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榆林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共100分。
2.请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近代化学发展中,不少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提出了氧化学说的是
A. 波义耳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2. 下列现象可以用胶体性质解释的是
A. 向 FeCl3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向豆浆中加入含氯化镁、氯化钙的卤水制作豆腐
C.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将植物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形成油水混合物
3. 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 项 混合物 酸性 氧化物 电解质 盐
A 盐酸 SO2 熔融KNO3 纯碱
B 食盐水 CO NaOH NaHCO3
C CuSO4·5H2O SO3 HCl CH3COONa
D 合金 CO2 Cu CaCl2
A. A B. B C. C D. D
4. 下列透明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处理水垢中的Mg(OH)2:Mg(OH)2+2H+=Mg2++2H2O
B. Ba(OH)2与硫酸铜反应:
C.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D. Fe2O3与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2++3H2O
6. 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的是
A.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NaHSO4溶液与 NaOH 溶液
B. Na2CO3与稀盐酸;CaCO3与稀盐酸
C. KCl溶液与 AgNO3溶液;NH4Cl溶液与AgNO3溶液
D. Ba(OH)2溶液与硫酸; Ba(OH)2溶液与盐酸
7.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A. 甲为,乙为,丙为
B. 甲为,乙为CuCl2,丙为
C. 甲为,乙为,丙为
D. 甲为,乙为,丙为
8. 下列物质能与酸反应,并将酸转化成具有相同酸根盐的是
①非金属单质 ②金属单质 ③酸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 ⑤酸 ⑥碱 ⑦盐
A. ②④⑥⑦ B. ①④⑥ C. ②③⑥⑦ D. ②④⑤⑦
9. 已知氧化性强弱:。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是
A.
B.
C.
D.
10. 黑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由硫磺粉、KNO3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反应生成K2S、N2和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
B. K2S水溶液是能导电的电解质
C. 爆炸反应中的氧化剂是S和KNO3
D. CO2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NaCl和葡萄糖:加水,振荡
B. 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丁达尔效应
C. 盐酸和 NaOH溶液:pH试纸
D. Na2CO3溶液和 Na2SO4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振荡
12. 现有一白色固体粉末,取样后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据此判断,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可能是
A. NaCl、KNO3、CuCl2 B. KCl、Na2CO3、MgCl2
C. NaCl、KNO3、AgNO3 D.
13. 工业制备锰(Mn)单质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SO2。酸性条件下,用MnO2进行脱硫处理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1中,MnO2作氧化剂 B. 反应2中,还原性Fe2+>SO2
C. 脱硫的最终产物为MnSO4 D. 上述过程中Fe2+、Fe3+可以循环使用
14. 草酸()是一种弱酸,加热至100℃左右失去结晶水,温度高于157℃后草酸升华(固态变为气态),并逐渐分解生成、CO、。草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草酸的钠盐溶于水,钙盐难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草酸具有还原性
B. 加热至100℃,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生成的
C. 把加热温度高于157℃后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固体、澄清石灰水,可检验生成的CO
D. 把加热温度高于157℃后分解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若能产生白色浑浊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
15. 已知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这五种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 G、Y、Q、Z、X B. X、Z、Q、G、Y
C. X、Z、Q、Y、G D. G、Q、Y、Z、X
16. Cl2通入7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未配平):NaOH+Cl2→NaCl+NaClO+H2O、NaOH+Cl2→NaCl+NaClO3+H2O,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Cl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该溶液中Cl-与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 B. 3:1 C. 15:7 D. 7: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7. 阅读下面短文并填空。
在化学的发展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化学交融故事精彩纷呈。
古代,人们用①碳从铁矿石中冶炼铁,支撑早期手工业;地表深处的②石油,沼气中的③CH4,早期先民将其用于照明,开启了对天然能源的初步利用;饮食中,④醋酸让食物别具风味,为菜肴增香添味。
近代,侯德榜以⑤NaCl、⑥CO2和⑦NH3原料制⑧纯碱,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电解⑨饱和食盐水”技术则从氯化钠溶液中产出氯气、氢气与⑩氢氧化钠,支撑起造纸、肥皂制造等工业,实现基础化工原料自主可控。
(1)在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有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2)写出与①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任写两个)。
(3)书写电离方程式:⑤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
(4)⑥和少量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8.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后展开了如图探究活动。
向装有不同溶液的A、B试管中各分别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待充分反应后,先将B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空烧杯C中,再将A试管中所得溶液慢慢滴加到C烧杯中。烧杯C内固体质量随A试管中加入液体体积变化如图D所示。完成下列填空:
(1)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B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将C烧杯中沉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___________实验现象,进而证明滤渣为混合物。加入稀硝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同学还想通过测定溶液导电性变化来探究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得到了一些“溶液导电性随加入电解质溶液体积变化”不同的图像。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硫酸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应符合图像___________(选填编号);如果将硫酸换成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也能得到类似的图像。
19. 已知某无色溶液含有下表中的两种阴离子和三种阳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取适量该溶液加入到足量盐酸中,无明显变化,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Ⅱ:取适量实验Ⅰ后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几滴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做实验Ⅰ和实验Ⅱ条件下就可以确定没有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
(2)由实验Ⅰ可以确定一定有的阴离子为_______,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Ⅱ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由此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含阴离子 理由是_______。
(4)由上述信息可确定该溶液含有的三种阳离子是_______,一定没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
20. 高锰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杀菌消毒。
(1)已知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
①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③上述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粒子是_______(写化学式),每消耗3个,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
(2)已知某容器中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和的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粒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
③若消耗,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
(3)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将水样与碱性悬浊液混合,反应生成,实现氧的固定。“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榆林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共100分。
2.请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⑨ ②. ⑤⑧ ③. ④⑤⑧⑩
(2)金刚石、石墨(或C60)
(3) ①. NaCl=Na++Cl- ②. Na2CO3=2Na++
(4)CO2+OH-=
(5)2NaCl+2H2O2NaOH+H2↑+Cl2↑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Ba2+、
(2) ①. 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②.
(3) ①. A ②. MgSO4
【19题答案】
【答案】(1)Fe 、
(2) ①. ②. Ba += BaSO4↓
(3) ①. Ag + Cl = AgCl↓ ②. 不可以 ③. 实验 Ⅰ 中加入了盐酸,引入了 Cl ,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 Cl
(4) ①. Na 、K 、Ba ②. OH 、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有气泡产生,溶液显紫红色 ③. ④. 15
(2) ①. ②. 2∶5 ③. 8g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