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丰台区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丰台区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二化学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D B A D C C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B D B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除标注外每空2分
15.(1)0.125
(2)75%
(3)CO(g) + 2 H2(g) CH3OH(g) H1 =-100 kJ· mol-1
(4)ac
(5)反应ⅱ
(1)①PbSO4-2e + 2H2O ===== PbO2 + SO2-4 + 4H+
②a/96500
③2Pb + 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2)①2Fe3+ + Pb + SO2-4===== PbSO4 + 2Fe2+ ;
②取少量a中红色溶液,加入过量Pb,充分反应后,红色褪去。
③一定量35%NaOH溶液,加热至110℃。
17.(1)研磨、搅拌 (1分)
(2)MnO2 + SO2 ===== MnSO4
(3)① O2 + 2SO2 + 2H2O ===== 2H2SO4
② MnCO3 + 2H+ ===== Mn2+ + H2O + CO2↑
③ 反应i:FeCO3 + 2H+ ===== Fe2+ + H2O + CO2↑,反应ii:MnO2 + 2Fe2+ + 4H+ ===== Mn2+ + 2Fe3+ + 2H2O,反应速率:反应i > 反应ii。
(4)① 阳(1分)
② Fe2+还原MnO2生成Fe3+,Fe3+在阴极放电又生成Fe2+(Fe3+ + e ===== Fe2+),上述过程不断循环。
18.(1)① 固体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
② 酸性条件下,NO-3 有氧化性
③组装好装置后,闭合K,当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动时,向左池加入较浓的Fe2(SO4)3溶液,指针偏转,向右池加入较浓AgNO3溶液,指针反向偏转
(2)① 指示剂 ②
(3)Ag完全反应,无法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9.(1)Cu2+ + 2e ===== Cu
(2)① O2
② 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b口,试纸变蓝
(3)① 4Cu(NH3)2+ + O2 + 8NH3·H2O ===== 4Cu(NH3)42+ + 4OH + 6H2O
② 加水,平衡Cu2+ + Cu+ + 4Cl + H2O [Cu(II)Cu(I)Cl4(H2O)]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Q = c(Cu+)·c(Cl )>Ksp(CuCl),产生CuCl沉淀;
或者:c(Cu2+)与c(Cl )增大,发生反应Cu + Cu2+ + 2Cl- ===== 2CuCl↓,产生CuCl沉淀。
③ 不合理,因为棕黑色物质中含有[Cu(II)Cu(I)Cl4(H2O)] ,其中含+1价Cu,具有还原性,也可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浅红棕色气体”的现象。
1丰台区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P 31
第I卷(选择题 42 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下列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风力发电机 B.天然气烧水 C.硅太阳能电池 D.新能源汽车充电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
D.反应是否自发,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焓变和熵变
3. 下列图示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A B C D
NaCl溶于水 电解CuCl2溶液 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 的影响 冶炼金属钠示意图
NaCl ==== Na+ +Cl- CuCl2 ==== Cu2+ +2Cl- 2NO2(g)N2O4(g) H<0 2NaCl(熔融)2Na+Cl2↑
4. 下列铁制品防护的装置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外加电流 B.牺牲阳极 C.表面镀铜 D.制成不锈钢
5. 结合已知条件分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说明:所有数据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测定
选项 已知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
A H2的燃烧热为a kJ/mol 2H2 + O2 ===== 2H2O ΔH =-2a kJ/mol
B 1 mol SO2与足量O2 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49.15 kJ 2SO2 (g) + O2 (g) 2SO3 (g) ΔH =-98.3 kJ/mol
C H+(aq) + OH (aq) ===== H2O(l) ΔH =-57.3 kJ/mol H2SO4 (aq) + Ba(OH)2 (aq) ===== BaSO4 (s) + 2H2O(l) ΔH =-114.6 kJ/mol
D 31g 白磷比31g 红磷能量多b kJ P4 (白磷,s) ===== 4P (红磷,s) ΔH =-4b kJ/mol
6.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从锌片经电流计流向铜片
C.盐桥中Cl 向正极移动
D.铜电极上发生反应:Cu2+ + 2e ===== Cu
7.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I,发生反应:2HI(g) H2(g) + I2(g) ΔH>0 ,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经过以下两步基元反应完成:
ⅰ. ΔH1 ⅱ. ΔH2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ΔH1>0、 ΔH2<0
B.n(HI) + 2n(I2) = 1 mol
C.恒温时,缩小体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恒容时,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同时发生了电子转移
8. 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I放出能量
B.若分解2 mol H2O(g),反应吸收能量482 kJ
C.催化剂能减小水分解反应的焓变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9.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g) + 2CO(g) N2 (g) + 2CO 2 (g) ΔH =-373.4 kJ/mol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容时,分离出CO2,Q减小,Q<K,因此平衡正向移动
B.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Q减小,Q<K,因此平衡正向移动
C.恒容时,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从而增大一段时间内的反应物转化率
D.恒容时,降低温度,Q减小,Q<K,因此平衡正向移动
10.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g),发生下列应:X(g) Y(g) ΔH1 < 0,Y(g) Z(g) ΔH2 < 0,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11.天然气和水蒸气重整制H2的反应为:CH4(g) + H2O(g) CO(g) + 3H2(g) ΔH > 0。
每次只改变一种条件(X),其它条件不变,CH4的平衡转化率φ随X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温度时,φ的变化趋势为曲线N
B.X为压强时,φ的变化趋势为曲线M
C.X为投料比[ ] 时,φ的变化趋势为曲线M
D.某条件下,若CH4(g)、H2O(g)初始浓度均为0.2 mol·L-1,φ = 25%,则K = 3/400
12. 一定条件下,在3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H2(g) + I2(g) 2HI(g) ΔH<0。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反应体系中相关数据见下表:
容器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t min时物质的量/mol
H2(g) I2(g) HI(g)
甲 T1 1 1 0.8
乙 T2 1 1 0.6
丙 T1 2 2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 1.6
B.若T2>T1,则乙中,t min时消耗H2的速率等于生成H2的速率
C.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当丙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I2的转化率大于50%
13. 以材料修饰的Pt为电极,一定浓度的NaBr溶液为电解液,采用电解和催化相结合的循环方式,可实现高效制H2和O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a连接电源负极
B.加入Y的目的是补充NaBr
C. 电解总反应式为:Br-+ 3H2O BrO-3 + 3H2
D. 催化阶段反应产物物质的量之比n(Z) : n(Br-)= 3 : 2
14. 用电解Na2SO4溶液(图1)后的石墨电极1、2探究氢氧燃料电池,重新取Na2SO4溶液并用(图2)装置按i→iv顺序依次完成实验。
实验 电极I 电极II 电压/V 关系
i 石墨1 石墨2 a a > d > c > b > 0
ii 石墨1 新石墨 b
iii 新石墨 石墨2 c
iv 石墨1 石墨2 d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 > 0 ,说明实验i中形成原电池,反应为2H2 + O2 ===== 2H2O
B. b < d ,是因为ii中电极II上缺少H2 作为还原剂
C. c > 0 ,说明iii中电极I上有O2发生反应
D. d > c ,是因为电极I上吸附H2 的量:iv>iii
第Ⅱ卷(非选择题 58 分)
本部分共5小题,共58分。
15.(10分)甲醇(CH3OH)是重要的溶剂和替代燃料。
I. CO与H2反应可制取甲醇(CH3OH)。
一定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发生反应:CO(g) +
2 H2(g) CH3OH(g)。测得CO和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1~3 min内,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mol·L-1·min-1。
(2)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II.CO2与 H2反应制取甲醇(CH3OH)。
(3)CO2与 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反应ⅰ: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1 =-58 kJ· mol-1
反应ⅱ:CO2(g) + H2(g) CO(g) + H2O(g) H2 = + 42 kJ· mol-1
写出CO(g) 与H2(g) 生成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关于反应ⅰ和反应ⅱ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升高温度能使反应ⅰ的速率增大,平衡常数减小
b. 增大压强能提高反应ⅱ中CO2的转化率
c. 低温、高压有利于CO2催化加氢制取CH3OH
(5)某同学研究温度、压强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得到上述反应ⅰ和反应ⅱ中CO2平衡转化率、甲醇选择性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结合上图,350℃、2MPa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填“反应ⅰ”或“反应ⅱ”)。
16. (12分)铅酸电池是用途广泛并不断发展的化学电源。
(1)十九世纪,铅酸电池工作原理初步形成并延续至今。
铅酸电池工作原理:Pb + PbO2 + 2H2SO4 2PbSO4 + 2H2O
①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②已知,转移1 mol电子所产生的电量为96500库仑。放电时,产生a库仑电量,消耗 H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铅酸电池储存过程中,存在化学能的缓慢消耗:PbO2电极在 H2SO4作用下产生的O2可将Pb电极氧化。O2氧化P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随着铅酸电池广泛应用,需要回收废旧电池材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回收过程中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过程I中,Pb和PbO2在Fe2+ 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PbSO4 。Fe2+ 的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i:2Fe2+ + PbO2 + 4H+ + SO2-4 ===== 2Fe3+ + PbSO4 + 2H2O
ii:……
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方案补充完整。
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PbO2溶液变红。

③结合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将过程III的操作补充完整:向PbO粗品中加入 ,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纯PbO固体。
17.(12分)电解锰渣含MnO2、MnCO3、FeCO3、SiO2等。将电解锰渣与电解残液混合制成浆液,能在脱除烟气(含SO2、O2、N2等)中SO2的同时,实现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
(1)上述流程中为增大反应速率采取的措施有 。
(2)电解锰渣中的MnO2能吸收烟气中的SO2,反应的方程式为 。
(3)电解锰渣与电解残液混合后,浆液中部分离子浓度(mol·L 1)及pH在脱硫过程中的变化如下。
Mn2+ Fe2+ SO2-4 pH
0 min 2.5×10 6 2.3×10 6 6.6×10 4 7.5
180 min 1.3×10 4 7.5×10 5 1.7×10 2 1.7
①用方程式表示脱硫过程溶液pH降低的原因 。
②浆液中Mn2+ 浓度增大的原因如下:
i.MnO2被SO2 还原;
ii.MnO2被Fe2+ 还原;
iii.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 浆液中Fe2+ 浓度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
(4)电解获得MnO2,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滤液2在电解池 (填“阳”或“阴”)极放电产生MnO2。
②净化过程须除去Fe2+。研究发现,滤液2中即使含有少量Fe2+,也会导致MnO2产率大幅降低,分析原因 。
18. (12分)某小组实验验证 “Ag+ + Fe2+ Fe3+ + Ag ↓” 为可逆反应并测定其平衡常数。
(1)实验验证
实验I:将0.0100 mol·L-1 Ag2SO4溶液与0.0400 mol·L-1 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呈黄色。
实验II:向少量Ag粉中加入0.0100 mol·L-1 Fe2(SO4)3溶液(pH=1),固体完全溶解。
①取I中沉淀,加入浓硝酸,证实沉淀为Ag。现象是 。
②II中溶液选用Fe2(SO4)3,不选用Fe(NO3)3的原因是 。
综合上述实验,证实“Ag+ + Fe2+ Fe3+ + Ag ↓”为可逆反应。
③小组同学采用下图电化学装置从平衡移动角度进行验证。写出操作及现象

(2)测定平衡常数
实验III:一定温度下,待实验I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取v mL上层清液,用
c1 mol·L-1 KSCN标准溶液滴定Ag+,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v1 mL。
资料:Ag+ + SCN- AgSCN↓(白色) K = 1012
Fe3+ + SCN- FeSCN2+(红色) K = 102.3
①滴定过程中Fe3+ 的作用是 。
②测得平衡常数K = 。
(3)实验反思:不用实验II中清液测定K的原因是 。
19.(12分)实验小组用石墨电极电解25%的CuCl2溶液,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通电前:溶液呈绿色,显酸性; 通电后:a极析出红色固体,电极附近的液体变为棕黑色;b极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电极附近的溶液酸性增强。
已知:Cu + Cu2+ + 2Cl- ===== 2CuCl↓(白色);Cu(NH3)+ 2为无色,Cu(NH3)2+ 4为蓝色
(1)a极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式 。
(2)分析电解后b极附近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
①甲同学认为是H2O在阳极放电造成的。通过检验电解产物不存在 (填化学式),证实甲同学观点不成立。
②乙同学认为是Cl 在阳极放电造成的,产生的Cl2与水反应导致溶液显酸性。
设计实验证实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
(3)探究棕黑色物质的成分。查阅资料后提出假设:
I.电解析出铜的速率快,形成黑色的纳米铜;
II.发生反应:Cu2+ + Cu+ + 4Cl + H2O [Cu(II)Cu(I)Cl4(H2O)] (棕黑色)。
取棕黑色液体进行以下实验:
①无色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蓝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证实了棕黑色物质中含有[Cu(II)Cu(I)Cl4(H2O)] 。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棕黑色液体加水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 。
③丙同学根据“浅红棕色气体”的现象,判断棕黑色物质中含有纳米铜。丙同学的分析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