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口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化学科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K-391-127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大强国。2025年4月24日,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各项活动。以下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点火发射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D.航天员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2.休闲潜水用气罐中一般为压缩人造空气,成分与周围空气类似,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02B.N,C.H2D.C02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n》桌面A.检验氢气纯度B.检查装置气密性C.过滤D.放置胶头滴管4.与实验有关的安全提示图标如图所示。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无须标注提醒的实验图标是用电B.护目镜(热烫明火5.“加铁酱油”“高钙奶粉”“加碘食盐”中的“铁、钙、碘”指的是A.离子B.元素C.单质D.原子6.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五氧化二磷C.高锰酸钾D.清新的空气7.以下关于物质性质及其对应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一用于怡炼钢铁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用于保存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C.氢气有可燃性一用于作燃料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用于制作霓虹灯8.烟花可以为节日增添氛围,疏磺、木炭、磷、铁粉等是制作烟花的主要化学原料。下列关于燃放烟花产生的现象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热登放出B.会闻到刺激性气味C.火星四射D.生成二氧化碳气体9。从分子、原了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后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该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可能为氧化反应C.由图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D.反应的做观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反应hi第↓页共4页10.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纱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浓布条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会浓酚儿就观察到ba段纱布条变成红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埃皮帽A.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浸入冰水中,纱布不会变红B.图2巾bc段纱布也会慢慢变红浓水C.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甲乙丙D.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图111.某化学符号的意义如下: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③表示1个分子:④表示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描述的是A.CuB.NaClC.C102D.0:氧化锰12.同学在实验课上完成了如右图实验,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带火星带火星A.步骤①中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不能说明没有氧气生成的木条的木条B.步骤②的试管壁上可能会沾上黑色粉末5%的C.该系列实验可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D.实验后应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氢溶液衫①②13.用数字化仪器对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过程中用了足量红磷,实验装置及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数氧气含量80170强kPa压强备40302010,浓度-红磷水圆0fmmjm:mmp时间/s0.100200300400A.实验中,广口瓶内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B.瓶内压强先后两次增大分别是因为“反应放热”和“打开活塞后水倒吸进入广口瓶”C.整个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元素的种类保持恒定不变D.忽略操作误差的前提下,用红磷燃烧法可精确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4.实验小组按图1所示的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图2表示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个固体的质量g棉花A.M点时导管口冒出的气泡是纯净的氧气B.在图1的N点时刻,导管口无气泡放出NC.N点时试管内有两种固体D.图1中的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0加热时问 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图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图2因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5.(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碳酸根离子③巴个铁原子_(2)写出符号“0,”中数字2的含义16.图中A是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一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0(1)锡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索。(2)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是1187(3)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C(4)B、C、D、F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第2贞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