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二(范围:1-4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二(范围:1-4章)(含解析)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二(范围:1-4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25八上·高州开学考)在实数,0,,,,,(相邻两个6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中,无理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023七上·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期末)如图,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B. C. D.
3.(2024八上·南沙期中)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八上·宝安期末)如图是宝安公园一角的平面地图,利用软件测得起点A到第一个拐角处点B的距离为30米,点B到终点C的距离是30米,如果∠ABC=90°,那么A、C两点的距离大约是(  )
A.30米 B.40米 C.60米 D.70米
5.(2019八上·宜兴月考)下列关于一次函数y=﹣2x+3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点(3,0) B.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C.y随x增大而增大 D.当x> 时,y<0
6.(2025七下·普宁期末) 往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注水,下面图象中哪一个图象可以大致刻画容器中水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  )
A. B.
C. D.
7.(2024八上·雨城期末)如图,在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为的高,则的长为(  )
A. B. C. D.
8.(2024八上·天宁月考)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使得点D落在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已知,,则的长为(  )
A.3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9.(2025八上·安州开学考)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和,则   
10.(2024八上·罗湖期中)将直线沿y轴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11.司南是中国古人利用磁铁制作的一种指南工具,如图,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它的长度与最大宽度之比为,若介于两个连续整数n和之间,则n的值是   .
12.(2024八上·青羊期中)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这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且,则   .
13.(2024八上·南山期中)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和解题方法,如:"当时,求代数式的聂小值",其中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为和2的的斜边长,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是和3的的斜边长.于是将问题转化为求的最小值,如图所示,当AP与BP共线时,为最小.请你解决问题:当时,则代数式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1分)
14.(2025七下·湛江期中)计算:
(1);
(2).
15.(2024八上·邛崃期中)若实数x的立方根是2,且实数y、z满足.
(1)分别求x、y、z的值;
(2)若x、y、z是的三边长,试判定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求其最大边上的高.
16.(2022八上·深圳期中)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在格点上.
(1)作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
(2)直接写出点C关于x轴对称C2的坐标: ;
(3)在y轴上找一点P,使得△PAC周长最小.请在图中标出点P的位置.
17.(2025八上·深圳期末)物理课上,老师带着科技小组进行物理实验.同学们将一根不可拉伸的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滑块上,另一端拴在物体上,滑块放置在水平地面的直轨道上,通过滑块的左右滑动来调节物体的升降.实验初始状态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直轨道上,物体到滑块的水平距离是,物体到定滑轮的垂直距离是.(实验过程中,绳子始终保持绷紧状态,定滑轮、滑块和物体的大小忽略不计)
(1)求绳子的总长度;
(2)如图,若物体升高,求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
18.(2025八上·慈溪期末)身体质量指数即 BM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国家卫健委制定的 BMI中国标准如下表:
BMI指数范围 BMI<18.5 18.5≤BMI<24 24≤BMI<28 BMI>28
身体描述 偏低 正常 超重 肥胖
已知某同学体重 67.5 千克,身高 1.5 米。
(1)通过计算,选择对该同学合适的身体描述;
(2)若该同学想要达到“正常”的身体描述,在身高不变的前提下,请给出该同学合适的体重范围。
19.(2024八上·从江期中)我们知道平方运算和开方运算是互逆运算,那么.那么如何将双重二次根式化简呢?如能找到两个数,使得,即,且使,即,那么,双重二次根式得以化简;
例如化简:;
∵且,
∴,
∴.
由此对于任意一个二次根式只要可以将其化成的形式,且能找到使得,且,那么这个双重二次根式一定可以化简为一个二次根式.请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简:①;②.
20.(2024八上·宝安期中)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为满足
(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   ;
(2)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为等腰三角形,求出点坐标;
(3)如图2,为,若点在轴正半轴上,当的面积等于的面积一半时;
①点坐标为 ▲ .
②求的大小,要有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也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
开方开不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
,属于有理数;
是分数,属于有理数;
(相邻两个6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综上,无理数共有3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逐数进行识别,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A
【知识点】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标出无理数对应点
【解析】【解答】解:由 作图可得:AB⊥OC,OA=3,AB=2,


则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作图得:AB⊥OC,OA=3,AB=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得出,即可得出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
3.【答案】C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解析】【解答】解: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减法、乘法、除法等计算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乘除运算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其他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AB=BC=30米,∠ABC=90°,
∴由勾股定理得米,
∴A、C两点间的距离大约是40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到AB=BC=30米,∠ABC=90°,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再对比选项即可求解。
5.【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图象经过点( ,0),故原题说法错误;
B、图象经过第二、一、四象限,故原题说法错误;
C、y随x增大而减小,故原题说法错误;
D、当x> 时,y<0,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b(k≠0)的性质: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进行分析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
【解析】【解答】解:根据容器的图片可知容器下端较小,上端较大,当均匀地注入水时,刚开始高度变化较大,随着时间地推移,高度的变化速度开始减小,即高度变化越来越不明显,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图形,根据容器"上大下小"的形状特点,结合题意,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求解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可得:


∴,
解得:,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图形,用割补法求得的面积,根据网格图的特征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再用等面积法可得关于AD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8.【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得,,
,,
,,
∵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解得,
故答案为:C.
【分析】由折叠得,,由长方形性质得,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求得,进而再在Rt△CEF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CE的长.
9.【答案】1
【知识点】平方根的概念与表示
【解析】【解答】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和,
∴,
∴,
故答案为:.
【分析】由于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得:a+3+a-5=0.解方程即可求出a.
10.【答案】4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解析】【解答】解:直线沿y轴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
令,即,解得,
令,得,
所以直线与轴和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与,
所以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4.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变换,得到平移后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坐标轴的交点后即可求出面积。
11.【答案】4
【知识点】无理数的估值
【解析】【解答】解:,
,即,

无理数的值介于两个连续整数和之间,

故答案为4.
【分析】先估算出 即可得到 即可解答.
12.【答案】12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树模型
【解析】【解答】解:∵为直角三角形,且,
又∵在中,,
∴,
∴,
∴,
∴,
同理可得:,,
∵,
∴,
即,
∴,
∵,
∴,
∴,
∴AB=12.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为直角三角形且,可得到,同理可得到及,在中,由勾股定理可推出:,继而可得,进一步可求AB2,即可求出AB的值.
13.【答案】5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最短路径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为x和1的Rt△ACP的斜边长
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为4-x和2的Rt△BDP的斜边长
∴的最小值即求ap+bp的最小值
当AP与BP共线时,AP+BP最小,即AB的长,连接AB
∵∠E=90°,AE=AC+CE=AC+DB=3,BE=CD=4

∴代数式的最小值为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的最小值即求AP+BP的最小值,当AP与BP共线时,AP+BP最小,即AB的长,连接AB,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4.【答案】(1)解:
.
(2)解;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求算术平方根;开立方(求立方根)
【解析】【分析】(1)先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化简,再计算即可;
(2)先利用有理数的乘方和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再计算即可.
(1)

(2)

15.【答案】(1)解:∵实数x的立方根是2,
∴.
∵,
∴,
∴,
解得:;
(2)解:∵,
∴,
∴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3)解:设最大边上的高为,
∵,
∴,即最大边上的高为.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偶次方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立方根的概念与表示;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解析】【分析】(1)先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求出x的值,再根据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可求出y和z的值;
(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解;
(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出,再代入求解.
(1)解:∵实数x的立方根是2,
∴.
∵,则,
∴,
解得:;
(2)解:∵,
∴,
∴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3)解:设最大边上的高为,
∵,
∴,即最大边上的高为.
16.【答案】(1)解:如图
(2)(﹣1,﹣1)
(3)解:如图所示:连接,与y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

当三点共线时,△PAC周长最小.
【知识点】点的坐标;轴对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作图﹣轴对称;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分析】(1)做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点后,依次连接后得到△A1B1C1后即为所求;
(2)点C关于x轴对称后的C2为x坐标不变,y坐标为相反数;
(3)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和轴对称的性质可得,连接A1C或AC1后交y轴的P点即为所求,
(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1,﹣1),
故答案为:(﹣1,﹣1);
(3)如图所示:连接,与y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

当三点共线时,△PAC周长最小.
17.【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


答:绳子的总长度为;
(2)解:如下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


答: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为.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其他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Rt中直角边的长度是,的长度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斜边与直角边的长度之和;
物体升高,则斜边的长度增加,斜边的长度增加为,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度,用的长度减去的长度,就是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
(1)解:根据题意得,,,


答:绳子的总长度为;
(2)解:如下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


答: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为.
18.【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该同学BMI为:
∴该同学的身体描述为肥胖;
(2)解:设该同学的体重为 xkg,
由题意可得,
解得
即若该同学想要达到“正常”的身体描述,在身高不变的前提下,该同学合适的体重范围为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同学的BMT值,然后对照表格中的数据,即可对该同学的身体进行描述;
(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然后求解即可.
19.【答案】(1),
(2)解:①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解答】(1)解: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题意将被开方数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成完全平方式,利用二次根式化简,即可求得答案;
(2)①将原式转成,转化成完全平方式,化简即可求得答案.
②将原式转化成,转成完全平方式,化简即可求得答案.
(1)解:

故答案为:,;
(2)解:①



20.【答案】(1)(4,2);.
(2)解:当 OA=AP,OP 为底边,如图:作 AB⊥OP 交于点 B,
∵A(4,2),OA=AP,
∴OB=4,
∴OP=2OB=8,即 P(8,0);
当 OA=OP,AP 为底边,P 在 x 轴的正半轴,如图:
,即
当 为底边, 在 轴的负半轴, 如图:

当 AP=OP,OA 为底边,如图:作 AC⊥x 轴交于点 C,
设 OP=AP=x,则 PC=4﹣x,
∵AC=2,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 即
综上所述: .
(3)解:①(2,0);
②如图,作点 B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B',连接 B'C,AB',过点 A 作AH⊥x 轴于H点,
∴OB=OB'=2,BB'⊥CO,
∴BC=B'C,
又∵BB'⊥CO,
∴∠BCO=∠B'CO,
在△AHB'和△B'OC 中
∴△AHB'≌△B'OC(SAS)
∴∠AB'H=∠B'CO,AB'=B'C,
∴∠AB'H+∠CB'O=∠B'CO+∠CB'O=90°,
∵AB'=B'C,
∴∠B'CA=∠ACO+∠B'CO=45°,
∵∠BCO=∠B'CO,
∴∠ACO+∠BCO=45°.
【知识点】点的坐标;一次函数中的动态几何问题;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
【解析】【解答】解:(1)∵,
∴a-4=0,2-b=0,
解得:a=4,b=2,
∴A(4,2).
∴OA=,
故答案为:(4,2);;
(3)①∵C(0,-6),A(4,2),
∵△BOC的面积等于△AOC面积的一半,
∴×OC×OB=××OC×4,
∴BO=2,即B(2,0);
故答案为:(2,0);
【分析】(1)利用非负数之和为0的性质求出a、b的值,可得点A的坐标,再求出OA的长即可;
(2)分类讨论:当 OA=AP,OP 为底边;当 OA=OP,AP 为底边,P 在 x 轴的正半轴;当 为底边, 在 轴的负半轴;当 AP=OP,OA 为底边,再分别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
(3)①根据“△BOC的面积等于△AOC面积的一半”可得×OC×OB=××OC×4,求出BO的长,即可得到点B的坐标;
②作点 B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B',连接 B'C,AB',过点 A 作AH⊥x 轴于H点,先利用“SAS”证出△AHB'≌△B'OC,可得∠AB'H=∠B'CO,AB'=B'C, 再证出∠B'CA=∠ACO+∠B'CO=45°, 利用等量代换可得∠ACO+∠BCO=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