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湘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闯关卷数 学(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元二次方程x2=4的解是( )A.x=﹣2 B.x=2 C.x=± D.x=±22.下列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 C. D.3.如图,在宽为20m,长为32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求道路的宽.如果设小路宽为x,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4.已知 = ,则 的值为( ).A. B. C. D.5.一元 次方程 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6.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CD∥A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AC、BD相交于点O,连接EO并延长交AB于点M,交CD于点N.则S△AOE:S△BOE等于( )A.1∶1 B.4∶3 C.3∶4 D.3∶2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C. 且 D. 且8. 某大型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1000万元,预计三月份的营业额比一月份的多440万元.设该超市营业额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9.方程 的根的情况是( )A.只有一个实数根 B.没有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0.等积变换法是证明勾股定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如图,在中,,以AB为边向下做正方形ADEB,CN平分分别交AB,DE于M,N,过点A,B分别作,,交CN于点G,F,连接DG,利用此图形可以证明勾股定理,记,的面积分别为,,若,,则AB的长为( )A. B.5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所示,点A是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AB⊥y轴于点P,点P在x轴上,若△ABP的面积是2,则k= .12.宽与长的比是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给我们以协调、匀称的美感.如图,把黄金矩形沿对角线翻折,点B落在点处,交于点E,若,则的值为 .13.如图,设双曲线与直线=交于,两点(点在第三象限),将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支沿射线方向平移,使其经过点,将双曲线在第三象限的一支沿射线方向平移,使其经过点,平移后的两条曲线相交于,两点,此时我们称平移后的两条曲线所围部分(阴影部分)为双曲线的“眸”,为双曲线的“眸径”.当k=6时,“眸径”的长为 .14.若等腰△ABC的一边长6,另两边长恰好是关于x方程x2-10x+m=0的两个实数根,则△ABC的面积为 15.如图,已知△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点E在边上,交于点F,,,则的长是 .16.将反比例函数y= (k>0,x>0)的图象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45°得到新的双曲线图象C1(如图1所示),直线l⊥x轴,F为x轴上的一个定点。已知:图象C1上的任意一点P到F的距离与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定值,记为e。即e= ,(e>1)(1)如图1,若直线l经过点B(1,0),双曲线C1的解析式为y=± ,且e=2,则F点的坐标为 ;(2)如图2,若直线l经过点B(1,0),双曲线C2的解析式为y=± ,且F(5,0).P为双曲线C2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动点连接 (PF、Q) 为线段PF上靠近点P的三等分点,连接HQ,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当HQ= HP时,点P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题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1)(2)18.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如图,在一个路口,一辆长为10m的大巴车遇红灯后停在距交通信号灯20m的停止线处,小张驾驶一辆小轿车跟随大巴车行驶.设小张距大巴车尾xm,若大巴车车顶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0.8m,红灯下沿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3.2m,若小张能看到整个红灯,求出x的最小值.19.嘉嘉解方程的过程如图14所示.(1)在嘉嘉解方程过程中,是用 (填“配方法”“公式法”或“因式分解法”)来求解的;从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2)请你用不同于(1)中的方法解该方程.20.如图,已知点在反比函数的图象上,点在直线的图象上,点B的纵坐标为-1,轴,且.(1)求点A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Q在直线的图象上,P、Q两点关于y轴对称,设点P的坐标为,求的值.21.如图,△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1),B(1,2),C(4,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1B1C1,作出△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22.学校打算用长2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生物园饲养小兔,生物园的一面靠在长为12米的墙上,面积为42平方米,求生物园的长和宽.23.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3)比较(1),(2)的结论,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4.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点.(1)求此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所示,请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3) 在轴上存在一点,使的周长最小,求点P的坐标.2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与AC的中点,根据画出的图形,可以猜想:DE∥BC,且DE=BC对此,我们可以用演绎推理给出证明.(1) [定理证明]请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图①,写出证明过程.(2) [定理应用]如图②,四边形ABCD中,M、N、P分别为AD、BC、BD的中点,边BA、CD延长线交于点E,∠E=40°,则∠MPN= .(3)如图③,在△ABC中,∠C=90°,CA=CB=8,E、F分别为CA、CB上一点,M、N分别为AF、BE的中点,当CE=CF=2时,M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湘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闯关卷数 学(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元二次方程x2=4的解是( )A.x=﹣2 B.x=2 C.x=± D.x=±2【答案】D【解析】【解答】∵x2=4,∴x=±2.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2.下列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解答】解:,是二元一次方程,故A不符合题意;,整理德得:,是一元一次方程,故B不符合题意;,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C不符合题意;是一元二次方程,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据此判断.3.如图,在宽为20m,长为32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求道路的宽.如果设小路宽为x,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得:.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图形,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可得。4.已知 = ,则 的值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解答】∵ = ,∴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 = ,计算求解即可。5.一元 次方程 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答案】B【解析】【解答】解:∵∴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答案为:B.【分析】先计算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时,方程由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据此判断即可.6.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CD∥A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AC、BD相交于点O,连接EO并延长交AB于点M,交CD于点N.则S△AOE:S△BOE等于( )A.1∶1 B.4∶3 C.3∶4 D.3∶2【答案】A【解析】【解答】解:∵CD∥AB,∴△DEN∽△AEM,△OND∽△OMB,∴,同理,∴,∴,同理,∴,∴,∴AM=BM,∴S△EAM=S△EBM,S△AOM=S△BOM,∵S△EAM-S△AOM=S△EBM-S△BOM,∴S△AOE=S△BOE,∴S△AOE:S△BOE=1:1,故答案为:A.【分析】由在梯形ABCD中,CDIAB,易证得△DEN∽△AEM,△OND∽△OMB,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易证得,即可得AM=BM,即可得S△EAM=S△EBM,S△AOM=S△BOM,则可求得S△AOE:S△BOE.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C. 且 D. 且【答案】C8. 某大型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1000万元,预计三月份的营业额比一月份的多440万元.设该超市营业额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题可得: 故B正确,A、C、D错误;正确答案:B.【分析】列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增长率问题,由题易知一月份营业额为1000万元,则二月份营业额为1000(1+x)万元,三月份营业额为1000(1+x)(1+x),也即1000(1+x )2,又三月份营业额比一月份多440万元,故可得方程。9.方程 的根的情况是( )A.只有一个实数根 B.没有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D【解析】【解答】解:∵x2 3x+2=0,∴Δ=( 3)2 4×1×2=1>0,∴方程x2 3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逐项判断即可。10.等积变换法是证明勾股定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如图,在中,,以AB为边向下做正方形ADEB,CN平分分别交AB,DE于M,N,过点A,B分别作,,交CN于点G,F,连接DG,利用此图形可以证明勾股定理,记,的面积分别为,,若,,则AB的长为( )A. B.5 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设∵,∴∠∵∠∴∠即∠∵四边形是正方形,∴AB//DE∴∠∴∠∵平分∠∴∠∵,∴∠∴∠∴在△和△中∴△∴∠∴∠∴∠∴∠∵AB//DE,∴∠,∴△,∴,∴即,同理可得,,过点C作于R,于P,于Q,∵为∠ACB的平分线,∴,∴∴∴,∵∴①又∵∴即,∴∴,②①-②,得:,∴,∴.故答案为:A.【分析】设AC=x,BC=y,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AC+∠ACB=90°,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AD,∠BAD=∠ADE=90°,AB//D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AC=∠DAG,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CN=∠BCN,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GC=∠BCN,推出AG=AC,证明△ABC≌△ADG,得到∠AGD=∠ACB=90°,DG=BC,推出∠GDN=∠BAC,证明△DNG∽△AM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S2,同理可得S1,过点C作CR⊥AB于R,MP⊥AC于P,MQ⊥BC于Q,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MP=MQ,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MP,然后表示出S△AMC、S△BMC,结合S1+2=7可得x2-xy+y2=14,根据FG=2可得x-y=2,联立可得x2+y2=24,接下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所示,点A是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AB⊥y轴于点P,点P在x轴上,若△ABP的面积是2,则k= .【答案】-4【解析】【解答】解:连接OA,∵AB⊥y轴∴AB∥x轴∴S△ABP=S△ABO=2∵S△ABO=|k|=2,解之:k=-4(取负值).故答案为:-4.【分析】连接OA,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AB∥x轴,由此可得到S△ABP=S△ABO=2;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建立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求出k的值,结合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可求出k的值.12.宽与长的比是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给我们以协调、匀称的美感.如图,把黄金矩形沿对角线翻折,点B落在点处,交于点E,若,则的值为 .【答案】【解析】【解答】解:设宽为,∵宽与长的比是,∴长为:,由折叠的性质可知,,在和中,,∴,∴,∴,设,在中,,变形得:,∴,故答案为∶.【分析】设宽为,根据题意可得长为,再根据折叠性质可得,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则,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设,再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化简计算即可求出答案.13.如图,设双曲线与直线=交于,两点(点在第三象限),将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支沿射线方向平移,使其经过点,将双曲线在第三象限的一支沿射线方向平移,使其经过点,平移后的两条曲线相交于,两点,此时我们称平移后的两条曲线所围部分(阴影部分)为双曲线的“眸”,为双曲线的“眸径”.当k=6时,“眸径”的长为 .【答案】12【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或,∴点A的坐标(,),点B的坐标(,),∴从A到B的平移方式是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设PQ=2m,根据中心对称性质,则PO==,∵PQ与直线y=x垂直,∴PQ与y轴的夹角为45°,∴点P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点P平移的对应点D是在反比例函数上,∴()()=6,解得m=12或m=-12(舍去)故PQ=12,故答案为:12.【分析】先求出点A、B的坐标,设PQ=2m,根据中心对称性质,则PO==,求出点P、D的坐标,再将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可得()()=6,求出m的值,即可得到答案。14.若等腰△ABC的一边长6,另两边长恰好是关于x方程x2-10x+m=0的两个实数根,则△ABC的面积为 【答案】12或8【解析】【解答】解:当底边长为6时,则腰长为x,∴b2-4ac=100-4m=0解之:m=25,∴ x2-10x+25=0解之:x1=x2=5,∵5×2=10>6,∴腰长为5,则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当腰长为6时,设底边长为n,∴n+6=10,解之:n=4,∴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12或8【分析】分情况讨论:当底边长为6时,则腰长为x,可得到b2-4ac=100-4m=0,解方程求出m的值,然后求出方程的解,可得到腰长为5,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C的面积;当腰长为6时,设底边长为n,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可求出n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15.如图,已知△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点E在边上,交于点F,,,则的长是 .【答案】7【解析】【解答】解:∵△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与的面积相等,∵,∴,∴∵,,∴,∴∴∴∴.故答案为:7.【分析】由题意可得△BEA与△BCD的面积相等,易证△BEF∽△B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则,根据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之比可得,则,据此计算.16.将反比例函数y= (k>0,x>0)的图象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45°得到新的双曲线图象C1(如图1所示),直线l⊥x轴,F为x轴上的一个定点。已知:图象C1上的任意一点P到F的距离与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定值,记为e。即e= ,(e>1)(1)如图1,若直线l经过点B(1,0),双曲线C1的解析式为y=± ,且e=2,则F点的坐标为 ;(2)如图2,若直线l经过点B(1,0),双曲线C2的解析式为y=± ,且F(5,0).P为双曲线C2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动点连接 (PF、Q) 为线段PF上靠近点P的三等分点,连接HQ,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当HQ= HP时,点P的坐标为 。【答案】(1)F(4,0)(2)P( , )【解析】【解答】解: (1)、∵y=± ,当y=0时,± =0,解得:x=2或x=-2(舍去),∵B点坐标为(1,0),得OB=1,∴AB=OA-OB=1,由题意得:又∵e=2,∴ ,∴AF=2AB=2,∴OF=OA+AF=4,∴F点坐标为(4,0);(2)设点P(x, ),∵Q为线段PF上靠近点P的三等分点,∴Q(x+ , ),H(1, ),由HQ= HP ,得(x+-1)2+()2=[ (x-1)]2,整理化简得:15x2-54x+39=0,解得:x= ,或x=1(舍去),当x= 时,y= ,∴P点坐标为P( , ) .【分析】(1)设 y=± =0,求出A点坐标,得出OA的长度,结合OB得长度,求出AB的长度, 由于图象C1上的任意一点P到F的距离与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定值,得,据此求出AF的长,则OF的长度可求,从而求得F点坐标;(2)根据 y=± ,设P点坐标,把H点坐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结合Q为线段PF上靠近点P的三等分点,把Q点坐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把HQ和HP表示出来,根据HQ= HP列关系式,解出x,再把x代入y= 中求得y,则可得出P点坐标。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题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1)(2)【答案】(1)解:或解得:;(2)解:解得:.【解析】【分析】(1)运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配方,进而即可求解。18.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如图,在一个路口,一辆长为10m的大巴车遇红灯后停在距交通信号灯20m的停止线处,小张驾驶一辆小轿车跟随大巴车行驶.设小张距大巴车尾xm,若大巴车车顶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0.8m,红灯下沿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3.2m,若小张能看到整个红灯,求出x的最小值.【答案】解:如图,由题可得CD∥AB,∴△OCD∽△OAB,∴ = ,即 = ,解得x=10,∴x的最小值为10.【解析】【分析】先证明△OCD∽△OAB,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 ,从而求得x的最小值.19.嘉嘉解方程的过程如图14所示.(1)在嘉嘉解方程过程中,是用 (填“配方法”“公式法”或“因式分解法”)来求解的;从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2)请你用不同于(1)中的方法解该方程.【答案】(1)配方法;二(2)解:,∴,∴,解得:,.【解析】【解答】解:(1)在嘉嘉解方程过程中,是用配方法来求解的;从第二步开始出现错误;故答案为:配方法;二.【分析】利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析求解即可.20.如图,已知点在反比函数的图象上,点在直线的图象上,点B的纵坐标为-1,轴,且.(1)求点A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Q在直线的图象上,P、Q两点关于y轴对称,设点P的坐标为,求的值.【答案】(1)解:由题意,,,轴,,在的图象上,.(2)解:设,则,∵点Q在上,,整理得:,解得或2,当,时,,当,时,,故.【解析】【分析】(1)易得B(2,-1), 由可得AB=4,由AB∥y轴可得A(2,-5) ,把点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值;(2)设,则, 把点Q坐标代入在中, 建立关于m方程可求出m值,即的n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21.如图,△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1),B(1,2),C(4,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1B1C1,作出△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答案】解:如图,△A1B1C1即为所求作.A1(6,2),B1(2,4),C1(8,6)【解析】【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定义作出图象,再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直接写出点坐标即可。22.学校打算用长2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生物园饲养小兔,生物园的一面靠在长为12米的墙上,面积为42平方米,求生物园的长和宽.【答案】解: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 米,则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 米,依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 .当 时, ,不合题意,舍去;当 时,答:生物园的长为7米,宽为6米【解析】【分析】可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 米,则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 米,根据等量关系:面积是4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3.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3)比较(1),(2)的结论,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答案】(1)解:由题意,得,则;(2)解:由题意,得,则 ;(3)解:若,则.【解析】【分析】(1)根据等比的性质可得,然后代入待求式子的分子,逆用乘法分配律变形后约分化简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等比的性质可得,然后代入待求式子的分子,逆用乘法分配律变形后约分化简即可得出答案;(3)通过观察(1)(2)的结论及等比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4.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点.(1)求此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所示,请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3) 在轴上存在一点,使的周长最小,求点P的坐标.【答案】(1)解: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解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点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是;(2)解:不等式的解集为:;(3)解: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连接交轴于,则,此时最小,即的周长最小,点和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设直线的表达式为,,解得:,直线的表达式为:,当时,则,点坐标为.【解析】【分析】(1)将点A的坐标代入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求出点B的坐标,最后将点A、B的坐标代入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结合函数图象,利用函数值大的图象在上方的原则求解即可;(3)先求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最后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2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与AC的中点,根据画出的图形,可以猜想:DE∥BC,且DE=BC对此,我们可以用演绎推理给出证明.(1) [定理证明]请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图①,写出证明过程.(2) [定理应用]如图②,四边形ABCD中,M、N、P分别为AD、BC、BD的中点,边BA、CD延长线交于点E,∠E=40°,则∠MPN= .(3)如图③,在△ABC中,∠C=90°,CA=CB=8,E、F分别为CA、CB上一点,M、N分别为AF、BE的中点,当CE=CF=2时,MN= 【答案】(1)证明: 点D、E分别是AB与AC的中点又即(2)140(3)【解析】【解答】解:(2)M、N、P分别为AD、BC、BD的中点MP、NP是各自所在三角形的中位线又故填:140(3)如图所示,取AB中点O,连接ON,OM,∵∠C=90°,CA=CB=8,CE=CF=2,∴BF=AE=BC-CF=AC-CE=6,又∵M、N分别为AF、BE的中点,∴ON∥AE,ON=AE=3,∴∠BON=∠BAC=45°,同理,OM=3,∠AOM=45°,∴∠MON=180°-∠BON-∠AOM=90°,∴△O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填:【分析】(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和性质定理可证;(2)给定中点,根据中位线性质判定平行,根据平行性质得出等角,等量代换,即可求解;(3)从中点结合中位线的思路,取AB中点O构造中位线,结合中位线的性质易证△O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MN的长.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湘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闯关卷(原卷版).doc 湘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闯关卷(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