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


◆上册第1~10课
题号

总分
累分人
座位号
得分
注意事项:共两大题,19小题,满分75分,作答时间7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6
7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面是小明绘制的中国远古时期人类发展时间轴。其中①处对应的古人类是
元谋人

山顶洞人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A.郧县人
B.北京人
C.和县人
D.蓝田人
2.下图所示是浙江、北京两地古人类遗址出土的稻粒、粟粒。据此可推知,当时古人类已经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出土的炭化稻粒
出土的炭化粟粒
A种植农作物
B.饲养家畜
C.制作磨制石器
D.会制作陶器
3.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玉器大多没有繁缛的纹饰,造型以写实为主;良渚文化玉器上都
雕刻有各式各样的“神徽”,“神徽”中的动物或人被高度夸张化和抽象化。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文化处于领先地位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不同文化之间缺乏交流
D.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4.据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
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有随葬品。
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B.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
C,长江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D.彩陶制作工艺较为高超
5.据《史记》记载,夏桀不修德行,伤害百姓,被商汤起兵讨伐,夏朝灭亡;商王纣连年征伐,残害
百姓,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商朝灭亡;周幽王时社会矛盾激化,西周为犬
戎族所灭。由此可知,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残暴,不得民心
B.分封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王朝末期,战争不断
D.王位世袭制度存在弊端
6.“(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开拓国土,力图争霸中原,但还是被中原各诸侯国视为夷狄。而在战
国时期,秦、楚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这反映出
A.争霸推动了国家的统
B.争霸促进了民族交融
C.争霸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D.争霸带来了深重灾难
7.西周时期,上层贵族在饮食方面讲究“八珍”(以肉类为主)与“食礼”,而普通百姓多以粟米、野
菜为主。战国时期,百姓饮食结构有所改善,粟米、豆类、猪肉逐渐普及。这反映了
A.贵族制度已经趋于稳定
B.百姓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C.经济发展带来饮食变迁
D.礼仪制度强化饮食限制
8.据《管子》记载,国都选址,位置不宜选在高山之下,但也不宜过高,要保证水源充足;选在高于
大河的地方,这样既能防水患又能起到防御作用。据此可知,当时国都选址注重
A.对地理位置的综合考虑
B.对商业发展是否有利
C.是否利于加强政治统治
D.对边疆地区有效管辖
9.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中都蕴含着非凡智
慧。下面言论体现出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使民信之矣。”
《论语·颜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一《墨子·七患》
A.顺应自然
B.以德治国
C.以民为本
D.尚贤节俭
10.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无论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还
是今天,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思想
源头。由此可知
A.百家争鸣兴起的原因是社会大变革
B.百家争鸣中各家学派激烈辩论
C.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提出治国策略
D.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1.《夏小正》分为“经”与“传”两部分,主要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
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涵盖谷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畜牧、采集和渔猎等多个方面的内
容。这反映了夏朝
A.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B.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C.社会经济活动较为丰富
D.天文历法地位的突出
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朝的统治”为主题制作了如下知识图谱,请据此回答第12、13题。
1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依山势修缮并连接秦、赵、燕三国的长
城,形成“万里长城”,以巩固北方防线,稳定局势。这体现的边疆治理策略是
A.军事征伐拓土
B.修筑防御工程
C.移民屯垦成边
D.设置管理机构
13.下图形象地展示了秦朝的疆域。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长城一带
秦朝的疆域
东海
南海
A.陇西
B.临祧
C.辽东
D.黄海2025一2026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
历史参芳答案
题号
1
2
3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D
B
A
D
C
16.问题1:
遗址特点:出现了宫殿或宫城;发现了墓葬;出土了礼器;等等。(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形成特点:炎、黄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并与众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1分)内容组
成: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所收诗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
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1分,符合题意即可)代表作品:《离骚》。
(1分)
问题2:
信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有爱美意识;人面鱼纹陶
盆展示了当时的制陶技术,也体现了原始艺术和可能存在的宗教观念,同时还反映出人们过
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和渔猎生产。(2分)》
问题3:
历史价值:何尊是西周时期的礼器,其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为研究早期国家概念提
供了重要实证,体现了中原青铜工艺水平。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造型独特,反映了古蜀文
明的祭祀习俗与制玉技艺,体现了巴蜀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2分)
17.(1)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早期具备成熟国家形态的王朝产生;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
隶制王朝的建立。(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措施: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在阳城
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1分)
(2)权利:拥有在封地内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
内进行再分封。(1分)义务:需要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
(1分)作用:加强了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统治;密切了民族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
开发和文化发展。(2分)
(3)原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国林立,它们之间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
军事征伐等活动;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争夺霸主地位。(2分,符合
题意即可)关键因素:经济实力。(2分)
18.(1)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
赐土地。(2分)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变化,
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
奠定了基础。(2分)
(2)智慧:巧妙利用地形;工程设计上具有整体性思维。(1分,答出一点即可)价值:都江堰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