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八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八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八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小题,共 20分。
1.“这种现象所引发的问题,严重困扰着道光皇帝,据统计,1820-1840 年,大清外流白银约在 1 亿两左
右,这使大清国库严重空虚,扰乱了大清货币的流通,使大清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道光皇帝召
林则徐进京商讨解决的办法。”材料中“这种现象”指的是( )
A.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 B. 清军战斗力的下降 C. 鸦片走私贸易猖獗 D. 英军骚扰沿海地区
2.“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
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则主要是
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导致中英双方对鸦片战争起因产生不同认知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英传统文化差异 B. 中国封建制度落后 C. 两国国家利益不同 D. 史料记录出现错误
3.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的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了洋货很大的冲击,松江布市削减大半,家庭手
工棉纺织业逐渐破产,织与耕分离。这表明鸦片战争( )
A. 激化社会矛盾 B. 导致小农经济瓦解 C. 破坏关税主权 D. 加重人民赋税负担
4.要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被焚毁的细节,最具“原始记录性”的史料是( )
A. 法国军官《远征中国纪行》(亲历日记)
B. 电影《火烧圆明园》剧本
C. 历史教师整理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D. 中学历史教科书“列强侵略”章节
5.史学家们指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获利是最多的,这是因为俄国( )
A. 先后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 火烧圆明园掠夺大量财富
C.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扮演帮凶的角色 D. 在战争中获取巨额的赔款
6.1858 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南京、九江、
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这使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
A. 打开中国门户 B. 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C. 开始染指台湾 D. 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7.钱穆评价:“不能纳贤设制,只靠天父天兄欺信愚民,何能不败?”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
因是( )
第 1 页,共 7 页
A. 缺乏政治制度建设与理性治理能力 B. 受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及军事战略失误 D. 内部权力斗争导致政权瓦解
8.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有着显著的不同点。这一不同点体现在( )
A.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 起义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
C. 结果以失败而结束 D. 具有反侵略反封建双重任务
9.柳亚子在《太平天国战史》中写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
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的事件及影响是( )
A. 金田起义烈火遍地 B. 定都天京对峙清廷 C.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D. 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10.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轮船招商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11.清政府收复新疆后,于 1884 年建立新疆行省;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撤销台湾府,建立台湾行省。
清政府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边疆防务 B. 削弱地方权力 C. 促进民族融合 D. 推动地区开发
12.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其管理方式仍然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运动中所办的民用企业,大多是
由慈禧政府专派大员管理,用人理财悉听其调度。从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B. 封建统治者不支持这场运动
C. 得不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 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和破坏
13.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宣称要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此后,日本参谋本部不断派出大批间谍和
特务秘密潜入中国,窃取中国情报,秘密绘制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详细地图;1885 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
为钓鱼台群岛,但因清朝反对未果;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据此可知( )
A. 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B. 朝鲜成为日本侵略跳板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14.1894 年 11 月 24 日,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克利尔曼在《日军残杀记》中写道:“在那里进行了整
整四天的大屠杀,以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全市只剩下了为掩埋他人尸骨而留下的三十六
人!”“那里”是( )
A. 大连 B. 威海 C. 旅顺 D. 平壤
15.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
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提出的口号是( )
A. 振兴中华 B. 自强求富 C. 实业救国 D. 睁眼看世界
16.1895 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发起“公车上书”,其核心诉求是( )
第 2 页,共 7 页
A. 推翻清朝统治 B. 拒和、迁都、变法 C. 实行民主共和 D.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17.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其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维新变法 B. 鼓励实业救国 C. 倡导民主革命 D. 传播民主科学
18.“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
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
然科学知识。”这表明维新变法运动( )
A.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C.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9.《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
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
点的是(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 B.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0.五四运动时期,人们认为义和团运动是“迷信、蒙昧的反现代化运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又被
刻画成“英雄主义的爱国运动”;改革开放后,在强调其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基础上,评价更趋多元。
这反映了历史解释( )
A. 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B. 因年代久远变得模糊不清
C. 无法再现真实历史 D. 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4分。
21.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绘制表格,梳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要求:侵略战争名称、签订的主要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主要影响)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20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9 年 6 月,清政府派来的钦差大臣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毁鸦片持续了
23 天,销毁鸦片总重量达 110 多万千克。当时的英国报纸报道称:“中国官府的这一行动,无疑会给英中
之间的贸易带来巨大影响,也可能改变两国未来的关系走向。”
第 3 页,共 7 页
材料二两次战争和战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两次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两次战争关系的认识。
23.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民阶级的天国梦】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有田同耕,有饭同
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地主阶级的富强梦】
材料二:(19 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
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资产阶级的维新梦】
材料三:1898 年 6 月,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说道:“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
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也。”
——摘编自《戊戌奏稿》
第 4 页,共 7 页
(1) 材料一出自哪场运动?该运动后期颁布了哪一改革方案?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运动倡导者”提出了什么口号?材料二反映了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什么?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东西各国”强大的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带给我们我们的最主要启示是什么?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近代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基
本前提是什么?
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6分。
2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中华民族在绝境中奔向自立自强的英雄史。历史小组同学布置“近代
民族英雄”主题展板,请你共同完成相应任务。
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
1839 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
贩。在林则徐主持下,1839 年 6 月,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
伟大胜利。
请仿照制作展板。(要求:选取另一位近代民族英雄,明确主题,介绍其历史贡献。)
第 5 页,共 7 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A
6.D
7.A
8.D
9.C
10.B
11.A
12.A
13.D
14.C
15.C
16.B
17.A
18.B
19.D
20.A
21.
侵略战争名称 签订的主要条约 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主要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小题 1】历史事件:虎门销烟。
第 6 页,共 7 页
【小题 2】变化: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题 3】根本原因:是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性体现在目的和性质上,都是为了打开中国
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扩大性体现在参战国家增多、影响范围扩大、中国主权丧失更多等方面
23.【小题 1】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方案:《资政新篇》。
【小题 2】口号:自强,求富;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小题 3】原因:立宪法开国会;启示:资产阶级改革无法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
【小题 4】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封建专制与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前提:实
现民族独立,摆脱民族危机
2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日舰。在弹尽粮绝之际,他
毅然驾舰冲向日舰,最终壮烈牺牲,展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励后人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