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资源简介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③是混合物
④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⑤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A.①和④ B.②和⑤ C.③和④ D.全部
2.下列物质进行核磁共振得到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有5组的是
A. B.
C. D.
3.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
B.强酸性溶液中:、、、
C.溶液中:、、、
D.透明的溶液中:、、、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B
C
D
A.A B.B C.C D.D
5.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乙炔含有的键数目为
B.甲苯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D.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数目为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空间构型不为直线形的是
A. B. C. D.
7.叶酸拮抗剂是一种多靶向性抗癌药物,常以苯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过程中,某一中间体(X)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N大的元素有2种
B.沸点:高于
C.X结构中,C、N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D.X结构中含有大键
8.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七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a、b、f、g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Ⅳ族
B.a、b、f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
C.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元素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9.冠醚能与阳离子作用,12-冠-4与Li+作用而不与K+作用;18-冠-6与K+作用,但不与Li+或Na+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醚与阳离子作用跟环的大小有关
B.超分子中O原子与K+间存在离子键
C.12-冠-4中C和O的杂化方式相同
D.18-冠-6可将KMnO4带入甲苯中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四种官能团
B.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置换、水解反应
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4
D.与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得到的有机产物相同
11.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I2的溶解性 将一小粒碘晶体溶于约5mL蒸馏水中,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加入约1mL乙醇,振荡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分层,观察到紫红色的碘的乙醇溶液,说明碘易溶于有机溶剂
B 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在170℃下反应的气体产物 将乙醇与浓硫酸在170℃下反应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说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C 探究苯环与烷基的相互作用 分别向盛有2mL苯和2mL甲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甲苯中KMnO4溶液褪色,苯中KMnO4溶液不褪色。说明甲基活化了苯环
D 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卤素原子 取2mL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mL20%Na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反应完全后,待反应液冷却,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 无沉淀生成,说明有机物中不含卤素原子
A.A B.B C.C D.D
12.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盐酸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固体电流表的示数明显减小
D.选取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替换盐酸,电流表的示数不同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B.稀硝酸与硫酸亚铁混合:
C.少量通入溶液:
D.过量的与溶液反应:
14.已知Hg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2列。黑辰砂大多数是黑色结晶状,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晶体密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g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区
B.周围最近的有12个
C.该晶胞中最近的之间的距离为
D.若c的原子坐标为(1,1,1),则b的原子坐标为()
二、解答题
15.实验室在酸性环境下用重铬酸钠氧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的流程如图。
已知:
①主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于时环己酮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②环己酮与水形成沸点为的共沸混合物。
③部分物质的物理性质见表。
物质 沸点() 密度() 溶解性
环己醇 能溶于水和醚
环己酮 微溶于水,能溶于醚
(1)装置甲的名称为 。
(2)三颈烧瓶适宜的规格为 (填字母)。
A. B. C.
(3)加入少量草酸溶液的作用是 。
(4)“操作Ⅰ”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操作Ⅱ”名称是 ,“操作Ⅲ”名称是 。
(5)恢复至室温时,分离得到纯产品体积为,则环己酮的产率为 。
16.利用油脂厂废弃的镍催化剂(主要含有及少量)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碱浸”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条);碱浸中的主要作用是去除 和含铝元素的相关物质,写出其中除去铝单质的离子方程式: 。
(2)“滤液2”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是: (写离子符号)。
(3)“转化”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转化”时通常需对溶液进行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试简述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 。
(4)氢氧化氧镍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是合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前驱体,其制备流程如下:
中的化合价为 ,每个中有一个结构,完全转化为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17.物质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F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
(2)往D中加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
(3)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G的结构简式为 (写键线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可用新制悬浊液鉴别B、E、F
B.向C中滴加酸性溶液,如紫红色褪去,即可证明C中含有碳碳双键
C.化合物F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该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D.化合物H的化学式为
(5)写B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写出3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
(7)参照如图合成路线,设计以乙炔为原料合成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
三、填空题
18.I.实验室工作人员现用晶体配制的溶液230mL。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时下列仪器中:
A.量筒B.托盘天平(带砝码)C.烧杯D.锥形瓶E.药匙F.胶头滴管G.玻璃棒
一定不需要用到的是 (填序号),尚缺的玻璃仪器有 (写名称)。
(2)应称取晶体的质量为 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 (填序号)
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就直接使用
(5)配制过程中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将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此时的处理方法是: 。
II.实验室需要硫酸溶液480mL。回答下列问题:
(6)实验中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溶液 mL,在量取时宜选用规格为 的量筒(填序号)。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7)若实验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未经冷却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
②定容时俯视液面: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①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故错误;②冰水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正确;③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故错误;④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如,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⑤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为金属氧化物,但是不是碱性氧化物,故正确;故选:B。
2.答案:A
解析:
3.答案:D
解析:A.强碱性溶液中,和能反应生成和水,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强酸性中溶液中,和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溶液中,和银离子、和均会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D.透明的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故选D。
4.答案:C
解析:碳酸钠为盐,不是碱,氢氧化钠为碱,不是盐,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A错误;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氢氧化钾为碱,硝酸为酸磷酸钠为盐,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C正确;硫酸氢钠是盐,不是酸,D错误。
5.答案:A
解析:A.乙炔结构式为,常温常压下,26g乙炔(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键数目为,故A正确;B.苯环结构中的碳碳键是大键,不是碳碳双键,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数目小于,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
6.答案:C
解析:的结构式为采取sp杂化,空间结构为直线形,A项不符合题意;中心原子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采取sp杂化,空间结构为直线形,B项不符合题意;中心原子I的价层电子对数为1),孤电子对数为2,采取杂化,空间结构为V形,C项符合题意;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电子对,采取sp杂化,空间结构为直线形,D项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N原子2p能级半充满,结构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N大的元素有F、Ne共2种,故A正确;B.含有羟基、氨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高于,故B正确;C.X结构中,环上的C、N原子杂化方式均为,氨基中的N原子采用杂化,故C错误;X结构中,环上的C、N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形成大键,故D正确;选C。
8.答案:D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Na元素、e为Al元素、f为Si元素、g为S元素,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a、b、f、g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为Si元素,Si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故A正确;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f)>r(a)>r(b),故B正确;C.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正确;D.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碳酸,属于弱酸,故D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A正确;由图可知,18-冠-6中的O与相邻的2个C形成极性共价键,O带部分负电荷,与钾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但是冠醚分子不是离子,而且O也不是离子,故O与间不存在离子键,B错误;冠-4中的C均为饱和碳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C和O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均为杂化,C正确;利用该原理可以用冠醚将带入有机物中,可以增大其与有机物的接触机会,故更有利于有机物被氧化,D正确。
10.答案:B
解析:A.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酯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故A错误;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置换反应;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置换、水解反应,故B正确;C.其分子式是,故C错误;D.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1个羧基能够与Na发生反应产生羧基钠,所以1mol有机物能够反应消耗1molNa;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酯基,羧基能够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酯基发生水解反应产生醇羟基和羧基,醇羟基不能与NaOH发生反应,水解产生的羧基可以与NaOH发生的反应,所以1mol有机物能够反应消耗2molNaOH,其与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得到的有机产物并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D
解析: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回路,所以证明H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化合物,H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闭合开关K,往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与HCl不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增大,B错误;闭合开关K,往烧杯中加入固体,虽然HCl与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但离子浓度基本不变,电流表示数几乎不变,C错误;选取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替换HCl溶液,硫酸是二元酸,离子浓度增大,电流表的示数不同,D正确。
13.答案:B
解析:A.向溶液中通入过量,亚铁离子和碘离子均被完全氧化,即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离子氧化到三价铁离子,自身得电子到一氧化氮,即,B正确;C.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会将+4价S氧化到+6价,即错误;D.过量的与溶液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等物质的量,即二者物质的量为2:1,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汞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第ⅡB族,属于ds区,A不符合题意;
B.硫离子位于晶胞顶点和面心,则周围最近的有12个,B符合题意;C.晶胞中含有个硫离子和4个汞离子,则该晶胞的边长为,而在该晶胞中之间的最短距离是顶点到面心的距离,故距离为,C不符合题意;D.若c的原子坐标为,则b的原子坐标为,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
(2)B
(3)还原过量的氧化剂重铬酸钠,防止蒸馏时环己酮被氧化
(4)分液漏斗、烧杯;过滤;蒸馏
(5)60%
解析:(1)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装置甲为恒压滴液漏斗,其可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
(2)实验中使用100mL环己醇和溶液,混合溶液体积接近200mL,三颈烧瓶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其容积的,所以选择500mL规格的三颈烧瓶较合适,故选B;
(3)已知温度高于时环己酮可被强氧化剂氧化,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可与重铬酸钠反应,还原过量的氧化剂重铬酸钠,防止蒸馏时环己酮被氧化;
(4)反应后经蒸馏得到含环己酮的混合物,加入NaCl固体可降低环己酮在水中的溶解度,通过分液(操作I)分离,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和烧杯;分液后得到的环己酮中可能含有少量水,加入无水进行干燥,除去水分后进行过滤(操作II);操作III是将环己酮从有机层中分离出来,由于环己酮沸点较低,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5)已知加入100mL环己醇,环己醇密度为,则环己醇质量
,环己醇的摩尔质量,根据,可得环己醇物质的量。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环己醇与环己酮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理论上生成环己酮物质的量为1mol,恢复至室温时,分离得到纯产品体积为60mL,环己酮密度为,则实际生成环己酮质量,环己酮摩尔质量为,则实际生成环己酮物质的量,根据产率公式。
16.答案:(1)增大反应物表面积(或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氢氧化钠的浓度、搅拌等);油脂;
(2)
(3);防止因温度过高分解
(4);
解析:(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加快碱浸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粉碎废镍催化剂、适当提高温度、适当提高NaOH溶液浓度等;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碱浸中NaOH的作用有:去除油脂、除去铝及氧化铝;其中除去铝单质的离子方程式:。
(2)滤饼中及少量NiO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镍、硫酸亚铁、硫酸铁的混合液,滤液2中含金属阳离子,主要有;
(3)转化是加双氧水把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转化时通常需对溶液进行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试简述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防止因温度过高分解;
(4)NiOOH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i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的化合价为+3;"氧化"中,氧化生成还原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写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则完全转化为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17.答案:(1)碳碳三键、酯基
(2)消去反应
(3)
(4)AD
(5)
(6)、、、(任写3种)
(7)
解析:
18.答案:(1)D;250mL容量瓶
(2)28.6
(3)①⑤③②④
(4)②③
(5)重新配制
(6)13.6;B
(7)偏高;偏高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