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对数的概念 课件(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1 对数的概念 课件(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4.3.1 对数的概念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理解对数的定义,明确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关系;
2.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
3.了解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记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难点 :对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理解对数是一种新的运算,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思——在体验中引发思考
疑中探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思——在体验中引发思考
疑中探
1614年纳皮尔利用对应思想发表
纳皮尔将该数称为对数logarithm,“log”是拉丁文logarithm 的缩写,这个词由希腊文logos(关系)和arithmos(数)两词合成.
纳皮尔研究对数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简化天文问题的球面三角的计算。当时,还没有完善的指数概念,也没有指数符号,因而实际上也没有“底”的概念,他把对数称为人造的数。对数这个词是纳皮尔创造的,原意为“比的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617年,布里格斯发表了第一张常用对数表。
现在人们定义对数时,都借助于指数,并由指数的运算法则推导出对数运算法则。可在数学发展史上,对数的发现却早于指数,这是数学史上的珍闻。
二、 合作探究,构建概念——在思考中学会表达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思中辩
探究1
某地B景区从2001年起游客人次的年增长率为0.11,设经过x年后的游客人次为2001年的y倍,x ,y的关系为y=1.11x(x∈[0,+∞)).
追问1:求经过多少年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2倍,3倍,4倍……
2=1.11x
3=1.11x
4=1.11x

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
读作以1.11为底2的对数.
x=log1.112
x=log1.113
x=log1.114
读作以1.11为底3的对数.
读作以1.11为底4的对数.
怎么表示x
追问3:若ax=N(a>0且a≠1),则x=
追问2:若2x=4,则x=
若2x=8,则x=
若2x=9,则x=
x=logaN
二、 合作探究,构建概念——在思考中学会表达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思中辩
对数与指数有什么关系?
探究2
指数
真数
底数
对数

>0且 ≠1, >0, ∈ .
追问1:由指数与对数的等价关系,思考在对数式中,a、N,x的范围?
二、 合作探究,构建概念——在思考中学会表达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思中辩
探究3
两种特殊的对数
通常,我们把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并且赋予它特殊的数学符号,
即:log10N=lgN
如:log106=lg6,log103.2=lg3.2
另外,在生活中,如充电器的电容的电压关系,物体的自然冷却关系、细胞繁殖等,为了描述其自然规律,经常会用到无理数2.71828 ……用e表示这个无理数.
通常,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数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也有它特殊的符号,
即: logeN=lnN
如:loge6=ln6,loge3.2=ln3.2
二、 合作探究,构建概念——在思考中学会表达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思中辩
探究4
(1)log2(-3),log20有意义吗?
(3)logaa= (a>0,且a≠1)
a0=1
loga1=0
a1=a
logaa=1
(2)loga1= (a>0,且a≠1)
追问1: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二、 合作探究,构建概念——在思考中学会表达
3. 形成定义,规范表达
思中辩
二、 合作探究,构建概念——在思考中学会表达
3. 形成定义,规范表达
思中辩
三、 巩固应用,深化理解——在表达中厘清思维
做中明
考点1 指、对数式互化
例1
将下列指数形式化为对数形式,对数形式化为指数形式:
(1)
(2)
(3)
(4)
(5)
(6)
(3)由 可得
(4)由 可得
解:(1)由54=625,可得log5625=4;
(6)由ln10=2.303,可得e2.303=10.
(5)由lg0.01=-2,可得10-2=0.01;
(2)由 可得
三、 巩固应用,深化理解——在表达中厘清思维
做中明
考点1 指、对数式互化
变式1
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
(1)
(2)
(3)
(5)
解:
三、 巩固应用,深化理解——在表达中厘清思维
做中明
变式2
考点1 指、对数式互化
三、 巩固应用,深化理解——在表达中厘清思维
做中明
考点2 对数的性质
例2
三、 巩固应用,深化理解——在表达中厘清思维
做中明
考点2 对数的性质
变式3
四、 课堂小结,反思升华——在反思中实现内化
悟中升
1.知识网络梳理(教表达):
对数怎么表示?对数的概念?
2.思想方法提升(教思考):
本节课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和化归)
3.情感体验分享(教体验):
对数和指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相互转换?指数、对数互化的关系?
五、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在应用中促进迁移
展中创
2.选做题(实践探究):查阅资料,了解对数在天文学(如星等计算)、物理学(如分贝计算)或经济学(如复利计算)中的一项具体应用,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1.必做题:教材课后习题,巩固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简单求值。
3.3 幂函数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