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7.4.1 跨学科实践:指南针(第一课时)》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7.4.1 跨学科实践:指南针(第一课时)》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理解磁性、磁化概念,明确指南针依托地磁场工作的原理。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指南针进化史的史料,培养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理解技术发展的阶段性逻辑。 3.科学探究:能模仿古代方法设计并制作简易指南针,体验人工磁化的实践过程。 4.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指南针对航海及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与科学史研究意识。
学习重点 1.指南针的进化历程(司南、指南针鱼、水罗盘的发展脉络)。 2.人工磁化的方法(淬火、磁石摩针)及其物理原理。 3.指南针在航海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与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1.理解古代文献(《武经总要》《梦溪笔谈》)中人工磁化描述与物理磁化原理的对应关系。 2.从跨学科视角(物理+历史)分析科技发展的逻辑与社会价值。
【课前预习】
一、南针的进化史
1.春秋时期的《_____》是最早提到 “司南” 一词的古典典籍;东汉王充在《_____》中描述的 “司南勺” 是公认最早的磁性指南器具。
2.唐代末期,人们在司南基础上发明了______;北宋时期出现了______、______。
3.11 世纪《武经总要》记载了将铁片加热后 “______” 制作指南鱼的方法;《梦溪笔谈》记载了 “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 的______制作指南针的方法。
二、指南针的应用
4.指南针常用于______、大地测量、军事及旅行等方面;我国最早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相关记载出自北宋地理学家朱彧的《______》。
三、自制指南针
5.可利用______、小磁针、缝衣针等器材,仿照古代______或摩擦的方法制作指南针;沈括记载的指南针使用方法有放碗边沿上、穿灯芯草浮在水面、______、用蚕丝线悬挂四种。
【课中研学】
1. 四大发明中,能在阴天、密林里定向的是哪一项?你见过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的?
2. 分组用彩笔在纸上绘制时间线,标注 “战国、唐代、北宋” 三个阶段,补充每个阶段的 “形态图、材料、核心改进点”,并粘贴对应的文献片段。
3.未磁化的缝衣针不能吸引小磁针,磁化后可以,这说明磁化改变了针的什么性质?
4. 指南针除了航海,还用于哪些领域?请举例说明 “军事中如何用指南针”?
1. 利用实验室器材和生活用具(例如:条形磁铁、小磁针、缝衣针等),仿照古代通过淬火或摩擦的方法,设计制作指南针。
2.沈括记载的4种使用方法中,“穿灯芯草浮水法” 为什么适合我们课堂制作?
3.如何验证你制作的指南针是否准确?
【课堂总结】
【分层作业】
(巩固性作业)
一、填空题
1.春秋时期《______》最早提到 “司南” 一词;东汉《论衡》中 “司南勺” 是最早的磁性______器具。
2.唐代末期发明了______;北宋出现______、指南针。
3.《武经总要》记载了铁片______制作指南鱼的方法;《梦溪笔谈》记载了______摩针制作指南针的方法。
4.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军事及旅行等领域;我国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载出自《》。
5.沈括记载的指南针使用方法有放碗边沿、穿灯芯草浮水面、______、蚕丝线悬挂四种。
6.下列属于最早的磁性指南器具的是( )
A. 指南针鱼 B. 司南勺 C. 水罗盘 D. 现代指南针
7.人工磁化的方法不包括( )
A. 淬火 B. 磁石摩擦 C. 加热 D. 自然放置
8.指南针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影响体现在( )
A. 航海事业 B. 农业发展 C. 工业生产 D. 艺术创作
9.制作指南针的原理是利用了( )
A. 磁性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延展性
10.下列关于指南针进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司南→指南针鱼→水罗盘→指南针
B. 司南→水罗盘→指南针鱼→指南针
C. 指南针鱼→司南→水罗盘→指南针
D. 水罗盘→司南→指南针鱼→指南针
(拓展性作业)
11.从《鬼谷子》《论衡》等文献考证指南针历史,体现的研究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文献法 C. 观察法 D. 访谈法
12.郑和下西洋能实现远洋航行,关键依赖的技术是( )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火药 D. 印刷术
13.古代 “磁石摩针” 的方法,其物理原理是( )
A. 磁化 B. 发电 C. 热传递 D. 做功
14.对比古代司南和现代指南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利用地磁场工作 B. 精度都很高
C. 都有指示方向的功能 D. 技术发展有阶段性
15.下列属于跨学科知识融合的是( )
A. 指南针的物理原理与历史发展 B. 指南针的制作与化学实验
C. 指南针的应用与数学计算 D. 以上都不是
(探究性作业)
选做题:
三、综合题
16.请模仿古代 “磁石摩针” 的方法,设计一个制作简易指南针的实验方案,包括材料、步骤、现象及原理分析。
17.结合教材内容,分析 “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如何体现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从物理和历史两个学科角度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鬼谷子;论衡
2.水罗盘;指南鱼;指南针
3.淬火;磁石摩针(人工磁化)
4.航海;萍洲可谈
5.条形磁铁;淬火;放在指甲上
【作业布置】
1. 鬼谷子;指南
2.水罗盘;指南鱼
3.淬火;磁石
4.大地测量;萍洲可谈
5.放在指甲上
6.B
7.D
8.A
9.A
10.A
11.B
12.A
13.A
14.B(解析:古代司南精度较低,现代指南针精度高,因此 B 错误)
15.A
16.实验方案:磁石摩针制作简易指南针
材料:缝衣针、条形磁石、小碗、水、灯芯草。
步骤:
用条形磁石的一极沿缝衣针同一方向摩擦多次,完成磁化。
将磁化后的缝衣针穿入灯芯草,轻轻放入盛水的小碗中,使其浮在水面。
现象:缝衣针会在水面转动,最终一端指向地理南极,一端指向地理北极。
原理分析:磁石摩擦使缝衣针磁化,成为小磁针;地磁场作用下,小磁针 N 极指向地理北极,S 极指向地理南极,从而指示方向。
17.中国古代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物理 + 历史视角)
物理角度:指南针利用地磁场使磁体(如司南、指南针鱼)指向南北,其核心原理是磁性与磁化。这一发现为人类提供了可靠的定向工具,推动了磁学知识的发展,是物理学科中磁现象应用的经典案例。
历史角度: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后,使郑和下西洋等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更促成了欧洲地理大发现(如哥伦布航海)。它打破了地域阻隔,促进了全球贸易、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和文明交流史上的关键技术,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对全球发展的深远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