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科素养监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1.(3分)(1)篡改(2)彰显(3)锐不可当(一空1分,错一字扣1分)2.(3分)【答案】C【解析】“惨绝人寰”指灾祸、暴行等造成的苦难极度深重;“深恶痛疾”强调对人或事极度厌恶与痛恨;“振聋发聩”指用语言、文字等唤醒麻木的人;“昂首阔步”用于描述抬起头、大步前行的姿态。3.(3分)爱国,不止是一句铿锵激昂的口号,更是一份矢志不渝的情怀。【解析】画线句递进关系不当,应将“一份矢志不渝的情怀”与“一句铿锵激昂的口号”互换位置。4.(10分)(1)谁家新燕啄春泥(2)山山唯落晖(3)山随平野尽(4)隐天蔽日(5)急湍甚箭(6)烟波江上使人愁(7)征蓬出汉塞(8)老骥伏枥(9)烈士暮年(10)岂不罹凝寒(答对一句得1分,错、漏一字扣0.5分,一句扣完1分为止;总分不超过10分)5.(3分)【答案】C【解析】对联需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境相合。上联第一空需对应“名词+动词+名词短语”结构,下联第二空应对应“名词+形容词+名词短语+动词+名词”结构,C项两句在词性、结构和意境上都契合。6.(3分)(1)大概,原来是:(2)考虑、想到:(3)④7.【答案】D【解析】A.于是,就/最终,终于;B.几个/计数,点数;C.和,跟/欣赏;D.只,只是8.(1)(2分)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身出门。(“户”“欣然”,补充主语“我”为得分点,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2)(2分)(他)不知道钓鱼的人,未必能钓到大鱼啊。(“钓者”“得”,补充主语“他”为得分,点,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9.(3分)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画对一处得1分,画4处或以上不给分)10.(5分)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民夷杂揉,屠酤纷然③随遇而安(或“豁达超脱”)第1页共3页④谁道人生无再少⑤积极向上、乐观进取(或”“珍惜时光、昂扬向上”)(共5分,每空1分。第①②④空写原文语句,第③空围绕“豁达超脱”等核心情感作答,第⑤空围绕“不服老”“积极向上”等核心精神作答,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儋耳夜书》参考译文】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耳,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游玩一趟?”我高兴地答应了。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少数民族混杂,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半夜了。仆人关门熟睡,已经一觉醒来又睡去了。(我)放下拐杖大笑,谁有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愈)钓不上大鱼来,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其实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得上来大鱼。11.(3分)【答案】C【解析】C项中“材料三则补充说明此次阅兵是对民族精神的凝聚与传承”表述不准确。材料三确实强调了民族精神的凝聚与传承,但并未具体提及“战旗方队由80面功勋荣誉旗帜组成”这一信息,该内容仅出现在材料一中。因此,C项将两则材料的内容进行了不当关联。12.(1)【答案】B(3分)(2)采访问题示例1:这些战旗背后都有哪些感人的抗战故事?示例2:在携带和展示战旗的过程中,你们怀着怎样的心情?示例3:战旗在阅兵中起到了怎样的精神引领作用?(问题围绕“战旗的意义”或“战旗的展示过程”展开,表述清晰、合理,得2分。)13.(5分)①三则材料中,抗战年代,中华儿女凭借爱国信念和顽强意志,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赢得抗战胜利。80年后的阅兵,战旗所象征的抗战信念,凝聚民族精神,指引强国建设。这种信念是民族在危难关头前行的精神支柱。(2分)②《红星照耀中国》中,中国共产党人同样以坚定信念支撑民族前行。他们怀着解放中国、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条件下,爬雪山、过草地,开展土地革命,用行动践行信念,推动中国朝着独立、自由、富强的目标迈进。(2分)③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信念都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向前的精神支柱,始终支撑着中华民族在历史浪潮中奋勇前行。(1分)(结合三则材料和名著内容具体分析,若无结合内容分析,最多得2分;若分析与“信念支撑民族前行”无关,得0分。)》14.(4分)①火焰绽放,信念永存②率领东北抗联,顽强抵抗追剿。③拒绝叛徒劝降,壮烈牺牲。④火种不灭,代代相传(每空1分,意思表达相近可以给分。)第2页共3页机密★启用前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科素养监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翻开试卷,开启一段语文的文化寻根之旅。八年级“家国情怀·精神传承”主题研学即将启幕,让我们深耕文字江山,守护薪火相传的精神家园。活动一:赤子之心·情怀初探(22分)字斟句酌育初心爱国,不止是一份矢志不渝的情怀,更是一句铿锵激昂的口号。回望历史,侵华日军曾犯下惨绝人寰的罪行,甚至企图(1)cuàngi()历史,中国人民对此深恶痛疾。如今,八十载光阴流转,繁荣强盛的中国正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九三”阅兵中,将士们气宇轩昂,铁甲战车整齐列阵,群众欢呼声振聋发聩。此次阅兵(2)zhang xicǎn()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实力,也向世界宣告:中国正以(3)rui bu kědang()的势头,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昂首阔步地前进。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cuan gai((2)zhang xian((3)ruibùkědang(2.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惨绝人寰B.深恶痛疾C.振聋发聩D.昂首阔步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3分)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诗文佳句显风骨4.请你完成山水主题古诗文默写。(10分)内容主题古诗文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树树皆秋色,②。(王绩《野望》)自然之趣③,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重岩叠嶂,④。(郦道元《三峡》)⑤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日暮乡关何处是?⑥(崔颢《黄鹤楼》)⑦,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人生情怀/⑧,志在千里;⑨,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0?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5.小顺同学在游览顺德清晖园时,乘兴写下一副对联,请你将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上联:,古木幽深藏雅韵。下联:楼阁依青嶂,游园雅乐A.亭台映碧波画船摇曳梦浮沉B.窗含园外翠奇花烂漫吐幽香C.亭台映碧波奇花烂漫吐幽香D.窗含园外翠画船摇曳梦浮沉活动二:文心砺志·旷达人生(18分)【甲】记承天寺夜游0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释】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湖北黄州时写下此文。【乙】儋耳夜书①己卯上元②,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金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③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矣,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注释】①苏轼因“新旧党争”被贬至海南儋耳时所作。②上元:即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③屠酤:屠户和卖酒者,泛指各种店铺商贩。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A-参考答案1--八语文.pdf 广东省佛山市部分学校2025-2026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