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诊断检测(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诊断检测(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2024年2月7日建成的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的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下图1示意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2示意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不考虑海拔的情况下,下列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中山站 B.秦岭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3.以下符合图2中从①时期到③时期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规律的是( )
A.变快 B.变慢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正午太阳高度既有季节变化也有空间差异。如图为地球上的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由北向南,图中四地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甲、乙、丁 D.丙、乙、甲、丁
5.图中四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 )
A.由赤道向南北方递减 B.由极圈向南北方递减
C.由南回归线向南北方递减 D.由北回归线向南北方递减
河南某中学的小明学完月相相关知识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记录了一晚中可见月相的高度和月相出现的方位。下表示意小明所记录的该日月相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18时 21时 24时 3时 6时
月相位置 东方天空 东南方天空 南方天空 西南方天空 西方天空
月相高度 0° 30° 60° 30° 0°
7.小明该日观察到的月相为( )
A.上弦月 B.满月 C.下弦月 D.上凸月
8.该日最可能是农历( )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D.廿九
2025年9月7日晚至9月8日凌晨(农历七月十六),今年我国境内唯一一次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登场。这轮高悬于深邃夜空的月亮因其月食时的颜色暗红而被人们称为“血月”。当月亮完全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红光不易被散射,使月亮变成暗红色。完成下面小题。
9.“血月”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一周后,乐平看到的月相最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年8月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宁明县发现了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秦氏花山龙化石。下图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可能发现秦氏花山龙化石的岩层有(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图中岩层形成的内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变质作用 B.②—岩浆喷出 C.③—岩浆侵入 D.④—沉积作用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中南段的北大山上,是世界上独有的花岗岩地质奇观,该石林形成过程中,尤其是雏形阶段与冰川有密切关系,亦被称为冰川石林。阿斯哈图石林景区所在地平均海拔1100米,昼夜温差大。下图2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观图,下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图2石林景观的岩石属于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丁 D.戊
14.该石林形成过程是( )
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B.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岩浆侵入
D.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5.甲、乙、丙、丁中属于地形倒置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16.甲处( )
①不适合选作水库坝址 ②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谷
③地质条件适合开凿隧道 ④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某地区水平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与图中矽卡岩、角岩属于同一类型的岩石是( )
A.石灰岩 B.页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18.据图,该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为( )
A.断层L1早于断层L2 B.岩浆侵入晚于岩浆喷出
C.花岗岩形成早于断层L1 D.岩层褶皱晚于岩浆侵入
如图为我国某河流阶地纵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图中河漫滩演变为阶地需要经历( )
A.枯水位下降 B.河流流量减少 C.洪水位上升 D.地壳间歇性抬升
20.与T1相比,河流阶地T3( )
①形成时间更早②形成时间更晚③形成时河流搬运能力较强④形成时河流搬运能力较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
A.赤道上 B.回归线上 C.南半球 D.北半球
22.若该河自南向北流动,建港口最适合的是( )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2025年4月,我国爆发了罕见的复合型极端天气。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强风,沙尘天气异常南扩至海南岛北部。南方多地大风、雷暴和冰雹齐发。下图示意4月10日2时—4月13日14时我国沙尘及部分雷暴和冰雹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此次南方异常沙尘天气的形成原因是( )
A.冷锋过境 B.冷气团控制
C.暖锋过境 D.暖气团控制
24.与沙尘暴区相比,图中M区雷暴、冰雹并发的原因有( )
A.大气层结稳定 B.水汽含量较少
C.地面风速较小 D.大气性质暖湿
2025年9月24日13时,超强台风“桦加沙”中心位于阳江东南约95km洋面(21.5°N,112.5°E),最大风力16级,正以20km/h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夜间在阳江登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此时阳江市区的主导风向为(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26.阳江市气压在图示时刻前后24小时内的变化规律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7.台风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其主要原因是( )
A.失去暖洋面潜热供应并受地面摩擦耗散 B.副热带高压阻挡导致云系分裂
C.赤道低气压抽吸作用增强 D.高空急流迅速带走热量和水汽
气压带和风带使高低纬度、海陆之间的热量、水汽得到交换,调节全球的水热分布,影响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下图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该季节,P地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9.与该季节P地盛行风形成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有( )
①东北信风带南移 ②南半球地转偏向力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气压中心的位置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若P地处于高压控制的季节时( )
A.气压带和风带南移 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东南亚盛行东北风
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图中( )
A.①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B.②为近地面的西风带
C.乙为多雨带 D.③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32.当甲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
A.气压带、风带南移 B.亚洲东南部盛行东南风
C.南亚盛行西南风 D.北京昼长夜短
二、综合题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地质构造是 ;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乙地的构造地貌是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纬度的洋面上存在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天气系统两条锋线重叠在一起,雨区辐合在一起。
(1)指出图示天气系统所在的半球位置(南半球或北半球),说明判断依据;并简述该天气系统中锋面的形成过程。
(2)比较图示左右两侧雨区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D A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B B D C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A D A D A B A C
题号 31 32
答案 B A
33.(1) 背斜 断层 向斜山
(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易破碎,易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向下弯曲;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渗水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修建隧道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隧道塌陷。
34.(1)南半球。依据: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确定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气旋);结合锋面类型可推知锋面的运动方向,由此判断该气旋呈顺时针旋转运动,所以为南半球。在低气压区,等压线向外凸出形成低压槽,来自高纬的冷气团和来自低纬的暖气团在低压槽内汇聚辐合形成锋面。
(2)差异:右侧雨区位于锋前,范围大;左侧雨区以锋后为主,范围小。原因:右侧为暖锋,暖气团沿锋面爬升,锋面坡度小,雨区范围大;左侧为冷锋,冷气团移动速度快,锋前暖气团被迫抬升,锋面坡度大,雨区范围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