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7.1.2 磁现象(第二课时)》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7.1.2 磁现象(第二课时)》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形成磁感线(模型)、地磁场的概念,能结合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能解释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科学思维:通过磁感线的引入,体会模型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地磁场相关现象,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铁屑探究磁场分布的实验,提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归纳规律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受地磁场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体会物理知识在解释自然现象和服务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1.磁感线的特点。 2.地磁场的基本概念。
学习难点 1.理解磁感线是假想的物理模型,而非真实存在的曲线。 2.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不重合的原因及现象解释。
【课前预习】
一、磁感线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1.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人们用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这样的曲线叫作______。磁感线是______(选填“真实存在”或“假想”)的线,但磁场是______的。
2.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______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曲线分布的______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二、地磁场
3.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______,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______。
4. 地磁北极在地理______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______附近。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______(选填“完全重合”或“并不重合”),所以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不是地理的正南、正北方向,而是稍微有些偏离。
5. 地磁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比如能使指南针指示______,还能像“保护伞”一样,使高速带电粒子流偏离地球,保护地球生命。
【课中研学】
1. 思考:怎样表示磁场的强弱?
观察:磁场的分布
(1)如图所示,在纸板下面放一条形磁体,取一些铁屑,均匀地撒在硬纸板上。轻敲纸板,观察到了什么?
(2)仿照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画出一些用箭头标明方向的曲线,和同学讨论怎样定性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大小。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2. 什么是磁感线?
3. 磁感线有哪些特点?
1.指南针为什么能始终指向南北?
2. 地球为什么能让指南针偏转?它具备什么特点?
3.地磁北极对应地理的哪个极?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是否重合?
4. 地磁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地磁场为什么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课堂总结】
【分层作业】
(巩固性作业)
一、填空题
1.为形象描述磁场,人们画出的带箭头曲线叫作______,它是______(选填 “真实存在” 或 “假想”)的物理模型。
2.磁感线的______方向表示对应点的磁场方向,曲线的______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疏表示弱,密表示强)。
3.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______,其周围存在的磁场叫作______。
4.地磁北极靠近地理______极,地磁南极靠近地理______极,二者并不完全重合。
5.日常生活中,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
二、选择题
6. 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线
B. 磁感线的疏密与磁场强弱无关
C. 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磁场方向
D.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闭合曲线,且只分布在磁体外部
7.下列关于地磁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B. 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C. 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完全重合
D. 地磁场对地球生命有保护作用
8.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的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体两端的磁感线最疏
B. 磁体中间的磁感线最密
C. 磁感线从磁体 N 极出发,回到S极
D. 磁感线从磁体 S 极出发,回到N极
9.指南针静止时,其 N 极指向( )
A. 地理北极 B. 地理南极 C. 地磁北极 D. 地磁南极
10.下列现象中,利用地磁场工作的是( )
A. 用磁铁吸引铁钉 B.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C. 用磁体固定冰箱贴 D. 用磁铁整理碎铁屑
(拓展性作业)
11. 小明将铁屑均匀撒在放有条形磁体的白纸上,轻敲白纸后观察到铁屑排列(如图,教材常见铁屑分布示意图:磁体两端铁屑密集,中间稀疏)。该现象说明( )
A. 磁体两端磁场最弱 B. 磁体中间磁场最强
C. 磁感线的疏密能反映磁场强弱 D. 铁屑的排列就是真实的磁感线
12.我们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时,发现指南针的 N 极并非严格指向地理正北,而是略有偏离。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 指南针本身有故障 B. 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不重合
C. 周围有其他磁体干扰 D. 地磁场消失了
13.关于磁感线模型的意义,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帮助人们直观认识磁场的分布和方向 B. 证明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 说明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D. 仅用于课堂教学,无实际意义 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14.假如地球没有地磁场,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磁铁无法吸引铁钉 B. 指南针会指向任意方向
C. 铁屑无法在磁体周围排列 D. 地球会被高速带电粒子流直接撞击
15.下列三幅图涉及到一些磁现象的知识,关于磁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是不存在的,是我们假想出来的一个模型
B.甲图中条形磁体A端靠近另一个条形磁体的N极,若二者相互排斥,则A端为N极
C.乙图中地理北极是地磁场南极,图中小磁针上端为S极
D.丙图表示的是两个条形磁体异名磁极附近的磁感线分布
(探究性作业)
选做题:
三、综合题
16.某同学想通过实验 “探究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特点”,请你帮他完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现象及得出实验结论。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问题:
“航海家在海上航行时,会用指南针确定方向,但有时会发现指南针的指向与地图上的地理正北有微小偏差,这种偏差被称为‘磁偏角’。科学家研究发现,磁偏角的大小会随地理位置变化,且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也会缓慢变化。”
(1)指南针指向与地理正北有偏差的原因是什么?
(2)磁偏角的存在,能说明地磁场具有什么特点?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3)结合地磁场的作用,说说如果地磁场强度突然大幅减弱,可能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磁感线;假想;真实存在
2.切线;疏密
3.磁体;地磁场
4.南极;北极;并不重合
5.南北方向
【作业布置】
1. 磁感线;假想
2.切线;疏密
3.磁体;地磁场
4.南;北
5.地磁场
6.C
7.C
8.C
9.A
10.B
11. C(解析:铁屑排列模拟磁感线分布,两端密集、中间稀疏,对应磁场 “两端强、中间弱”,说明磁感线疏密能反映磁场强弱;A、B 错误,D 错误(铁屑排列是磁感线的模拟,非真实磁感线),故选 C)
12.B(解析:指南针指向偏离地理正北,是因为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不重合,这种偏差叫磁偏角,与指南针故障、其他磁体干扰无关,地磁场不会消失,故选 B)
13.A(解析:磁感线是假想模型,目的是帮助人们直观认识磁场的分布和方向,并非真实存在或组成磁场,且对理解磁现象有实际意义,故选 A)
14.D(解析:A 错误,磁铁吸引铁钉是磁体本身的磁性,与地磁场无关;B 错误,无地磁场时指南针不受地磁场力,会因重力等因素静止,而非任意指向;C 错误,铁屑排列与磁体自身磁场有关,与地磁场无关;D 正确,地磁场能偏转高速带电粒子流,若减弱则粒子流可能直接撞击地球,故选 D)
15.B(解析:A.磁场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它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甲图中条形磁体A端靠近另一个条形磁体的N极,若二者相互排斥,则A端为N极,故B正确;
C.乙图中地理北极是地磁场南极,地球外部磁场方向为从地磁北极指向地磁南极,图中小磁针上端为N极,故C错误;
D.丙图中磁感线相互排斥,表示的是两个条形磁体同名磁极附近的磁感线分布,故D错误。)
16.实验器材:蹄形磁体 1 个、白纸 1 张、铁屑若干、透明塑料板 1 块(或直接用白纸覆盖磁体)
实验步骤:①将蹄形磁体平放在桌面上,在磁体上方铺一张平整的白纸;②将铁屑均匀撒在白纸上,轻轻敲击白纸(避免磁体移动);③观察铁屑的排列形状,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铁屑排列的轮廓,并根据小磁针 N 极指向(可额外用小磁针确定)标注磁感线的箭头方向;④重复 2-3 次,确保观察结果准确。
预测实验现象:铁屑在蹄形磁体周围形成有规律的曲线,磁体两极(N 极、S 极)附近铁屑密集,中间区域铁屑稀疏;磁感线从 N 极出发,回到 S 极。
实验结论: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具有规律性,两极附近磁场强(磁感线密),中间磁场弱(磁感线疏),且磁感线从 N 极指向 S 极。
17.(1)原因: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完全重合,指南针 N 极指向地磁南极(靠近地理北极),而非严格指向地理北极,因此产生偏差(解析:指南针的指向由地磁场决定,地磁南极靠近地理北极但不重合,导致指南针与地理正北有偏差)。
(2)特点:磁偏角的存在说明地磁场的方向并非与地理南北极完全一致,即地磁场具有 “地磁轴与地理轴不重合” 的特点(解析:地理南北极由地球自转轴决定,地磁两极由地磁场决定,磁偏角反映二者的不重合性)。
(3)影响:地磁场能偏转来自宇宙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如太阳风),若其强度大幅减弱,高速带电粒子流可能直接到达地球表面,对地球上的电子设备(如卫星、通信设备)造成干扰或损坏,还可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解析:教材明确地磁场对地球有保护作用,减弱后保护作用下降,会带来上述影响,符合教材知识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