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全优测评卷(原卷版 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全优测评卷(原卷版 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全优测评卷
数 学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实数, - 1,,0中,最大的数是(  )
A. B.- 1 C. D.0
2.“4的算术平方根”这句话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
A. B. C. D.
3.如图,AB,BC,CD,DE是四根长度均为5cm的火柴棒,点A,C,E共线.若AC=6,CD⊥BC,则线段CE的长度是(  )
A.6cm B.7cm C.cm D.8cm
4.如图,在 中, .以 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 于点 ;分别以 为圆心,大于 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射线 交 于点 ,连结 ,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5.如图是一款路灯及其平面示意图,已知AB=AD,CF=CG,B,D分别为 CF,CG 的中点, ∠ABF = 122°,∠BAE=59°,则∠ACD 的度数为 (  )
A.58° B.59° C.63° D.70°
6.如图所示,,,,,,则(  )
A. B. C. D.无法计算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2 x3=x6 B.x6÷x2=x4
C.(﹣2x2)3=8x6 D.(x﹣y)2=x2+y2
8.已知:,则p,q的值分别为(  )
A.5,3 B.5, 3 C. 5,3 D. 5, 3
9.化简:(﹣2a) a﹣(2a)2的结果是(  )
A.0 B.2a2 C.﹣4a2 D.﹣6a2
10.如图,△ABC中,AB=AC,点E,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将△BEF沿EF折叠得△PEF,连结AP,CP,过点P作PD⊥AC于点D,点D恰好是AC的中点.若∠BAC=50°,AP平分∠BAC,则∠PFC=(  )
A.100° B.90° C.80° D.60°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实数的小数部分为a,则   .
12.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为 ,则 的值为   .
13.分解因式:
(1)ax+ay=   ;
(2)=   ;
(3)=   .
14.如图,在中,、分别垂直平分和,交于点、,若,则    .
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6cm和11cm,则它的周长是   .
16.在△ABC中,∠B=30°,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AD=BD,DE=CE,若△ADE为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题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计算:
(1) ;
(2) ;
(3) .
18.如图, 中,BD平分 , 于点E, 于F, , , ,求DE长.
19.某同学作业本上做了这么一道题:“当a= 时,试求a+ 的值”,其中 是被墨水弄污的,该同学所求得的答案为 ,请你判断该同学答案是否正确,说出你的道理.
20.设实数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2a+b)(2a-b)的值.
21.双十一购物节即将到来,某商场设计了两种的促销方案,并有以下两种销售量预期.预期一:第1步,销售量扩大为原来的a倍.第2步,再扩大为第1步销售量的b倍.预期二:第1步,销售量扩大为原来的 倍;第2步,再扩大为第1步销售量的 倍;其中a,b为不相等的正数,请问两种预期中,哪种销售量更多?试说明理由.
22.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 O,EF 过点 O 且 EF∥BC,如果 AB=6,AC=5,求△AEF 的周长.
23. 已知:如图,中,BD平分,CD平分,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交于E、F.求证:
(1)是等腰三角形;
(2).
24.如图1,数轴上,O点与C点对应的数分别是0、60(单位:单位长度),将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AB放在数轴上(A在B的左边),若将直尺在数轴上水平移动,当A点移动到B点的位置时,B点与C点重合,当B点移动到A点的位置时,A点与O点重合.
(1)直尺的长为   个单位长度(直接写答案)
(2)如图2,直尺AB在数轴上移动,有BC=3OA,求此时A点对应的数;
(3)如图3,以OC为边搭一个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不透明的篷子,将直尺放入篷内的数轴上的某处(看不到直尺的任何部分,A在B的左边),将直尺AB沿数轴以5个单位/秒的速度分别向左、向右移动,直到完全看到直尺,所经历的时间为t1、t2,若t1﹣t2=2(秒),求直尺放入蓬内,A点对应的数为多少?
25.如图所示,在中,于D,于E,与交于点F,且.
(1)求证:;
(2)已知,求的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全优测评卷
数 学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实数, - 1,,0中,最大的数是(  )
A. B.- 1 C. D.0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最大数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0小于正数;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就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并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2.“4的算术平方根”这句话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4的算术平方根”这句话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则这个正数x就是a的算术平方根,用符号表示为,据此解答即可.
3.如图,AB,BC,CD,DE是四根长度均为5cm的火柴棒,点A,C,E共线.若AC=6,CD⊥BC,则线段CE的长度是(  )
A.6cm B.7cm C.cm D.8cm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B作BM⊥AC于点M,过点D作DN⊥CE于点N,
∴∠BMC=∠CND=90°,
∵CD⊥BC,
∴∠BCD=90°,
∴∠BCM+∠DCN=∠BCM+∠CBM=90°,
∴∠CBM=∠DCN,
∵BC=CD,
∴△BCM≌△CDN,
∴BM=CN,
∵AB=BC=5,BM⊥AC,AC=6,
∴CM=AC=3,
∴BM=4,
∴CN=4,
∵CD=DE,DN⊥CE,
∴CE=2CN=8cm.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B作BM⊥AC于点M,过点D作DN⊥CE于点N,证出△BCM≌△CDN,得出BM=CN,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M=AC和CE=2CN,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M的长,即可得出CE的长.
4.如图,在 中, .以 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 于点 ;分别以 为圆心,大于 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射线 交 于点 ,连结 ,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作法得AC=AD,AE平分∠BAC,
∴∠BAF=∠CAF=∠BAC=45°,
在△ACF和△ADF中,

∴△ACF≌△ADF(SAS)
∴∠AFC=∠AFD,
∵∠BAC=90,∠B=30°
∴∠C=90°-∠B=60°
∴∠AFD=∠AFC=180°-45°-60°=7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中条件,用SAS证得△ACF≌△AD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对应角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FD的度数.
5.如图是一款路灯及其平面示意图,已知AB=AD,CF=CG,B,D分别为 CF,CG 的中点, ∠ABF = 122°,∠BAE=59°,则∠ACD 的度数为 (  )
A.58° B.59° C.63° D.70°
【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ABF=122°,
∴∠ABC=180°-∠ABF=58°,
∵ ∠BAE=59°,
∴ ∠ACB=180°-∠ABC-∠BAE=63°,
∵ CF=CG,点 B,D 分别为CF,CG的中点,
∴ BC=DC.
在△ABC 和△ADC 中,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补角可得∠ABC=58°,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ACB=63°,再根据线段中点可得 BC=D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6.如图所示,,,,,,则(  )
A. B. C. D.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
∴∠1=∠EAC,
∵,,
∴△BAD≌△CAE,
∴∠ABD=∠2=30°,
∵,
∴∠3=∠1+∠ABD=5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1=∠EAC,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即可。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2 x3=x6 B.x6÷x2=x4
C.(﹣2x2)3=8x6 D.(x﹣y)2=x2+y2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x2 x3=x5 ,故不符合题意;
B、x6÷x2=x4 正确,故符合题意;
C、 (﹣2x2)3=-8x6 ,故不符合题意;
D、 (x﹣y)2=x2-2xy+y2 ,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及除法,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分别计算,再判断即可.
8.已知:,则p,q的值分别为(  )
A.5,3 B.5, 3 C. 5,3 D. 5, 3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于=2x2-6x+x-3=2 x2-5x-3=,
则p=-5,q=-3,
故答案为:D.
【分析】将等式左边展开合并,利用对应系数相等求出p、q的值解题.
9.化简:(﹣2a) a﹣(2a)2的结果是(  )
A.0 B.2a2 C.﹣4a2 D.﹣6a2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2a) a﹣(2a)2
=-2a2-4a2
=-6a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积的乘方法则,合并同类项原则进行计算即可.
10.如图,△ABC中,AB=AC,点E,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将△BEF沿EF折叠得△PEF,连结AP,CP,过点P作PD⊥AC于点D,点D恰好是AC的中点.若∠BAC=50°,AP平分∠BAC,则∠PFC=(  )
A.100° B.90° C.80° D.60°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BAC=50°,AP平分∠BAC ,∴∠PAB=∠PAC=25°,
∵ 点D恰好是AC的中点,∴AD=CD,
∵PD⊥AC于点D ,∴∠ADP=∠CDP=90°,
∵AD=CD,∠ADP=∠CDP=90°,PD=PD,∴△ADP≌△CDP,∴AP=CP,∠PCD=∠PAC=25°,
连接BP,AP=AP,AB=AC,∠PAB=∠PAC=25°,∴△ABP≌△ACP,BP=CP,
∴∠PBC=∠PCB=(180°-50°)÷2-25°=40°,
而将△BEF沿EF折叠得△PEF,∴BF=PF,∠PBC=∠BPF=40°,
∴ ∠PFC=∠PBC+∠BPF=40°+40°=80°。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需要利用等腰三角形特点、角平分线特点、全等三角形特点、折叠特点,分别求出边的关系和角度的关系,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特点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实数的小数部分为a,则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即的整数部分为2,则小数部分为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的的整数部分,即可求解。
12.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为 ,则 的值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解关于x,y的方程组为 得,
x=2+ a,y=1+ a,
所以2x÷(2y)3
=2x÷23y
=22+1.5a÷23+1.5a
=2-1
=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可表示出x,y的值;再将代数式转化为2x÷23y,代入计算,可求出结果.
13.分解因式:
(1)ax+ay=   ;
(2)=   ;
(3)=   .
【答案】(1)
(2)
(3)
【解析】【解答】解:(1)ax+ay=;
(2);
(3).
【分析】利用提公因式和公式法的计算方法因式分解即可。
14.如图,在中,、分别垂直平分和,交于点、,若,则    .
【答案】80°
【解析】【解答】解:∵、分别垂直平分和,
∴,,
∴,,
∵,
∴,
∵,
∴,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由、分别垂直平分和得到,,从而得到,,结合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6cm和11cm,则它的周长是   .
【答案】23cm或28cm
【解析】【解答】解:当腰为6cm时,即:三边是6,6,11,
∴6+6>11,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周长为6+6+11=23cm,
当腰为11cm时,即:三边是6,11,11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周长是28cm.
故答案为:23cm或28cm.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长不确定,故需分情况讨论,①腰长为6cm时;②腰长为11cm时,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判断是否构成三角形,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之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6.在△ABC中,∠B=30°,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AD=BD,DE=CE,若△ADE为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为   °.
【答案】20或40
【解析】【解答】解:如图,∵ AD=BD, ∠B=30°,
∴∠BAD=∠B=30°,
∴∠ADC=60°,
∵DE=CE,
∴可设∠EDC=∠C=x,则∠ADE=60°-x,∠AED=2x,
∴∠DAE=180°-∠ADE-∠AED=120°-x,
①当AE=AD时,∠ADE=∠AED,
∴60°-x=2x,解得:x=20°,
②当DE=AD时,∠DAE=∠AED,
∴120°-x=2x,解得:x=40°,
③当DE=AE时,∠DAE=∠ADE,
∴120°-x=60°-x,此方程无解,
∴ ∠C的度数为20°或40°,
故答案为:20°或40°.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DC=6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设∠EDC=∠C=x,则∠ADE=60°-x,∠AED=2x,∠DAE=120°-x,分三种情况:①当AE=AD时,则∠ADE=∠AED,②当DE=AD时,则∠DAE=∠AED,③当DE=AE时,则∠DAE=∠ADE,据此分别列出方程并解之即可.
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题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计算:
(1) ;
(2) ;
(3) .
【答案】(1)解:
=
(2)解:
=
(3)解:
=
【解析】【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除法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即可求出答案.
18.如图, 中,BD平分 , 于点E, 于F, , , ,求DE长.
【答案】解: 是 的平分线, 于点E, 于点F,


即 ,
解得: .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19.某同学作业本上做了这么一道题:“当a= 时,试求a+ 的值”,其中 是被墨水弄污的,该同学所求得的答案为 ,请你判断该同学答案是否正确,说出你的道理.
【答案】解:不正确,当 时, ;
当 时, .
因此,该同学所求得的答案为 肯定是不正确的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再结合绝对值的非负性分两种情况( 当 a<1 和a≥1时)讨论即可判断求解。
20.设实数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2a+b)(2a-b)的值.
【答案】解:,
,,
【解析】【分析】先根据无理数的估值结合题意得到,,进而代入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即可求解。
21.双十一购物节即将到来,某商场设计了两种的促销方案,并有以下两种销售量预期.预期一:第1步,销售量扩大为原来的a倍.第2步,再扩大为第1步销售量的b倍.预期二:第1步,销售量扩大为原来的 倍;第2步,再扩大为第1步销售量的 倍;其中a,b为不相等的正数,请问两种预期中,哪种销售量更多?试说明理由.
【答案】解:设原来的销售量为x
依题意:预期一的销售量为:ax+abx;
依题意:预期二的销售量为: + ;
=
=
=
=
=
①当b-a>0时,
∵x>0,b-a>0,2+b-a>0

此时预期二的销售量更多;
②当﹣2<b-a<0时
∵x>0,b-a<0,2+b-a>0

此时预期一的销售量更多;
③当b-a<﹣2时
∵x>0,b-a<0,2+b-a<0

∴此时预期二的销售量更多;
④当b-a=﹣2时
∵x>0,b-a<0,2+b-a=0

此时两者销售量一样多
综上所述:当b-a>0或b-a<﹣2时,预期二的销售量更多;当﹣2<b-a<0时,预期一的销售量更多;b-a=﹣2时两者销售量一样多..
【解析】【分析】分别表示出预期一和预期二的销售量,然后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即可.
22.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 O,EF 过点 O 且 EF∥BC,如果 AB=6,AC=5,求△AEF 的周长.
【答案】解:∵EF∥BC,
∴∠EOB=∠OBC,∠FOC=∠OCB,
∵△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EBO=∠OBC,∠FCO=∠OCB,
∴∠EOB=∠EBO,∠FOC=∠FCO,
∴EO=EB,FO=FC,
∵AB=6,AC=5,
∴AE+EF+AF=AE+EO+FO+AF=AE+EB+FC+AF=AB+AC=6+5=11.
∴△AEF的周长为11.
【解析】【分析】由△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EF∥BC,易证得EO=EB,FO=FC,易得△AEF的周长等于AB+AC,则可求得答案.
23. 已知:如图,中,BD平分,CD平分,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交于E、F.求证:
(1)是等腰三角形;
(2).
【答案】(1)证明:∵CD平分,∴.
∵,∴,
∴,∴,
∴是等腰三角形.
(2)解:∵BD平分,∴.
∵,∴,∴,
∴.
由(1)得,,∴.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从而,利用等角对等边得出△CFD是等腰三角形;
(2)与(1)的方法相同得出△BED是等腰三角形,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
24.如图1,数轴上,O点与C点对应的数分别是0、60(单位:单位长度),将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AB放在数轴上(A在B的左边),若将直尺在数轴上水平移动,当A点移动到B点的位置时,B点与C点重合,当B点移动到A点的位置时,A点与O点重合.
(1)直尺的长为   个单位长度(直接写答案)
(2)如图2,直尺AB在数轴上移动,有BC=3OA,求此时A点对应的数;
(3)如图3,以OC为边搭一个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不透明的篷子,将直尺放入篷内的数轴上的某处(看不到直尺的任何部分,A在B的左边),将直尺AB沿数轴以5个单位/秒的速度分别向左、向右移动,直到完全看到直尺,所经历的时间为t1、t2,若t1﹣t2=2(秒),求直尺放入蓬内,A点对应的数为多少?
【答案】(1)20
(2)解:设A点表示的数为x,则B点表示的数为(x+20)
当x>0时
由BC=3OA得60-(x+20)=3x
x= 10
当x<0时
60-(x+20)=-3x
x=-20
(3)解:设A点对应的数为a(a>0),
则 =2,
解得a=25,
答:A点对应的数为25
【解析】【解答】解:(1)如图1,由题意得:OA=AB=BC,
∵OC=60,
∴AB=20,
故答案为:20;
【分析】(1)根据题意,线段OA=AB=BC,根据OC的长度,即可求出直尺AB的长度。
(2)设A点对应的数为x,根据BC=4OA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得出A点对应数。
(3)设A点对应的数为a,根据t1-t2=2的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得出A点对应的数。
25.如图所示,在中,于D,于E,与交于点F,且.
(1)求证:;
(2)已知,求的长.
【答案】(1)证明:∵,,
∴,
∴,
∴,
在和中
∴,
(2)解:∵,
∴,
∵,
∴,
∴;
【解析】【分析】(1)由,,得,再由, 可得,最后由AB=CF,利用AAS定理即可求证。
(2)由求出,再根据,得出DF的值,即可求出AF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