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到第2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到第2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养监测(科学)
双向细目表
题号 考查知识点
1 声音的特性
2 力的三要素
3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
4 力的作用效果
5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6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7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8 惯性
9 力、作用效果、相互性
10 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
11 空间探索 水火箭
12 力的综合应用
13 人的感觉
14 光的反射原理应用
15 凸透镜成像规律-照相机
16 声音传播、噪声防治
17 力、弹簧测力计
18 重力的方向
19 平面镜成像特点
20 耳的结构、近视眼及矫正
21 增大、减少压强、摩擦力方法、二力平衡
22 运动与力的关系 科学史 科学方法
23 平面镜成像实验
24 液体压强实验
25 光的反射实验
26 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
27 科学探究应用
28 光路图、力的示意图
29 项目化: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30 光的折射
31 运动与力 摩擦力
32 牵引力、压强计算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养监测试题卷
八年级 科学
(全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2.如图所示,维修人员用一根长铁管套在长期不用且生锈的水龙头上,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长铁管A处比B处更易打开水龙头。这现象说明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是力的( ▲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大小、方向、作用点
3.下面是《科学》课本中关于声现象的活动,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乙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图丙实验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也能传播 D.图丁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低
4.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钢笔错位 B. “手影”艺术 C. 拱桥倒影 D. 小孔成像
6.我们每天上学都要背书包,书包的肩带设计一般都比较宽大,这样的目的是( ▲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7.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
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编著《考工记》中有一言“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述。关于马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马车无论是否受力,马车都具有惯性 B. 马的拉力改变时,马车的惯性改变
C. 马车运动得越快,马车的惯性越大 D. 撤去拉力后,马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9.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10.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关于太阳光的色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这个实验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B. 我们在白屏上看到的最下面的光是紫光
C. 区域 a 处的光是红外线,它可用于测温仪
D. 色散的原因是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了光的反射
11.小松同学在完成水火箭的制作后,进行发射测试。他用气筒对水火箭打气,拉开气阀,水向下喷出,水火箭一飞冲天。在水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火箭离开地面后,不受重力作用
B. 水火箭顶端的导流罩,可以减小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
C. 水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水火箭升空的动力主要来自空气对水火箭的升力
12.2025年7月6日,浙BA(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正式开赛,这是浙江省首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群众篮球联赛。篮球场上,运动员起跳投篮,篮球离手后至投入篮框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手用力向前抛出篮球时,篮球对手也有反作用力
B.手用力向前抛出篮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篮球将保持静止
D.篮球在空中作曲线运动,是由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今年我省正式实施春秋季。同学们对即将到来的秋假期待吗?请回答下面13-15题:
13.秋日,秋高气爽,在秋假暂停匆匆的解题,平复急躁的思绪,欣赏下怡人的秋色吧,鲜花在向你微笑,鸟儿说:“你一定行!”想要收到鲜花和鸟儿的祝福,用到的感觉分别是( ▲ )
A.视觉和听觉 B.视觉和触觉 C.触觉和听觉 D.视觉和嗅觉
14.每年的11月中下旬和12月,是宁波四明山红杉林观赏的最佳时期,此时红杉树与四明湖碧水相映成趣,形成“一半湖水、一半红杉”的独特景象。小舟打算秋假时,去感受倒影与红杉林交织出的油画般的视觉效果。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的水中“红杉树”的光路图是( ▲ )
A. B. C. D.
15.小舟想用照相机拍摄这湖水清澈,白鹭翩飞,红杉与碧水相应成趣的美景。在拍摄过程中( ▲ )
A. 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B. 影像传感器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C. 若靠近红杉树拍摄,则影像传感器上成的像大小不变
D. 若要拍摄范围更广的景色,拍摄时人可以适当远离景物。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下图所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不能 ▲ 的原理,从 ▲ (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7.如图甲所示,用力F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再用力F压弹簧,此时手也会受到一个向外推的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的。弹簧测力计内部装有可伸缩的弹簧,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再用一个力向下拉秤钩,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这个力的大小是  ▲  牛。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1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
方向 ▲ (选填“变化”或“不变”);
(2)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得出:重力的方向是 ▲ 的;(写出具体方向)
(3)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 ▲ 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19.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 的地方,镜中小红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像的大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她应将光源照向  ▲  (填“衣领”或“平面镜”)。
20.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学会科学用眼、用耳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1)飞机升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图甲中 ▲ (选填序号)内外空气压力平衡。
(2)用眼过度,会导致眼睛只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这种疾病的成因与图乙中的 ▲ (选填序号)相似,可用图乙中 ▲ (选填序号)进行矫正。
21.如图为一款多功能手杖,撑开可以当座椅,折叠后可当拐杖。
(1)该产品的坐垫设计成加大版,内有凹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 ▲ 减小压强,从而提高舒适度;
(2)该产品的手柄上有花纹,这样设计能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
▲ ,从而提高安全性;
(3)拐杖静止放置于地面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 ▲ 为一对平衡力。
22.在人类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探索的历程中,有三位科学家提出过相应的认识,如表所示。
序号 科学家 提出的认识
a 牛顿 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
b 伽利略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c 亚里士多德 只有不断用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
(1)请对三位科学家提出的认识,按历史时间的先后排序 ▲ (填序号)
(2)伽利略的设想是:如图所示,小球从第一个斜面AB上由静止滑下并能滑上第二个斜面BC的等高处,该设想能成立的条件是 ▲ 。(选填序号)
A.小球的质量足够大 B.小球的速度足够大
C.斜面绝对光滑 D.斜面的倾角α足够大
(3)伽利略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理想实验法”)。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如图甲所示是小舟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 。
(2)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 。
(3)实验过程中,如图乙若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原因是 ▲ 。
(4)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沿原来位置直线向右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 ▲ 。
A.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左半边镜子成完整像,右半边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24.如图所示是小舟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
(1)实验中,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 (选填“内凹”或“外凸”)。
(2)实验时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在以下几个实验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有  ▲  (填序号)。
A.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时,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B.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乒乓球靠近正在振动的音叉,由乒乓球的反弹来反映音叉在振动
(3)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到结论: ▲ 。
(4)小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有关,所以大坝应修成 ▲ (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25.如图所示,小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4 60° 30°
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 ▲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
(2)若纸板没有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在纸板NOF面上 ▲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3)实验中用可折转的纸板主要目的是:探究 ▲ 。
(4)实验中,同组的小科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入射角,分别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四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应沿水平方向拉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测量的依据是 ▲ 。
(2)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 (选填“甲”“乙”或“丙”)实验。
(3)单杠运动员上杠前手上要涂防滑粉,是用到 ▲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某同学发现甲实验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觉得该结论是否正确,判断的理由是 ▲ 。
27.小乐观察到从课桌上滑落的橡皮、纸片等不同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不同,由此现象引发了她的如下探究:在空气中,物体由相同高度静止开始下落,落到地面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①与物体在下落方向上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②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制订计划和搜集证据:①如图所示,小乐将两张相同的圆纸片,剪下大小不等的扇形,然后将留下的部分做成A、B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剪下的扇形纸片分别揉成C、D两个纸团
②在完成纸锥及纸团的制作后,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获得了如表所示数据。
序号 纸锥 下落高度/m 纸锥内纸团情况 下落时间/s
1 A 2 纸团C放入纸锥A 2.5
2 B 2 纸团D放入纸锥B 1.0
3 B 2 纸锥内未放入纸团 2.1
(1)实验中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方法是  ▲  。
(2)实验中把纸团放入相应纸锥的目的是  ▲  。
(3)由序号为1、2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
(4)实际测量时,由于下落时间过短,导致测量误差较大。除了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  ▲  来减小误差。
四、综合题(本大题5小题,28、30题6分,29题8分,31题8分,32题7分,共35分)
28.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所示,画出光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请画出空中飞行的足球(重力为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9.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手机视频app投屏需要收费”开展“自制手机投影仪”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投影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材料】凸透镜、内部涂黑的硬纸盒(规格:28cm×20cm×12cm)、纸板、胶水、剪刀等。
【透镜选择】(1)实验需要选择焦距合适的凸透镜,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其中最合理的是 ▲ ;根据合理的方法,小组同学测出了实验材料所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为30cm。
【产品制作】将凸透镜固定在硬纸盒的一侧,并在纸盒中卡入纸板便于放置手机,纸板可在纸盒内前后移动。产品实物图及原理图如上图所示。
【产品调试】(2)调试①:甲、乙是手机不同放置方式所显示的图片,为了使投影仪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观影效果,手机应该选择 ▲ (填“甲”或“乙”)的放置方式;
(3)调试②:小科同学建议选择光滑的白板作为屏幕,而小舟同学建议选择白墙作为屏幕。你赞成谁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 ;
【产品评价】以下表格为该小组同学制定的部分评价量表。
“自制手机投影仪设计”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投影仪成像,成像清晰 能模拟投影仪成像,但成像效果一般 无法模拟投影仪 成像
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评价量表对某同学自制的投影仪进行评价,“指标一”评为优秀,“指标二”评为待改进。请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指出此自制的投影仪还需要进行的改进
是: ▲ 。
30.“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自然现象,下图甲、乙是夏天炎热路面上形成此现象的图解。
资料1:光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弯折;
资料2:一般,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时,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
资料3:夏天,酷热的路面使得路面上方空气的温度升高,越靠近路面的空气越热,密度越小;
(1)图甲中,人眼看到的卡车是 ▲ (填实像或虚像)。
(2)对图甲成因的解释:近路面空气比路上方空气温度高,密度小,远处物体射出的光进入密度不断变小的空气时,发生连续折射,如图乙所示折射角会逐渐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进入人的眼睛,而人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人的前方会出现“海市蜃楼现象”;
(3)图丙是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对比图甲的成因和现象,可推断近海面处空气的密度  ▲ (填“较大”或“较小”)。
3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箱质量为40kg,当它受到方向为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时,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
(1)计算木箱受到的重力大小?
(2)t=2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N;
(3)9-12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为 ▲ 。
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图所示,这是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四轮5G无人配送车,空载时质量为600kg。已知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100cm2,配送车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阻力始终为车辆总重力的0.1倍。求:
(1)配送车车轮与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这样做可以 ▲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2)计算配送车空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大小。
(3)计算配送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养监测试题卷
八年级
科学
(全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的主要
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如图所示,维修人员用一根长铁管套在长期不用且生锈的水龙头上,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
在长铁管A处比B处更易打开水龙头。这现象说明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大小、方向、作用点
3.下面是《科学》课本中关于声现象的活动,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乙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图丙实验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也能传播
D.图丁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低
4.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
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FF
A
0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蜡烛
A.钢笔错位
B.“手影”艺术
C.拱桥倒影
D.小孔成像
6.我们每天上学都要背书包,书包的肩带设计一般都比较宽大,这样的目的是(▲)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G
D
八科期中试题卷第1页共8页
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编著《考工记》中有一言“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
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述。关于马车的惯性,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马车无论是否受力,马车都具有惯性
B.马的拉力改变时,马车的惯性改变
C.马车运动得越快,马车的惯性越大
D.撤去拉力后,马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9.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每绵

10.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关于太阳光的色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B.我们在白屏上看到的最下面的光是紫光

C.区域a处的光是红外线,它可用于测温仪
白屏
玻璃棱镜
D.色散的原因是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了光的反射
11.小松同学在完成水火箭的制作后,进行发射测试。他用气筒对水火箭打气,拉开气阀,水
向下喷出,水火箭一飞冲天。在水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火箭离开地面后,不受重力作用
导流罩
B.水火箭顶端的导流罩,可以减小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
C.水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D.水火箭升空的动力主要来自空气对水火箭的升力
打气智
12.2025年7月6日,浙BA(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正式开赛,这是浙江省
首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群众篮球联赛。篮球场上,运动员起跳投篮,
篮球离手后至投入篮框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手用力向前抛出篮球时,篮球对手也有反作用力
B.手用力向前抛出篮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篮球将保持静止
D.篮球在空中作曲线运动,是由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今年我省正式实施春秋季。同学们对即将到来的秋假期待吗?请回答下面13-15题:
13.秋日,秋高气爽,在秋假暂停匆匆的解题,平复急躁的思绪,欣赏下怡人的秋色吧,鲜
花在向你微笑,鸟儿说:“你一定行!”想要收到鲜花和鸟儿的祝福,用到的感觉分别是
(▲)
A.视觉和听觉
B.视觉和触觉
C.触觉和听觉
D.视觉和嗅觉
八科期中试题卷第2页共8页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养监测试题卷
八年级 科学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 C D D A 6-10 C B A C D 11-15 B C A B D
填空题
传声 传播过程中
形状 相互 2.6
(1)不变 (2)竖直向下 (3)重垂线
4 不变 衣领
(1)③ (2)① ③
(1)增大受力面积 (2)摩擦力 (3)重力
(1)c b a (2)C (3)理想实验法
实验与探究题
(1)刻度尺 (2)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太厚 (4)D
(1)内凹 (2)C (3)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上窄下宽
(1)漫反射 (2)不能(3)反射关系、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4)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作反射角
(1)二力平衡(或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甲 (3)乙、丙
(4)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或有接触面积和压力大小两个变量)
27、(1)相同高度下落时间的长短
(2)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
(3)当物体质量相同时,物体在下落方向上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物体由相同高度静止下落到地面的时间越长。
(4)增加下落高度(或增大纸锥底面积 或 减小纸锥质量)等
综合题
28、
29、(1)B (2)乙 (3)小舟,光在白墙上发生漫反射,人从各个方向都能观影 (4)增大纸盒的长度 或换用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30、(1)虚像 (2)变大 (3)较大
31、(1)G=mg=40kg×10N/kg=400N (2)30 (3)等于 水平向左
32、(1)减小(1分)
(2)G=mg=600kg×10N/kg=6000N (1分)
F=f=0.1G=0.1×6000N=600N (2分)
S=4×100cm2=400cm2=0.04m2(1分)
P=F/S=G/S=6000N/0.04m2=150000Pa(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