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开元年间,唐玄宗以节度使牛仙客政绩突出拟提拔他为尚书,但宰相张九龄认为:昌宁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模拟芳“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唐玄宗怒形于色道:“卿嫌仙客寒微,历史试卷如卿有何阀阅?”仍然任命牛仙客为尚书。由此可知,当时A.皇权相权相互制约B.门阀观念左右朝政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C.人才任用不拘一格D.藩镇势力逐步崛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55.明中后期,各地出现具有全国影响的特色产业,如苏松地区的棉纺织业,杭州的丝织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广东佛山的冶铁业,福建的造纸业,河南、山东的棉花种植业等。这一局面的形成第I卷(选择题,共48分)A.实现了南北经济的平衡注意事项:B.瓦解了传统生产方式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C.促进了工商业市镇发展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D.提升了商人政治地位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6.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1.晋南陶寺与陕北石峁是两个并存的区域性文明。据研究,陶寺中期的陶器类型与纹饰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较其早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反而与同时期石峁陶器特征更为接近。陶寺与石峁陶器的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趋同表明7.1914年4月,黄炎培考察皖南冲田村公立高等小学,发现该校教师仍有脑后“累累A.石峁制陶技术取得突破B.陶寺文明陷入衰落阶段垂辫”者,学生人数由去年40人减少至20人,去年慕名前来学习算术和体操的私塾C.区域之间文明交流加强D.权贵阶层垄断陶器生产生今年也不再来了。据此可推知当时2.周人认为,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敛怨以为德”,为上天所弃;为此,周奉行“惟德A.崇尚儒学仍是时代潮流B.新旧势力斗争激烈是依”“敬天保民”。这主要体现了周人C.政党政治造成政策摇摆D.私塾退出历史舞台A.能够借鉴历史经验B.推崇神权至上思想8.中央苏区各级党组织在乡村广泛建立读报组,以读报小组的形式集体阅读党报。闽浙C.沿袭前朝价值观念D.坚持礼法并重传统赣省苏维埃大会要求各村建立俱乐部,开展读报工作,1933年7~8月,“10个县成3.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发现北周大象元年(579)去世的同州(今属陕西省)官员安伽的立俱乐部357个”,各俱乐部应“读报八次”。这些举措墓。墓主人安伽是从凉州迁到关中的安国粟特人,其墓志载:“其先黄帝之苗裔,分A.旨在提高苏区群众文化水平族因居命氏。”这可用以佐证,北周时期B.体现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视A.实现了对西域的管辖B.多族群文化交融的特征C.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C.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D.敬天保民思想影响深远D.凸显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高二历史CR·第1页(共8页)高二历史CR·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