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题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草原根冠比是指草原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原的生长形态。我国内蒙占自治区草原面积大、类型多。图1示意内蒙古自治区范围。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草原根冠比最大的是
3.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从区域大尺度空间角度分析,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东西部草原根冠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水源 D.土壤
水紷是指水从一个特定范围的入口移动到这个范围内特定位置所需要的时间,是街量水体输运和交换时间尺度的指标。都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与长江直接相连,水体交接受五河入湖及长江水倒灌共同影响。多年观测显示,偏北风能增大鄱阳湖水龄、偏南风戤能盛小其水龄,图2示意鄱阳湖水系。据此完成3~4题。
3.夏季长江水倒灌期间,鄱阳湖水龄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水龄减小 加快了水体交换
B.水龄增大 增大了湖泊体积
C.水龄减小 促进了泥沙淤积
D.水龄增大 降低了湖面高度
4.偏南风能减小鄱阳湖水龄的主要原因是吹偏南风时
A.风生流与人湖径流方向一致 B.湖水流动速度减慢
C.气温升高加剧湖泊水体蒸发 D.湖水垂向对流减弱
表碛是覆盖在冰川表面的岩石碎屑物质、不同厚度的表碛对冰川消融起着加速或抑制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据此完成5~6题。
5.推测冰川表碛厚度最大的位置是
A.海拔较高的缓坡 8 海拔较低的缓坡
C.海拔较高的陡坡 D 海拔较低的陡坡
6.厚度较大的表碛对冰川消融的主要影响及影响机制是
A 加快冰川消融 增强了地面辐射
B.抑制冰川消融 减少了地面反射
C 加快冰川消融 增强了太阳辐射
D.抑制冰川消融 削弱了太阳辐射
河北省赞皇县发育有我国最为典型的嶂石岩地貌,该地貌的典型特征之一是阶梯状陡崖,其主要是崖壁在多次流水横向拠蚀和岩体纵向崩塌作用下不断后退形成的。图3示意赞皇县嶂石岩地貌发育模式。据此完成7~8题。
1.形成石英砂岩纵向节理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垂直溶蚀 B.重力作用 C.山风垂直侵蚀 D.冻融作用
8.崖底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是
A.石英砂岩 B.灰岩 C.崖底基岩 D.泥岩
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型湖泊,湖区年均降水量约410mm。冬春季节,湖面多大风天气,以偏西风为主,每年11月开始,纳木错进入冰冻期,至次年1月湖面完全结冰。近年来,纳木错湖面不断扩大。图4示意纳木错周边地形。据此完成9~10题。
9.随着纳木错面积的不断扩大,甲处湖底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厚度变化是
A.颗粒变大,厚度增大 B.颗粒变大,厚度减小
C.颗粒变小,厚度增大 D.颗粒变小,厚度减小
10.11月和1月湖泊东西两侧区域降水差异特征是
①11月,东侧区域降水多于西侧 ②1月,东侧区域降水多于西侧
③11月,西侧区域降水多于东侧 ④1月,东西两侧区域降水均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斯潘塞湾位于澳大利亚南部,属地中海气候,海区较封闭。受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海湾表层海水运动随季节发生变化。图5示意澳大利亚斯潘塞湾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11、斯潘塞湾表层海水盐度季节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洋流性质 C.海面高度 D降水差异
12.推测斯潘塞湾表层海水运动方向是
南极大陆冻土广布,土壤发育差。图6示意南极半岛局部地区,图中虚线所示区域是南极地区土壤发育最好的区域。该区年均温约-2℃,年降水量200~1000mm,区内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散布。图7示意该区某典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南极地区虚线所示区域土壤发育最好的主要原因有
①植被覆盖率较高 ②气候条件较好
③海浪沉积作用强 ④有机质分解快
A. ①②③ ~。 6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该区6~24cm土层深度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是因为r
①地温较低 ②冻融作用 ③植物蒸腾 ④淋溶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4年12月21日,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进行了一次以“根据日影判断经纬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学校操场上垂直竖立了一根高度为1 米的直杆,每10分钟测量一次杆影长度,并以在杆影顶端摆放小鹅卵石的方式记录杆影的移动线路。图8示意直杆及8个不同时刻杆影朝向及长度变化。当杆影顶端在M位置时,杆影长约1.73米,为当日最短,此时钟表时间是12:40。据此完成15~16题。
15.推测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最可能是
A. (40.5°N, 116°E) B. (31°N, 120°E)
C. (36.5°N,110°E) D. (45°N, 85°E)
16.为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A.增加直杆长度 B.使用直径较大的直杆
C.缩短测量时长 D.缩短测量的时间间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哀牢山是我国西南地区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种植了天堂华山松和早冬瓜。森林凋落物层发生分解后、其屡度增大、孔隙增多、表面积增加。研究表明、哀牢山地区三种叒祘凋落物的蓄水能力有显羞羞异,且半分解层凋落物的蓄水能力高于未分解层。表Ⅰ示意三种森林冠层高度、胸径、有效拦截量对比。
表1
森林类型 冠层高度/m 胸径/ cm 有效拦截量/(
常绿阔叶林 15~18 10~100 16
华山松林 13~15 30 6
早冬瓜林 12~15 25 3
(1)指出哀牢山地区涵养水源能力最强的森林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分析半分解层凋落物的蓄水能力高于未分解层的原因。(6分)
(3)为最大程度发挥哀牢山地区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指出当地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卜列要求。(22分)
盐沼是海岸带重要的生态系统,在自然及人为影响下,盐沼植被覆盖区前缘常出现陡坎。研究表明,盐沼陡坎的形成受涨落潮、海浪侵蚀、沉积底质和生物作用共同影响,且盐沼存在“淤进——稳定——蚀退——再生”的周期性演化过程。图9示意崇明岛东滩盐沼陡坎演化。
(1)说明涨潮和落潮对盐沼光滩区表层沉积物的不同影响。(6分)
(2)分析盐沼陡坎多出现在植被区前缘的原因。(8分)
(3)描述盐沼“淤进一稳定一蚀退一再生”的周期性演化过程。(8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是当今气候变化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某地理研究团队利用2015—2022年的遥感影像对哈尔滨市建成区的湿地进行地表温度反复测算,结果显示湿地能显著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夏季平均降温幅度可达3.39 ℃.影响范围最大达256米。湿地的降温效率与其面积、形态及水体连通性等密切相关。图10示意哈尔滨某湿地周边7月份平均地表温度变化。
(1)说明城市湿地在夏季能显著降温的作用机制。(6分)
(2)为充分发挥城市湿地的夏季降温效应,请提出合理的具体建议。(6分)
肇庆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地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A A B D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A A C C D
二、非选择题
17. (18分)
(1)常绿阔叶林。(2分)
依据:常绿阔叶林冠层最高、胸径最大;(2分)产生的凋落物最多、有效拦截量最大,蓄水能力最强。(2分)
(2)半分解层凋落物结构更松散,吸水能力更强;半分解层凋落物厚度更大,表面积更大,储水能力更强;半分解层凋落物表面孔隙更多,增加雨水下渗;未分解层凋落物结构完整,水分不易进入。(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3)加强对现存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力度;优化树种配置,避免过度单一化;合理调控造林密度;严格控制烧荒行为,减少对凋落物的破坏;在坡度较大的地区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减缓水流流速,从而避免枯落物被雨水冲走。(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18. (22分)
(1)涨潮阶段,水流在浸没盐沼区域时流速会急剧降低,所挟带的泥沙由于受到植被阻滞而发生沉降,光滩区表层沉积物增多;(3分)落潮阶段,盐沼前缘光滩区逐渐暴露,浅水条件下表层水流会侵蚀滩面,造成光滩区表层沉积物减少。(3分)
(2)植被地上部分消减海浪能量,降低水流速度;植被促进细颗粒泥沙在植被区前缘沉降;植被根系增强沉积物结构稳定性,提高植被区表层的抗侵蚀能力;光滩区受海浪侵蚀速度快于植被覆盖区;植被覆盖区与光滩区之间形成高差,海浪侵蚀植被区下部分。(每点2分,答对4点得8分)
(3)淤进阶段:植被向海洋方向扩展,沉积作用增强。稳定阶段:植被区滩面不断抬升并形成稳定固结层,形成陡坎。蚀退阶段:植被区与光滩区之间的高差增大,海浪不断侵蚀植被区底部,陡坎后退。再生阶段:前缘光滩区沉积条件改善,植被重新生长,进入新一轮循环。(每点2分,共8分)
19. (12分)
(1)夏季气温高,湿地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吸收大量热量,降低气温;(2分)湿地植被使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地温,减少地面辐射,降低气温;(2分)水体热容量大,升温慢,降低气温。(2分)
(2)在湿地周边合理规划居住区,利用其夏季降温效应;(2分)保护并扩大城市湿地面积,并通过适当开凿沟渠、开放水坝等措施恢复湿地水体连通性,提升其生态调节功能;(2分)改变湿地形态,增加湿地与周边环境的接触面积,提高湿地的降温效率。(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