发现了一个新的证法:把两个全等的和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三边长分别为,,,,显然.
(1)请用,,,分别表示出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再探究这三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证明勾股定理.
【方法迁移】
(2)请利用“双求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边上的高为_________.
(3)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设,求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B C A A B A
11.
12.
13.19
14.
15.
16.4
三、解答题
17.【详解】(1)解:

(2)
18.【详解】(1)解:,

或;
(2)解:,



19.【详解】证明:∵∠1=∠2,
∴∠1+∠EBD=∠2+∠EBD,
∴∠ABD=∠EBC,
在ABD和EBC中,

∴ABD≌EBC(ASA).
20.【详解】(1)解:设点B表示的数为x,
∵点A表示的数为,,

∴点B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2)解:∵与互为相反数,
∴,

∴,,
解得:,,


∴的平方根是.
21.【解】(1)解:,,,
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
则.
(2)解:设,由折叠可知:,,
在中,

解得:
∴的长为.
22.【解】(1)证明:∵,,
∴,
∵,,
∴,
∵,,
∴,
∴;
(2)解:在中,,
∴,,
∵,
∴,
由()知,,
∴,,
∴,
在中,,,
∴,
∴的周长为.
23.【解】(1)解:∵在中,,
∴,
∵和的平分线和相交于点 G,
∴,
∴,
∴,
故答案为:;
(2)解:,理由如下:
∵,
∴,
∵,
∴,
又∵,
∴,
∵和的平分线和相交于点 G,
∴,
∴,
又∵,
∴,
∴;
(3)解:∵,
∴,
∴,
又∵,
∴,
∴.
24.【解】(1)证明:∵,,
∴,,
∵,
∴,
又∵,,
∴,
∴;
(2)证明:如图2,作的延长线于,
同理(1),,
∴,
∴,
又∵,,
∴,
∴;
(3)解:∵,
∴,
由题意知,分在线段上,在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求解;
当在线段上时,如图3,作的延长线于,
同理(1),,
∴,,
∴,
同理(2),,
∴,
设,则,,
∴,
∴,
∴;
当在的延长线上时,如图4,作的延长线于,
同理, ,,
设,则,,
∴,
∴,
∴;
综上所述,的值为4或,
故答案为:4或.
25.【解】(1)证明:由题图,可知,
,.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2)由题图,可知,.
所以,
解得.
(3)解: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由题意,得.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所以,
解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