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
本试题共8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 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 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微量元素 B.细胞中的氮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氮元素参与植物细胞中纤维素的合成 D.氮元素可参与合成叶绿素进而提高产量
2.关于蓝细菌和酵母菌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ATP 的水解与合成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B 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输物质
C 都以细胞壁为细胞边界 D.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3.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常利用显微镜观察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花生子叶细胞脂肪颗粒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脂肪颗粒呈橘黄色
B.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细胞质流动时,观察到的叶绿体运动方向与实际相反
C.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的细胞是分生区细胞
4. 1958年, M. Meselson 和 F. Stahl 通过 N 标记 DNA 的实验,证明了 DNA 的半保留复制。下列关于这一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P 或 S 替代 N 标记 DNA 可以获得同样的实验结果
B.可以选择烟草花叶病毒替代大肠杆菌获得同样的实验结果
C.将DNA 变成单链后再进行离心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D.实验过程中可得到只含 N 的 DNA 带或只含 N的 DNA 带
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除了可以吸收单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外,还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抗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上皮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单糖、无机盐时消耗ATP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时载体蛋白会发生构象变化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抗体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母亲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均消耗能量
6.某实验室在观察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时,用红、蓝荧光 (分别用黑色、白色表示)分别标记所有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如图1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细胞中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
B.该细胞不可能为精原细胞
C.该动物的细胞中最多有8个荧光点
D.该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最多有2种
7.气调保鲜技术是指在冷冻贮藏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来创造一个适合特定食品的包装条件,以减慢食品腐败的速度。为探究充入氮气对樱桃果实贮藏的影响,科研人员在( 贮藏温度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2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储藏时间和有无充入氮气
B.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樱桃果实进行无氧呼吸的时间晚
C.9d时,实验组樱桃果实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9.若继续延长储藏时间,实验组的( 释放速率不可能升高
8.拟南芥发育早期的叶肉细胞中,未成熟叶绿体发育所需的ATP 需借助其膜上的转运蛋白H (由H基因编码)由细胞质基质进入。发育到一定阶段,叶肉细胞的H基因表达量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吸收光谱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应选择红光照射
B. H基因过量表达会引起叶肉细胞有氧呼吸强度升高
C.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自细胞质基质中的 ATP
D.叶绿体发育过程中,叶肉细胞H 基因会进行选择性表达
9.基因X 编码的蛋白X能够与核基因Y 的启动子区域结合,进而显著增强基因Y的表达。基因 Y 的表达产物可促进植物开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X在细胞核内合成后,可直接作用于基因Y 的启动子
B.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敲除基因X.会延迟植物的开花时间
C.在基因Y 缺失突变体中,过量表达基因X仍能促进植物开花
10.赫尔希和蔡斯用“P或”S标记T2 噬菌体,并用其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止确的是 ( )
A.子代噬菌体中的S元素全部来自大肠杆菌
B. S标记组,子代噬菌体可检测到放射性
6.搅拌不充分导致 S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D .两组实验相互对照、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多数哺乳动物断奶后乳糖酶基因表达量下降、少数个体成年后甚至不能产生乳糖酶,引起乳糖不耐症。但在畜牧业发展后,部分人群(如北欧牧民)中出现了能终身表达乳糖酶的变异体 (耐受个体)。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乳糖酶基因的持续表达源于突变,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畜牧业出现前,该突变基因频率极低,且耐受个体不具有生存优势
C.畜牧业出现后,耐受个体获得优势、基因频率定向提高
D.个体通过长期饮用牛奶获得了耐受性并遗传给后代
2.耐涝菊花突变体能显著降低水涝胁迫下所产生的ROS (活性氧,可诱导细胞衰老)量。研究人员检测了水涝胁迫下耐涝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 ROS 清除酶 (SOD、CAT 和APX6)的表达量,结果如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正常情况相比,水涝胁迫下野生型植株更易通过ROS诱导进入衰老进程
B.3种耐涝突变体中SOD 表达量都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说明耐涝性只与SOD 有关
C.耐涝突变体可通过提高ROS消除酶表达量,从而延缓细胞衰老
D.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耐涝突变体细胞的衰老进程不受ROS 影响
13.某兴趣小组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设置了三个实验组:甲组、乙组、丙组。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底物剩余量,结果如图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可能是酶的种类、酶浓度、底物浓度
B.该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温度结果表明乙组的温度为该酶最适温度
C. 该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pH,结果表明乙组的p以低于丙组
D.甲组 时底物剩余量不再改变,
14.研究者对分布在某山坡不同海拔的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山坡部分鸣禽物种的演化关系图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如图5),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 )
A.在②③④⑤四种鸣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鸣禽②和⑤
B.鸣禽⑥和⑦求偶的鸣叫声相似说明两者不存在生殖隔离
C 在种群X 进化成⑥⑦的过程中.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基因
D.不同海拔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15.图6为某家系中有关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甲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对该家系中的部分个体乙病有关的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如图7。测序表明,基因b (由基因B 突变产生)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4位碱基改变,由S'-GACAG-3'变为5'-GAGAG-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和正常序列探针杂交
和突变序列探针杂交
A. I-I 的基因型为 或AaX X' B. Ⅲ-7的基因型为AAX Y或
C.基因b对应的第241 位氨基酸发生改变 D.对Ⅱ-5乙病进行探针杂交后均为阳性
16.水稻高秆和矮秆性状受D/d、E/e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d基因纯合则表现为高秆。科研人员将高秆纯合A品系与矮秆纯合B品系 (突变体)进行杂交,得到F ,F 自交得到F 、分别统计亲本 (A、B品系)、F 及F 中不同株高 (株高大于120cm为高秆性状)的植株数量,结果如图8 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 品系的基因型为 ddee. F 的基因型为 DdEe
B. F 中矮秆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DdEE 或DdEe
C.若B品系的基因型为 DDee,则 F 的基因型为 Ddee
B P 中高秆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或3 种
17. (10分) 黄曲霉毒素 是黄曲霉产生的剧毒次生代谢物,严重危害粮食安全。O-甲基转移酶基因 AFLA 105170 在黄曲霉生长和 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构建该基因缺失菌株后,检测了正常菌株与该基因缺失菌株中 含量和与 合成相关基因 (如afZ]、aflW、afIS、aflM)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如图9、图10 所示。
(1)从图9和图10的结果可知,0-甲基转移酶可能通过甲基化 (填“促进”或“抑制”)AFB 合成基因的转录,进而对黄曲霉表型产生影响,该现象称为 。从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角度,分析AFLA 105170 基因缺失组中AFB、含量减少的原因: 。
(2)研究人员发现AFLA 105170基因缺失后,黄曲霉菌细胞膜完整性受损,若选用“能与细胞膜破损处结合并显色的试剂Y”进行验证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3)基于本研究,请提出一种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减少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途径: 。
18.(12分)糖尿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对此。科学家开展了多项针对糖尿病治疗的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胰岛素首先在 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并经 (填细胞器)加工、折叠、修饰,最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胞外。
(2)研究发现,受到自由基攻击造成损伤后,人体胰岛 B细胞中的胰岛素转录激活因子PDX-1的表达量会降低;进而引发糖尿病。玫瑰花醇(Mc)提取物有控制糖尿病及抑制并发症的作用,为研究其抗糖尿病的机制、科研工作者开展了以下实验:每天对部分糖尿病模型鼠灌胃 Mc提取物,7天后检测胰腺细胞相关物质的分泌量,结果如表1 (表中 SOD.为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清除自由基)。
表1
组别 Mc提取物/ (mg/ kg) SOD 含量/相对值 PDX-1基因的表达量 胰岛素含量/相对值
1 — 0.75±0.04 2.15±0.16 4.96±0.10
2 5 0.91±0.13 2.56±0.23 6.60±0.47
分析本实验结果,你认为 Mc 提取物抗糖尿病的机制可能是 。
(3)研究人员将人胰岛素基因植入莴苣细胞的基因组,由此得到人胰岛素基因表达很活跃的莴苣叶片,该叶片能够产生大量的胰岛素原(胰岛素的前体分子,能裂解产生胰岛索)。这些莴苣叶片被冻干并磨成粉末,在动物实验中喂食给血糖水平很高的糖尿途小鼠,其血糖水平变化曲线如图11。
转基因植物能够产生人胰岛素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 (至少答出2点)。据图11-分析可知,转基因植物生产的胰岛素原的优点是
9.(12分)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大量心肌细胞凋亡引起的心脏疾病。研究表明,oircRNA 可通过 miRNA 调控 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如图1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2 过程①中RNA聚合酶与P 基因的 结合后开始转录。过程②中 P 、 最终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填“相同”或“不同”)。
(2)miRNA 可与 特异性结合并使其降解,直接调控P蛋白的合成,进而 (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
(3)为验证图12中的某种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表2 的实验。
表2
编号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结果
甲 等量生理状态一致的心肌细胞 不做任何处理 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检测各组细胞中的P基因的mRNA 和 P 蛋白的含量 正常
乙 A. 显著低于甲组
丙 仅干扰 miRNA 的合成 B.
丁 干扰circRNA 和 miRNA的合成 与甲组无明显差异
①本实验的目的是 。
②请补充表2 中 A 和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
(4)结合题目信息,提出一种治疗早期放射鞋心脏损伤的方法: 。
20.(12分)S基因的表达产物————S蛋白是位于植物保卫细胞膜上的阴离子通道蛋白,参与保卫细胞渗透压的调控(渗透压升高,气孔开度增大,相反则减小),它与R 基因、H基因共同参与气孔的开闭。为探究高CO 浓度时气孔开度的调控机制,研究者利用野生型(WT)、S基因功能缺失体s、R基因功能缺失体r、H基因功能缺失体h及R/H双基因功能缺失体r/h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3。
(1)气孔开闭会影响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以及 等生理过程(答出1点即可)。
(2)据图13可知,当CO 浓度升高时,突变体s较WT的气孔开度下降较少,可促进其进行 阶段进而提高光合速率。由此推测 CO 浓度升高时,S基因 (填“促进”或“抑制”)气孔关闭。图13 中 组相比,说明高( 浓度时. H基因能抑制气孔关闭;b组与r/h组相比,说明高CO 浓度时,H基因功能缺失,R基因 (填“促进”或“抑制”)气孔关闭的调控作用不能体现出来。
(3)图14为膜片钳记录的高CO 浓度下不同植株保卫细胞原生质体中阴离子外流电流情况(电流越强,阴离子外流越多),WT 组存在明显的阴离子外流电流,s组几乎无外流电流,而r组的外流电流显著弱于WT组,请依据图-13、图14推测R与S两基因的关系: 。
(4)综合以上分析,总结出高CO 浓度时S基因、R基因、H基因共同参与气孔开闭的机制,请在方框中填入合适的基因名称,在括号中选填 +”或“-”(“+”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并完善流程图。
21.(14分)黑枸杞是西北地区的特色药用植物,其果实颜色主要由花青素的积累决定,花青素的合成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B 调控花青素合成;b基因阻碍花青素合成通路,导致枸杞无法积累花青素。图16 是黑枸杞花青素合成的调控过程,图17是一组杂交实验,其中黑枸杞(亲本)是纯合子,白枸杞 (亲本)是隐性纯合子。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1)请根据F 中黑枸杞、浅紫枸杞与白枸杞的比例.判断两对基因A/a和B/b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填“是”或“否”),理由是 。
(2)进一步研究发现,D基因也是花青紫合成所需的酶基因。对相关基因转录的模板链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如图18。
据图18推测,基因型为AABBdd 的白枸杞不能合成花青素的原因最可能是 。
(3)现从纯合黑枸杞中获得D基因单位点突变的白枸杞AABBdd,此外还有已知基因型的两种白枸杞植株:AAbbDD、aabbdd,欲判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应从上述的三种基因型的白枸杞中选取基因型为 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自交后得F ,分析F 的表型及比例并分别在图中标出F 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①若F 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三对基因的关系为(在图19标出);
②若F 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三对基因的关系为(在图20标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B D C D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D C D D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促进(1分) 表观遗传 与AFB 合成相关的基因的转录受阻,其编码的相关酶合成减少,使得AFB 合成途径受阻,含量降低
(2)取等量对照组和基因缺失组黄曲霉菌体,分别用等量显色试剂Y处理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显色情况(或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显色菌体比例)。(2分)基因缺失组菌体的显色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或基因缺失组菌体显色比例更高)(1分)
(3)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黄曲霉中的 1FL1A-105170基因;选育低毒黄曲霉菌种;开发0-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用于生物防治
18. (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游离的核糖体(只答“核糖体”给1分) 内质网、高尔基体(答全才给2分)
(2) Mc 提取物通过提高SOD含量,清除自由基(2分),减少胰岛B细胞损伤(1分),提高PDX-I基因的表达量(1分),提高胰岛素含量,最终降低血糖
(3)植物和人的DNA 分子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植物和人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植物和人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至少答出2点, 1点1分) 服用后导致低血糖的风险较小或降血糖速度较缓
19. (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启动子(1分) 相同(1分)
(2) P基因的mRNA(1分) 促进
(3) ①验证circRNA通过 miRNA调控 P基因表达或验证 circRNA通过抑制 miRNA与P基因的mRNA结合,进而促进P基因表达(详细机制也可,不过动词“抑制miRNA”、“促进P基因表达”要准确)
②A:仅干扰 circRNA的合成(1分) B:显著高于甲组
(4)增强 circRNA的合成或抑制 miRNA的活性或增强P基因的表达
20. (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光合作用、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光呼吸(答出1点即可)
(2)暗反应或CO 固定 促进(1分) r组与r/h(1分) 促进
(3) R基因表达产物促进S基因表达或R基因表达产物提高S基因表达产物活性
(4) ①R基因(0.5分) ②H基因(0.5分) ③- (0.5分) ④-(0.5分)
21. (14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否(1分) F 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1:2:1)不符合9:3:3:1或其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不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 (d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不能合成花青素合成所需要的酶)
(3) AABBdd、AAbbDD (1分) ①白枸杞:浅紫枸杞=1:1 ②黑枸杞:浅紫枸杞:白枸杞=3:
6: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