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二一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1.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下列广东省博物院藏品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明青花莲纹烛台 B.西周青铜盉C.北宋木雕罗汉像 D.元白玉镂雕2.铝、铁、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铝比铁耐腐蚀,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更稳定B.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高,因此应用更加广泛D.黄铜比纯铜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3.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B.加大用水提高生活质量C.增加钢铁产量发展经济 D.加大矿物资源开采力度4.为探究NaCl和NH4NO3溶于水时的吸热和放热情况,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A.左侧红墨水高度无明显变化,右侧红墨水下降B.右侧红墨水高度无明显变化,左侧红墨水下降C.左侧气球大小无明显变化,右侧气球变大D.右侧气球大小无明显变化,左侧气球变大5.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B.40℃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C.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D.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6.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B.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微粒个数比为3:2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7.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如下图所示,取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置在三个不同环境中,一周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并记录如下。已知:氧气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植物油中非常难溶。实验 ① ②现象 在液面附近,铁钉生锈严重 铁钉无明显变化 铁钉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中煮沸蒸馏水是为了除去水中O2 B.②和③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相同C.对比①和②,可知铁钉生锈的条件是铁钉与氧气接触D.对比①和③,可知铁钉生锈的条件是铁钉与水接触8.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生成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动性:N>M B.相对原子质量:N>MC.两个反应生成H2的质量:M9.下列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固体 B.量取90 mL水C.配制溶液 D.用温度计搅拌10.小明以丙为“数轴”的原点将活动性顺序中的金属分为两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自然界中丁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B.甲和乙都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且各方面条件相同时,甲比乙反应更快C.将甲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D.小明选择“数轴”的原点丙为H11.用镁和铝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各制得1 g氢气,则需要镁和铝的质量比是( )A.1:3 B.3:1 C.8:9 D.4:312.实验室有两瓶未贴标签的药品,分别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小组同学查阅出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并用其中一种进行图2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中溶质、溶剂质量之比为3:5 B.物质R为氯化铵C.只有烧杯③中是饱和溶液 D.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②>③>①13.将金属Ni、Z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依次递减的顺序为( )金属 X盐 Y盐 Z盐Zi 无 无 有Zn 有 无 有A.Y、Zn、Ni、X、Z B.Y、Zn、X、Ni、Z C.Z、Zn、X、Ni、Y D.Y、X、Zn、Ni、Z14.现将2.7 g部分被氧化成Al2O3的铝片,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5.7 g B.11.4 g C.17.1 g D.22.8 g15.将一块已生锈的铁片放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生成的H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Fe2O3即铁锈的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40 gB.刚开始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3OC.加入12 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FeCl3D.m=0.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包含四道大题,除标记空外,每空2分,共55分)16.(16分)实验室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E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______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 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称取的NaCl的质量是______g。(3)所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ml),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_(填“10 mL”或“50 mL”)。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水的操作中,还需要使用另外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4)下列操作会导致NaCl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称量时NaCl中有杂质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称量好的氯化钠未全部转移到烧杯中 D.溶解完全后,转移时部分液体洒出17.(8分)推断题: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黑色固体单质,C是常用的灭火的气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B为其氧化物;F为一种比较活泼的常见金属;G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G________;(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18.(1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钛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时能与O2、N2等非金属反应,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且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腐蚀。钛的硬度与钢铁差不多,而它的重量几乎只有同体积钢铁的一半。钛和钛合金无毒且与人体组织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被医疗界广泛应用。地壳中含钛的矿石之一为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单质的方法是:先将金红石和炭粉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通入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然后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Mg在高温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请回答下列问题:(1)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1分)(2)在常温下,钛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在生产TiCl4的过程中会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写化学式)。(4)在氩气保护下,用过量的Mg在高温条件下与TiCl4反应,可置换制得金属钛和Mg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验证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以下方案中可以的是________(多选,填序号)。①FeSO4溶液、Zn、CuSO4溶液 ②ZnSO4溶液、Fe、Cu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 ④ZnSO4溶液、Fe、Cu、稀盐酸(6)向一定量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②若向滤液中加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7)由两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5.6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23 g氢气,则这种金属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________, 。A.Mg和Al B.Fe和Zn C.Mg和Fe D.Al和Fe19.(16分)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填“甲”或“乙”);(1分)(2)80℃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________g(1分),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3)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甲”或“乙”)。(4)由图1分析,若分别将2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8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5)甲中混有少量乙,如果要提纯甲,分离的实验操作步骤主要有:①称量需提纯的固体混合物;②控制水量,配制成80℃左右的饱和溶液;③________后进行过滤,并用少量冷水洗涤过滤器中的固体2~3次;④取出固体,干燥、包装。请回答:a.③中空白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b.步骤③中,过滤后,需进行洗涤,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c.不用热水而用冷水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6)有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仔细观察下图中实验过程和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已知,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在A、B、C中C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表示A、B、C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