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土地资源课件(21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第一节 土地资源课件(21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并分析其利弊。(综合思维)
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综合思维)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分布,举例说明土地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主要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的分布,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综合思维)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及原因,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目的、要求及举措。(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世界面积前七位的国家
【活动】读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总量大,
人均少
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均土地面积(2020年)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6,分为 种利用类型。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活动】读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类型 , 、 比重较大,
比重较小。
提供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
8
齐全
草地
林地
耕地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
印度、美国、俄罗斯、中国的陆地、耕地总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20 年)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活动】读图,说出我国耕地的基本国情。
耕地紧缺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在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农业用地
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耕地
草地
园地
建设用地
生态用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城乡
交通
工矿
湿地
林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
永久性冰川
戈壁
沙漠
“层层叠叠似螺旋,直把稻田堆山巅”。梯田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从南到北,几乎遍布山间。我国平原少、山区多,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要,我国耕地开发从平原逐渐扩展到丘陵、山地,缓解了耕地不足的问题。山区坡度大,土地开垦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为此,人们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梯田,变坡地为平地,既能保水、保土、保肥,又能增加粮食产量。
【思与学】我国山区为什么多修筑梯田
修建梯田的主要方式
土地利用类型 方位 主要地形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耕地
草地
林地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活动】读图找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区,完成表格。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中国主要地形分布
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
中国主要林地的分布
中国主要草地的分布
【活动】找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
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
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用于种植业。
中国主要林地的分布
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4个省级行政区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
【活动】找出我国林地的主要分布区。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的山区,用于林业。
黑龙江
四川
云南
内蒙古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草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94%。
中国主要草地的分布
【活动】找出我国草地的主要分布区。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四川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甘肃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知识总结】结合所学,完成表格。
土地利用类型 方位 主要地形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耕地 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难以利用土地
平原、丘陵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
东北、西南、东南
西部、北部
西部
高原、山地
山地、丘陵
高原、山地、盆地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中国主要地形分布
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
中国主要林地的分布
中国主要草地的分布
东部
平原、丘陵、盆地
湿润区
图3.7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宜草则草:高山气温低,山地下部降水少,草地广布,适宜放牧。
宜耕则耕:山前、河道两侧的绿洲,地形平缓,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耕作。
宜湿则湿:河湖水域及周边低地宜留作湿地,发挥其生态价值。
宜沙则沙: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宜大规模改造。
宜林则林:山地降水较多,坡度较大,适宜发展林业。
城镇用地
永久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
永久基本农田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等安全,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界限。
保护耕地。严守18亿亩
(即1.2亿公顷)耕地红线,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规范城镇用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蔓延。
保护生态用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永久生态用地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
积极参加植树;节约用纸;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宣传保护土地等。
我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土地采取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2022年11月30日,国家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宣告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49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 110万平方千米。
活动: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
类型
特征:
总量大,类型全,人均少
学习小结
农业用地:
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耕地
草地
园地
建设用地:
生态用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城乡
交通
工矿
湿地
林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
永久性冰川
戈壁
沙漠
分布:
分布不均,
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低山丘陵,主要用于种植业;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山区,主要用于林业;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主要用于牧业。
合理利用土地:
因地制宜
宜耕则耕
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
宜湿则湿
宜沙则沙
保护耕地
规范城镇用地
保护生态用地
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谷子开花要水拉,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主要生长在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5.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 )
A.西南林区 B.西北林区 C.东北林区 D.东南林区
达标训练
A
D
B
1.针对以上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加快生态建设 B.扩大城市规模
C.坚持农田农用 D.发展现代农业
2.为确保粮食安全,我们应该( )
A.砍伐植被,增加水田面积
B.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
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过量使用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我国把每年6月25日作为全国土地日,2025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读《加强耕地保护》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C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